简介:1929年9月,中国留日学生为反对国民政府收回中东铁路、声援苏联,在东京参加日中朝三方联合发起的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示威游行,遭到日本警察的大肆逮捕,史称东京事件。事件发生以后,中日之间进行了频繁地交涉。期间,国共两党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措施。国民政府以区别对待的方针,坚持外交手段谋求日方释放逮捕的国民党员和一般留学生,并将其中的共产党员设法引渡归国、依法惩办。其将政党利益高于国家权益的做法,实为此次交涉之贻误。与此同时,中共为声援在东京被捕的党员和留学生,在国内的主要城市发动群众示威游行,客观上起到了声援苏联、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作用,国内舆论对中日交涉又增加了砝码。然而,东京事件是为保卫苏联而发动,忽略了自身的国家利益,是对共产国际盲从的表现。
简介:自从葡萄牙殖民者于16世纪采用欺诈手段攫取了澳门以后,明清两朝政府就为澳门问题与葡萄牙政府展开了漫长的交涉。1910年10月,葡萄牙国内爆发了革命,帝制被推翻,成立了葡萄牙共和国。翌年10月,中国也爆发了辛亥革命,结束了满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本来,彼此的革命使中葡两国由专制政体变为民主制度,双方在处理澳门问题上应该有了较多的共同语言。可葡萄牙共和国虽政体变了,对澳门问题的观点却未改变,想继续占有澳门。1913年,葡萄牙公使向北京政府递交照会,请求划定澳门界址。次年中国外交部就此事同葡使进行谈判。由于葡人坚持1909年在香港谈判时所提出的扩张要求,双方未能达成协议。1919年,葡澳当局
简介:本文通过分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英国等列强于1912年至1913年期间所进行的善后大借款交涉,进而探讨英国对华政策的若干特质。英国政府参与善后大借款的主要目标之一为强化袁世凯政府对中国国内的控制。由于该目标的对象为中国国内政局,因此在借款交涉的过程中,英国政府的决策深受朱尔典公使等"英国驻华现场人员"(驻华外交官等人员)的影响。该次借款并非仅为外交交涉,同时亦牵涉北京政府内部政局的演变,观察中国内政的英国现场人员因深恐袁世凯政权崩溃,进而在借款条件上做出让步。总而言之,英国对华政策企图影响中国国内政治,但它反而深受中国国内政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