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2014年5月18日是第38个国际博物馆日,甘肃省博物馆迎来了《丝绸之路——大西北遗珍》全国巡展的第九站。《丝绸之路——大西北遗珍》是中国博物馆协会“丝绸之路”沿线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组织西北五省区文博单位跨地域协作、首次联合举办的一次大型的公益性精品展览。展览集西北五省(自治区)22个文博机构之精藏,打破行政区划上的限制,互通有无,资源整合,系统、全面展示丝绸之路沿线历史文化遗存。

  • 标签: “丝绸之路” 大西北 国际博物馆日 甘肃省博物馆 历史文化遗存 跨地域协作
  • 简介:1943年1-2月,燕树棠、曾昭抡、潘光旦、蔡维藩、罗常培、张印堂、陶云逵、费孝通、张文渊、孙福熙等西南联大的十教授赴大理为国民政府重庆军委会驻滇干训团大理分团讲学。这既是对抗战救国思想的有效传播普及,也是西南联大直接参与的抗战军事行为。在为期半月的讲学和座谈中,诸教授发挥各自学术专长分别讲解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国际局势、反法西斯战场概况、中国抗战形势、中外关系、中西文化、高校工矿内迁、大后方经济建设、抗战军事、抗战文艺、边疆民族、边地教育、妇女家庭、战后中国建设等许多问题。所讲议题广泛,分析中肯,深入浅出,起到了启发民智、振奋精神、鼓舞士气的作用,为中国远征军反攻滇西、收复国土做出了独特贡献。西南联大教授滇西讲学反映了西南联大对中国抗战的重要价值及社会影响。

  • 标签: 西南联大 大理讲学 远征军 反攻滇西
  • 简介:中国的西南地区,在自然地理上是指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三大地理单元.在行政区划上则主要包括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四省区。这里是世界的屋脊,是中国长江、黄河和珠江三大河流发源的地方,是贯穿中国的半月形文化传播带经过的地方。西南地区的腹地也就是青藏高原东麓地区(包括藏东南、川西高原和滇西高原),被称作中国西南山地热点地区。该地区东为海拔很低的四川盆地,西邻高耸的青藏高原,从海拔几百米的河谷到六七千米的山脉交替出现。复杂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造就了这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民族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就生物的多样性而言,这里从热带亚热带动植物、温带动植物到高寒地区动植物一应俱全。

  • 标签: 西南地区 生物多样性 文物考古学 青藏高原
  • 简介:<正>双桂堂位于四川省梁平县城西南12公里的金带乡双桂村,地处梁(平县)垫(江县)公路西侧。占地110亩,其中园林面积77亩,建筑占地33亩。山门向西,呈长方形四合院,四周红墙环绕,寺内殿宇七层,依次是大山门、弥勒殿(包括韦驮殿),大雄宝殿、戒堂、破山塔、大悲殿、藏经楼(包括舍利塔)。厢房众多,左厢有报恩堂(供有护

  • 标签: 破山 西南佛教 古寺 祖庭 藏经 舍利塔
  • 简介:在近年来的考古发掘和调查中,山西南部的浊漳河流域发现和出土了一批史前白陶。该地区的史前白陶存续时间较短,形态功能上与华南和海岱地区白陶差别明显,属于独立的小区域系统。

  • 标签: 山西南部 史前白陶 源流
  • 简介:童恩正先生,湖南宁乡人,1935年8月27日出生于江西庐山。父亲童凯教授,早年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是中国无线电工业的元老之一。知识家庭良好的学术文化氛围,使先生受益匪浅。

  • 标签: 童恩正 中国 西南地区 文物考古 生平 工作业绩
  • 简介:南通博物苑由张謇先生手创于光绪三十—年,他在日记中记有:“十一月,因公共植物园营博物苑”。今天,南通博物苑已走过了百年历程,历经沧桑和发展,苑内现有古树名木十七棵,其中国家—级古树名木—棵、二级古树名木十六棵。

  • 标签: 南通博物苑 古树名木 江苏 百年历程 植物园
  • 简介:跨地域协作举办联合展览,通过展示文化遗产具有独特价值的点、线、面,而反映历史发展和文明进程,是未来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追求的目标之一。由"丝绸之路"沿线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牵头,西北五省区博物馆联合成功举办的《丝绸之路——大西北道珍》展览,是区域博物馆馆际之间整合文物资源,合作举办展览,打造文化品牌的有益尝试。这一尝试成功创造了区域博物馆交流合作、文物互补、资源共享的新模式。

  • 标签: 丝绸之路 区域博物馆 整合资源 合作办展
  • 简介: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其不仅培养了一大批享誉中外的知识精英,还在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等诸多方面均有建树。这一骄人业绩的取得与西南联大教授治校是分不开的。教授治校的具体举措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教授组成的专门委员会,是学生入学与毕业的主要决定者;教授是塑造良好校风的中坚力量,与学生们形成了独特的师生关系;教授是校园组织和高校管理的主导者,教学与管理双肩挑;教授授课自由、管理严格,是保证和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教授们凭借良好影响力,为学校搭建了沟通政府和影响社会的桥梁。重新梳理西南联大教授治校的举措,对于当下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 标签: 西南联大 教授治校 具体举措
  • 简介:<正>在中国史前考古的研究中,旧石器时代是1927年发掘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正式开始的,而新石器时代遗址则首推1921年河南渑池村仰韶文化的发现。由于初期的发现基本上都集中于华北,再加上一些传统观念的影响(历史上的唐、虞、夏、商、周的活动中心全在华北),所以近半个世纪以来,学术界考察和研究的重点,也大部分集中在黄河流域,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无疑也是正确的。其中如蓝田猿人、丁村猿人及其

  • 标签: 中国西南地区 史前考古 新石器时代遗址 旧石器时代晚期 仰韶文化 黄河流域
  • 简介:<正>一、“西南丝路”出土海贝和贝币情况综述“西南丝路”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三大“丝路”之一。目前研究者多认为,“西南丝路”国内段的主要干道当包括零关道、五尺道、永昌道、夜郎道、川藏道和滇越道。迄今的调查中,对后三条干道的情况知之不多,故本节重点对前三道的出土海贝和贝币作一综述。按现行政区划,前三条道途经的主要地区有十四个,其中四川六个,云南八个。现将已知出土情况,分述如下:

  • 标签: 海贝 贝币 西南丝路 西南丝绸之路 石棺葬 南诏
  • 简介:<正>悬棺葬是我国南方古代少数民族的葬式之一,遍及川、湘、黔、滇、桂、粤、浙、赣、闽、皖等省区。近年来在鄂西南地区也调查发现了大量的悬棺崖葬与岩椁墓遗迹。现依据考古调查及相关材料,对这类遗迹的分类与时代,以及它的形成与巴、濮、僚民族关系等问题,作一探讨。一、鄂西南悬棺的分类与时代鄂西南地区即今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78年以来,自治州博物馆的考古人员在境内发现悬棺崖葬与岩椁墓遗迹30余处,其分布情况,邓辉同志在《鄂西南地区

  • 标签: 悬棺葬 鄂西南地区 濮人 崖葬 考辨 遗迹
  • 简介:试述鄂尔泰对西南的社会改革王缨鄂尔泰(1680-1745年),字毅庵,姓西林觉罗氏,清朝满州镶蓝旗人。其祖上曾为清王朝开疆拓土,谒尽忠诚。鄂尔泰自幼勤奋,胸有大志,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二十六岁中举。进入仕途后,他在皇权机构中经过了默默于职守二十...

  • 标签: 鄂尔泰 容美土司 雍正四年 云南 土司制度 西南地区
  • 简介:早在公元前若干世纪,中西方之间就已经有了联系。公元前138年,汉人张骞怀揣寻找盟友共抗匈奴的理想,受命从长安出发,穿越戈壁、荒漠、草原、高山,漫漫西行.从而打通了那些断断续续的古老线路.开凿出地球上第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最长陆上交通之路,被同时代的司马迁称为“凿空西域”。

  • 标签: 西北五省区 丝绸之路 大西北 品特 文物 陆上交通
  • 简介:漆器是指表面涂有生漆的各种工艺美术品,生漆是从漆树割取的天然液汁,主要由漆酚、漆酶、漆胶质及水分构成.漆器具有色泽明亮、光彩夺目、装饰自如、防腐耐酸、坚固耐用等特点,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兼具,是我国一种古老而优秀的传统工艺产品,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艺术特色.

  • 标签: 漆器艺术 东晋 江西 墓葬 艺术风格
  • 简介:<正>近年来三星堆文物的大量出土,表明确实有一支自成系统、高度发达、源远流长的文化存在,澄清了过去有关巴蜀文化的诸多疑惑和猜测,引申出更多的问题,从现有材料看,西南地区虽然存在着复杂多样、分割封闭的地形地貌,但文化传播的源流从未断绝过。相反,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古代民族往来迁徙流动的程度反而更频繁,成为沟通西北内陆与南亚、东南亚的捷径和桥梁。本文试图结合三星堆文化的最新发现,概括论述西南地区文化传播的源流,捕捉早期民族文化活动的踪迹。

  • 标签: 西南地区 三星堆遗址 三星堆文化 文化传播 川西高原 川西平原
  • 简介:公元前二千纪的后半叶,以黄河中游为中心存在着被后世称为“殷”的古国,即商王朝。依公元前2世纪编著的《史记》之“殷本纪”的记载,这一国家兴盛了500年以上,随后被来自西部的新兴国家——周所灭。

  • 标签: 陶器 南关遗址 商周文化 中原文化 琉璃河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