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5 个结果
  • 简介:本文论述了寿州古城的历史地理概况及演变,探讨其在防洪减灾上采取的有效措施,包括选址、城墙外形、城垣用材和砌筑、城垣的维修、加固、筑石堤护城、巧筑排水涵洞、筑瓮城等方面。

  • 标签: 寿州古城 防洪减灾 措施
  • 简介:初夏的北欧,日照充足,满大街晒太阳的人。不经意撞见名为“厄勒海峡”(0resundRundt)的旅游套餐,促成了笔者与北欧南部的偶遇,别有一番趣味。

  • 标签: "厄勒海峡圈" 北欧 古堡 现代性 建筑史
  • 简介:都市整合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区域合作与协调,发挥都市整体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有效整合乌鲁木齐都市对新疆和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文章通过对乌鲁木齐都市整合的必要性的分析,提出了通过观念、产业、行政区划等具体整合措施,消除都市目前发展中的主要障碍,更好的促进乌鲁木齐都市的发展。文章的最后.结合现实状况指出了乌鲁木齐和昌吉将率先实现一体化发展,经济区将逐步形成以及圈内基础设施将日益完善等主要发展趋势。

  • 标签: 乌鲁木齐 都市圈 整合 行政区划 区域发展
  • 简介:都市是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空间组织形式之一。随着城市区域化、区域城市化的相互融合发展,都市的竞争力问题已成为多个学科关注的重点。在综合国内外都市竞争力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整合力、硬实力及软实力三个方面,构建涵盖39个指标的都市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据此对国内12大都市的竞争力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评价比较结果提出提升南京都市综合竞争力的策略。

  • 标签: 南京都市圈 综合竞争力 提升策略
  • 简介:城市化、信息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群体化现象的大量涌现。使得以特大城市为核心的都市经济联系及其复杂性成为当前地理学研究的前沿与中心。基于经济联系发展与空间结构演替的共轭关系,通过相关统计资料统计分析,从城市化、交通化、工业化、信息化、服务产业化五方面归纳了建国来武汉都市经济联系的发展历程:波动发展阶段(1949-1965年)、停滞不前阶段(1966-1978年)、快速发展阶段(1979-1989年)、全面发展阶段(1990年至今);从经济联系作用的交通扩展与功能集散角度分析了武汉都市圈地域结构形态演变特征,揭示出武汉都市经济联系空闻结构在城市扩展方向上呈现孤立—向心—离心—状—轴向变化。在空间形态上则表现为块状—星状—组群—状—带状演替,并对其未来高级形态——中部都市带发展提出空间组织构想。

  • 标签: 武汉都市圈 经济联系 时空演变 中部都市带
  • 简介:通过对国内外都市、城市群与同城化概念的纵横比较,认为三者的基本特征较为类似,都要求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之间具备地域的相邻性、交通的可达性、经济联系的紧密性、产业结构的互补性等特点。从个性特征看,三者差异在于发展阶段、地域空间尺度、中心城市的数量与地位、最终发展状态等方面的不同,都市与城市群倾向于一体化的经济发展态势,而同城化强调的是同质化的社会发展态势。

  • 标签: 都市圈 城市群 同城化 辨析
  • 简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城市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城市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区域化特征,大都市成为了世界城市和城市化发展的主流。在这样的新背景之下,都市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中心性进一步强化并出现多中心的新形式,空间扩散广域化并日趋连绵成片,区域进一步融合并且跨界发展明显。世界各主要都市的规划纷纷对这些新形势做出了响应,即以全球性、整体性的视角来审视都市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致力于形成多中心的空间结构,促进产业扩散与转移,对交通进行网络化整合,并建立类似都市政府的机构对都市规划进行管理。这些良好的经验可以作为我国都市理论研究和规划实践的有益借鉴。

  • 标签: 都市圈 规划 新背景 新趋势 规划响应
  • 简介:在全球化与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创新型城市成为国家、区域参与世界竞争的重要平台,也是提升区域综合实力、激活发展潜力的重要路径。基于现代竞争与创新理论,构建了创新型城市系统;在利用SWOT分析法对武汉城市创新型城市群建设分析的基础上,构建武汉城市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与创新路线图;从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环境、创新文化、重点工程等角度提出了武汉城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基本对策。

  • 标签: 创新型城市 SWOT分析 对策 武汉城市圈
  • 简介:南京市中山陵园风景区是世界著名的自然风景和人文历史名胜,风景区里的一草一木都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从2004年开始,陵区禁止商业开发。但是在中山陵园的核心风景区,有人在大兴土木,扩建别墅群,时间已经持续了一年。

  • 标签: 中山陵园风景区 别墅群 私家 军情 谎报 人文历史
  • 简介:齐鲁大地,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有山、有海、有河、有圣人,不管是自然风光还是历史文化资源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景线,是不可多得的黄金旅游目的地。这样的黄金目的地,再搭配上“高铁的翅膀”,用一词概括那就是“完美”。当年孔老夫子乘坐牛车周游列国,一天下来走个三五十里已是极限挑战了,而如今,在齐鲁大地上拉开了高铁旅行的大幕:胶济线、京沪线、青荣线等高铁线路的先后通车,山东高铁的“朋友”正在快速扩大,选择沿着山东高铁线路旅行,是最舒适、便捷的。

  • 标签: 齐鲁 山东 朋友 旅游目的地 历史文化资源
  • 简介:随着信息通信技术(ICTs)的出现和社会技术系统与电信的联系,传统的生产布局的“接近市场”将越来越会被“联系市场”所代替。本文从分析东北亚经济各国经济合作特征和前景所导致的对电信网络的需求出发,探讨区内诸国类型不一的通信障碍和通信网络构建的地区间的等级体系。研究中特意关注了大的信息设备制造跨国公司(INCs)的全球战略对ICTs采用的影响,最后就东北亚各国积极发展ICTs和通信网络的过程中我国东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电信息通信网络的建设作以论证

  • 标签: ICTS 通信网络 东北亚经济圈
  • 简介:能否实现国土空间生态-生产-生活功能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已成为推进都市持续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重心转移、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等计量模型,按照“生产-生态-生活”土地利用主导功能分类,以1995、2000、2005、2010年4期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定量分析合肥都市三生用地转型、时空格局特征及生态环境效应。结果发现:①1995-2010年合肥都市三生用地转型呈现生产用地明显减少,生活用地快速增加,生态用地略有提升;三者之间的转移关系大致为:生产用地向生活用地转移,生态用地基本稳定。②1995-2010年农村生活、生产用地及生态用地重心转移幅度较小;但从重心转移方向看,各功能重心空间转移方向差异较大,规律性特征不典型。而从重心转移距离看,不同功能重心转移路径、转移距离各异。③1995-2010年,合肥都市生态环境质量呈现稍有波动和后期恶化的特征。并且,在不同时段合肥都市生态环境波动改善和退化的主要土地利用变化类型和贡献率差异显著。

  • 标签: 三生空间 空间格局 生态效应 合肥都市圈
  • 简介:香港和深圳都是中国最有希望的城市,也是最具城市竞争力的城市。从表面上看,香港和深圳在相互竞争,实际上却是合作多于竞争,两者有着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紧密经济关系,只有在相对竞争中加强密切合作,才能促进两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竞争与合作 城市竞争力 发展 管理模式 差异
  • 简介:从分析历史文化名城的无形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和国内外遗产保护的趋势入手,认为虽然名城保护中无形文化遗产保护还处在起步阶段,但也面临很好的机遇。文章分析认为无形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性、生活性和多样性的特征,提出了在名城保护中应当实行整体保护、动态保护和广泛参与的三项无形文化遗产保护原则,以及基于上述原则的保护方法。最后,文章通过安徽历史文化名城绩溪的无形文化遗产保护案例对上述策略进行了阐释。

  • 标签: 无形文化遗产 特征 策略
  • 简介:东西南北中,五个方向自驾指南十五个地方+百余景点+特色线路+美食住宿9月17日至11月18日,第二届世界休闲博览会和第十三届西湖国际博览会将在杭州举办。杭州是国际知名的旅游城市,也被称为"东方休闲之都"。五年前在杭州举办的第一届世界休闲博览会,开启了中国休闲元年。

  • 标签: 杭州 休闲博览会 国际博览会 原点 交通 旅游城市
  • 简介:本文运用场强模型,在时间可达性的基础上,研究了在不考虑权重和考虑权重两种情况下,南京都市城市吸引范围的演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南京都市的发展建议。得出的结论如下:1城市的吸引范围与行政区范围不完全一致,城市吸引范围扩展至江北的沿江城市有芜湖和镇江。2不考虑权重的情况下,南京、芜湖的吸引范围总体增长,扬州、镇江、巢湖、滁州、马鞍山的城市吸引范围总体下降,淮安的城市吸引范围变化不大。3考虑权重的情况下,南京和芜湖的城市吸引范围上升,淮安、镇江、巢湖的城市吸引范围下降,扬州、滁州、马鞍山的城市吸引范围波动下降。南京的城市吸引范围占南京都市的绝对优势。4建议芜湖、马鞍山等沿江城市进一步完善过江通道,实现沿江城市的跨江发展;通过加快交通建设和淡化行政界限,增强城市间联系;根据城市吸引范围调整行政区划,如拆分巢湖并入芜湖、马鞍山等城市,句容并入南京市。

  • 标签: 时间可达性 城市吸引范围 演变 场强模型 南京都市圈
  • 简介:以武汉城市为例,基于县域尺度,计量揭示了武汉城市道路网通达性的空间演化规律:县域通达性演化保持时间惯性,空间分布整体遵循良好的指数律,空间极化程度保持连续,通达性极值的县域分布具有空间惰性;县域通达性基本遵循距离衰减律,呈中心-外围的环状分异,局部出现一定变形,具有强空间集聚性,形成明显的等级圈层结构。县域通达性的这种空间变化受其自然环境“刻画”明显,呈现“反自然梯度”格局,也与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关联,但不同指标下的社会经济“牵引”强度存在差异,总体上县域通达性与自然—人文地理系统保持空间共轭协同,遵循一定的空间对称性:县域通达性分布遵循中心地原理,与城乡节点体系的靶形分布一致;通达性空间供给与人口和经济需求保持密切耦合,与地形地貌分布具有宏观上的对应性和一致性,空间呈现协同共轭的“〉”型结构。

  • 标签: 通达性 县域对称性 空间演化 城乡道路网 武汉城市圈
  • 简介:论文分析了"文化线路"概念的内涵、特点、内容和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文化线路"保护规划的标准和思路:第一,保护对象的确定和价值认定;第二,保护规划内容框架;第三,保护规划的保护控制措施。

  • 标签: 文化线路 保护 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