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7 个结果
  • 简介:b值是研究地震活动的重要指标,其广泛应用于地震危险分析和地震预测研究之中,与实际资料的完整样本量的大小、计算方法等因素有着重要的关系。常见的b值计算方法有最小二乘法和最大似然法,样本量的大小对这2种方法影响很大。本文利用蒙特卡罗模拟地震目录和汾渭地震带实际目录作为样本,从中抽取不同大小的样本量进行计算,研究不同样本量下这2种方法计算得到的b值与设定值或真实值之间的差别。结果表明,最小二乘法需要的最低样本量为1000,最大似然法为200;当样本量达不到要求时,计算出的b值是不可靠的;由于对样本量的要求不同,前者适用于计算区域的整体b值,而后者在研究某区域b值在时间轴上的变化方面更有优势。本研究为确定2种b值计算方法对样本量的最低要求提供了参考依据。

  • 标签: B值 最小二乘法 最大似然法 样本量大小
  • 简介:随机有限断层法作为半经验半理论的地震动合成方法,综合考虑了震源、传播路径以及场地条件对地震动的影响,可在工程关注的频率范围内模拟地震动时程,为实现较大区域地震动模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本文系统阐述了随机有限断层法的基本原理、静力学拐角频率模型及动拐角频率模型的发展;分析了主要模型参数(断层尺度、破裂速度、剪切波速及应力降)、Kappa因子和介质品质因子的取值原则,并结合中国大陆的实际情况给出了相应的取值范围;最后讨论了现有模拟方法在考虑参数取值、子断层划分和子断层之间相互作用等方面的不足以及能量处理方式上的缺陷,明确了随机有限断层法发展的方向。

  • 标签: 地震动模拟 随机有限断层法 应力降 Kappa因子 品质因子
  • 简介:随机有限断层模型是模拟地震动加速度时程的一个重要工具.但将其应用于中强地震时,由于震源信息的准确较差从而使模型参数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尤其针对其中最为关键的应力降参数,目前相关研究较为缺乏且尚未形成系统的确定方法.本文基于美国LittleSkullMountainMw5.6级地震2个近场台站记录的地震动模拟,详细研究了采用随机有限断层法拟合中强地震地震动伪加速度反应谱(PSA)来确定应力降参数值的方法,并在计算应力降时引入了其它震源参数的不确定性,随后对此方法的可行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采用不同频段反应谱残差和计算得到的应力降值差别较大,确定中强地震应力降较为合适的反应谱频段是中高频,采用该频段确定的应力降参数值模拟的反应谱和峰值加速度与实际记录较为符合;脉冲子断层百分比、断层长宽、倾角和深度等震源参数按截断的正态分布或均匀分布随机抽样,拟合得到的应力降参数值与通过实际震源模型参数得到的值相近.以上研究结果对确定一个区域中强地震应力降或中强地震近场强震动模拟研究提供了更进一步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方向.

  • 标签: 随机有限断层法 应力降 中强地震 LITTLE SKULL Mountain地震
  • 简介:本文采取将经验格林函数法与随机有限断层法相结合的方式,突出体现了各自方法的优点,通过经验格林函数法确定地震震源参数,用随机有限断层法计算参数、检验其合理性。利用1998年新疆阿图什M6.9级地震的肘L4.7级余震记录,合成了这次地震的最大余震Ms6.0级地震的加速度记录,并将合成的结果与实际记录在频域和时域做了对比,分析研究了地震动特征和这次最大余震的可能破裂特征。同时对经验格林函数法需进一步改进的方向进行了探讨。

  • 标签: 经验格林函数 随机有限断层法 反应谱
  • 简介:利用大地电磁测深技术探测了云南玉溪盆地的电结构及可能的断裂构造分布。在与地质构造近垂直的方向,布设了两条测线进行大地电磁观测,应用Rebocc二维反演方法获得了玉溪盆地两条测线的视电阻率剖面。结果显示,低阻体厚度的变化趋势与盆地第四系沉积层平均厚度的变化类似,在盆地西侧,厚度较深,高阻和低阻界面变化较陡。自西向东,低阻体厚度逐渐减小,高低阻界面变化趋势趋缓。总体来说,低阻体厚度比已有资料给出的沉积层厚度要深,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盆地沉积层厚度在不同的区域变化较大,另一方面也可能和沉积层下的岩层富含水资源有关。

  • 标签: 玉溪盆地 MT测深 电性结构
  • 简介:本文通过对东南沿海地震背景和地震破坏经济损失,结合国内外城市化进程中防震减灾经济对比研究,认为地震破坏的负面效应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十分巨大。因而必须加强防震减灾工作为保障城市化顺利发展服务。

  • 标签: 地震破坏 城市化 防震减灾 经济效益
  • 简介:深井盆地是山西断陷盆地带北段内部一个规模很小的次级盆地,为中更新世以来发育的三角型山间小型盆地。盆地附近断裂发育,构造复杂,深井盆地南缘断裂为主控边界断裂,控制着盆地的发展演化。本文通过对地形地貌、断裂剖面、地层测年及地震活动等方面的分析和研究,获得了断裂活动时代和活动速率等参数,综合阐述了断裂的空间展布及活动特征。研究表明:深井盆地南缘断裂晚第四纪期间仍在活动,最新活动时代为晚更新世晚期;断裂具有分段,西段长约6km,多处可见断裂错断晚更新世地层剖面,属正断倾滑性质;东段表现为盆地与黄土斜坡直接接触,由西向东断裂地貌表现逐渐减弱,未见明显的断裂剖面,止于NW向构造,附近发生的4次4%级地震与该段断裂关系密切。

  • 标签: 深井盆地 活动断裂 第四纪 活动性
  • 简介:本文通过对福建及其邻近地区五百多年来中强地震序列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地震活动存在着明显的节律,具有在节点上震级最大的特征,从而可预测该区下一次可能发生的中强地震的震级范围。

  • 标签: Fujian SEISMIC SEQUENCE SEISMIC ACTIVE rhythm.
  • 简介:河西务断裂为河西务构造带的东缘断裂,总体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向北延伸与廊固凹陷内的横向断层(桐柏断裂)小角度相接,向南延伸与牛东断裂相接,为廊固凹陷与武清凹陷的分界断裂,隐伏于冀中凹陷覆盖层之下。本文通过浅层地震勘探和钻孔联合剖面探测,结合年代样品测试,对河西务断裂的活动和滑动速率进行了综合研究,揭示断裂上断点埋深约150m或以浅,第四系底界面的垂直错距为20—45m,断裂的最新活动时代为晚更新世早期,晚更新世以来的平均垂直滑动速率为0.03mm/a,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的平均垂直滑动速率为0.11mm/a。

  • 标签: 河西务断裂 浅层地震勘探 钻孔联合剖面探测 活动性
  • 简介:从地震的混沌现点出发,对地震时、空、强的分布进行分数维计算,寻找其变化规律。通过与断层维数进行对比,统计结果发现,三者同时与断层维数有关。依据简单的物理模型和假定,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理论解释。同时还进行了岩石压裂实验,实验证明岩石裂隙的维数在2.5级左右,与假设条件及理论分析结果相一致。

  • 标签: 地震活动性 断层 分数维
  • 简介:青海省靠近我国南北地震带,是一个地震频发的省份,而农居相对于城市建筑的抗震性能而言较为薄弱,也是造成地震损失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青海省的地理状况、历史震灾情况、农居建筑结构等进行研究,总结出青海省各结构类型农居震灾破坏率,评估乡级空间尺度的农居震灾易损并分级,最后简单分析造成易损较高的因素并提出建议。

  • 标签: 农居 易损性 地震 青海 抗震性能
  • 简介:本文以丰富和翔实的地质、地貌、年代测定、地球物理、地震等资料,阐述了晋江下游北西向断裂带的几何特征,分析了断裂带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并探讨了断裂活动与地震的关系。结果表明:(1)晋江下游北西向断裂带从南安仑苍到晋江河口形迹清晰,断裂规模自西北向东南不断增大;(2)晋江下游北西向断裂带晚更新世以来,不同段落的活动亦表现出自西北向东南不断增强和变新的特点,南安仑苍一丰州段为早第四纪断裂,丰州一晋江河口段发育有晚更新世断裂;(3)沿晋江下游北西向断裂带,在其与北东向断裂交汇部位附近,历史上曾发生过6次中强地震,地震有自西北向东南频度升高和强度增大的趋势。

  • 标签: 晋江下游 断裂活动 地震
  • 简介:主要研究中国大陆西部(E107°以西)区域中长期地震危险和可能发生强震的区域。文中选用了可靠时段地震目录,应用震级一频度关系,计算6级以上各震级段年优势发生次数,对近100年以来的7级以上地震的地震波能量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利用近30年来地震震源机制解计算应力场的方向。结合断裂构造、应力场方向、缺震次数及不同区域的能量释放情况,认为中天山南北区域、中印巴三国交界区域、青甘藏川交界区域及祁连地震带(即南北地震带中段和北段)等几个区域应为未来的重点监测区域。

  • 标签: 大陆西部 强震 地震预测 危险性分析
  • 简介:研究了地震搜救信息系统的可行总体构架、设计流程、模型和算法的建立以及几大模块的功能划分,预想系统主要功能的实现和应用价值。该系统设想以ESRI公司的ArcGIS为开发平台,以人机交互的方式实现对地震压埋人员和重点保护设施搜索救援服务的GIS应用系统。

  • 标签: 地震搜救 ARCGIS GIS 信息系统
  • 简介:做好城市防震减灾工作,关键是对未来可能遭遇地震灾害定量化预测。本文论述地震灾害定量化的三要素:地震危险,地震危害和地震易损,它们概念完全不同,且很容易混淆,但又存在因与果的关系。本文还简要介绍厦门市地震科技工作者开展的“闽南地区综合防震减灾示范工程”。

  • 标签: 地震灾害 地震危险性 地震危害性 地震易损性
  • 简介:尖扎盆地发育一组近南北向断裂带,即尖扎渡口—隆务河口断裂带。通过对该断裂带野外调查,表明该断裂带长约20km,为逆冲断层,最新活动为早中更新世,晚更新世以来未见活动。

  • 标签: 坳陷 隆起 断裂带 活动性
  • 简介:本文利用福州电磁波观测资料,对给定时段内、范围内的闽台地区地震进行相关分析,找出福州电磁波异常与地震的相关系数,探讨福州电磁波异常信息的映震效能,为今后利用电磁波观测资料异常信息进行临震预报提供科学的依据。

  • 标签: 电磁波观测 震前电磁波异常信息 临震预报
  • 简介:本文采用野外地质地貌调查、联合钻孔探测、浅层地震勘探、^14C测年和ESR测年等技术方法,对广从断裂飞来岭一象岗山段最新活动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广从断裂飞来岭一象岗山段最新一次活动发生在中更新世晚期。晚更新世以来,该段基本上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

  • 标签: 广从断裂带 断裂活动性 广州市区
  • 简介:本文在研究了数百个工程场地钻孔资料的基础上,选取和构造了209个有代表的典型场地剖面,利用目前工程上广泛应用的一维等效线性化波动方法,进行了6种输入强度下(30gal、50gal、100gal、150gal、200gal、300gal)的场地土层地震反应分析。在计算时对每种工况均采用9条互不相关的基岩加速度时程作为输入地震波,同时用均方差来定量评估所得到的地面加速度峰值的离散,发现计算结果离散很大,其最大均方差为0.206,最小均方差为0.138,且离散随基岩地震动输入强度的增大而变大,随场地类别的变差也变大。

  • 标签: 场地条件 地震反应 地面加速度峰值 离散性
  • 简介:探讨了在工程场地地震安全评价的地震反应分析模型中,江苏省盐城地区部分工程场地内深度超过lOOm时剪切波速仍小于500m/s的控制深孔,采用近似估算方法弥补所缺波速值和确定地震输入界面后,进行波速值和地震输入界面位置的不确定性对工程场地地震反应的影响研究,包括地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反应谱特征周期等,为其他地区控制深孔的地震输入界面位置的确定方法和影响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控制性深孔 地震输入界面位置 确定方法 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