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震源动力学中破裂产生的地震动在层状介质中的传播模拟,是地震学以及地震工程学研究的前沿课题之一。本文通过建立精确的三维模型,选取具备灵活网格、高精度高效率计算性能的谱元法,利用有效抑制伪震荡的时间域离散方法——加权速度Newmark方法以及多次透射人工边界条件,进行了SCEC/USGS基准项目中TPV5模型的地震破裂过程模拟,得到基于层状介质模型和均匀介质模型(后者采用相同破裂模型)的埋深2km的震源参数结果。将二者进行对比,并具体分析破裂面位错、地震矩、破裂传播时间、上升时间和地表位移,发现层状介质对破裂过程的传播影响较为明显:①层状介质的存在整体增加了破裂面上的位错,在层状介质模型下计算得到的地震矩约是均匀介质模型结果的1-3倍,因此认为层状介质增强了地震破裂过程中的能量释放;②层状介质的存在使得破裂传播至地表的速度减慢,并缩短了地表各点的上升时间,增强了地表的地震动响应;③层状介质对于地表位移有着明显的增加作用,同时协同破裂面上的初始应力异常区域对位移峰值中心的改变有显著影响。④介质分异面附近地震动强烈。对结果进行整理后发现,在具有地下层状介质的地区要充分考虑层状介质产生的场地效应,否则可能会低估该地区的地震危险性。

  • 标签: 动态破裂 谱元法 层状介质 场地效应
  • 简介:基于速率—状态依赖性摩擦滑动定律,建立断层黏滑模型,采用阶跃形式的应力扰动加载于断层模型上,利用Runge-Kutta数值积分方法,主要分析了应力扰动值的正负、大小和加载时间t0对断层滑移时间的影响。结果发现,当库伦破裂应力为常数,不论是正应力起主导作用还是剪应力起主导作用,对后续断层的作用几乎一样。静态应力扰动作用下断层的成核周期会发生提前或者延后,具体表现为:当库伦应力为正时引起断层的成核时间提前,且提前量小于原有周期值;库伦应力为负时引起时间延迟,且延迟时间不受原有成核周期限制。库伦应力扰动的幅值越大,引起的滑移时间改变量越大。成核时间提前量与应力扰动的加载时间有关,在前期施加同样大小的应力扰动,时间提前量呈现随加载时间增加而增加的趋势。

  • 标签: 速率—状态依赖性摩擦滑动定律 黏滑 断层 静态库仑破裂应力
  • 简介: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发生MS7.1级地震,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重大的经济损失。除组织现场快速震害评估和地表破裂带调查外,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解译是迅速给出初步震害评估和同震地表破裂的位置和展布的最佳途径。本文通过对震前、震后高分辨率SPOT卫星影像的对比,解译出了12km长的同震地表破裂带,其在影像上主要表现为线性阴影和色彩变化。地表破裂带位置和先存的断层、老破裂带位置一致,说明青海玉树地震属于原地复发型地震。同时,解译结果也得到了来自野外实地调查结果的验证,证明了遥感解译的可信性和及时性。但解译破裂长度远小于实际破裂长度,也说明了基于2.5m分辨率的SPOT卫星影像的遥感解译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 标签: 玉树地震 遥感解译 地表破裂
  • 简介:本文利用2017年九寨沟7.0级地震的余震序列数据,结合震源机制解确定的地震断层面,研究了地震断层的破裂尺度。基于余震序列在断层面上的投影,分析直接余震和间接余震以及不同起始震级条件下余震区的长度和震源深度分布,估算了地震断层破裂面的破裂长度和破裂深度,并探讨了地震断层破裂对地震烈度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九寨沟7.0级地震断层的破裂长度约33-35km,破裂深度约23-26km;地震断层破裂对Ⅷ度区分布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地震断层破裂长度接近Ⅷ度区的长度。

  • 标签: 九寨沟地震 地震断层 破裂尺度 余震序列
  • 简介:通过建立的岩石破裂危险度KR及断层滑动危险系数KF2个判别指标,对中卫-同心活动断裂带进行粘弹性有限元数值模拟,得到该断裂带在现代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大震后的应力演变及地震破裂危险区长度、范围、峰值、衰减规律等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该断裂带大震后应力场的调整主要产生于震后300~400年间,震后地震破裂危险区转移到断裂带的中西段,并逐渐向东迁移,范围越来越集中,最终转移到断裂带的弧形顶点部位(红谷梁附近).

  • 标签: 地震破裂危险区 有限元数值模拟 岩石破裂危险度KR 断层滑动危险系数KF
  • 简介:为了获得震源地下破裂尺度与震级的经验关系,搜集了12个中国西部地区强震的震源反演获得的地下破裂尺度,并且与通过余震分布获得的破裂尺度进行比较,得到了反演获得的震源破裂尺度小于据余震分布得到的破裂尺度的结论;并通过最小二乘法线性回归建立了震源破裂尺度L与面波震级MS的经验关系式:lgL=0.635Ms-2.8084;δ(lgL=0.64);本文的经验关系在震级较小时与Wells等(1994)的经验关系较为接近,在震级较大时与龙锋等(2006)建立的中国华北地区的经验关系接近。将本文经验关系与冉洪流(2011)建立的中国西部地区走滑断层的地表破裂尺度与震级的经验关系进行比较,验证了地表破裂尺度比震源地下破裂尺度小的结论。通过各种比较,本文提出了需要更多的反演地下破裂尺度的数据来得到更为准确的经验关系的建议。

  • 标签: 地下破裂尺度 震级 经验关系 西部地区
  • 简介:系统研究了时间破裂模型的物理基础、分析方法、推导相关的预测公式,并分析了其在国内外的应用等。将该方法应用于青藏高原北部地区(32°~40°N,90°~105°E),对该区1970年以来20次Ms5.0级以上地震进行分析判定,结果有55%的地震的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有较好的符合,表明该方法对该区是适用的。时间破裂模型的引入为本区的地震预报提供了一种新的具有物理基础的地震预报方法。同时用该方法在甘肃河西地区进行了地震预报实践,证实了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 标签: 时间破裂模型 青藏高原北部地区 预测模拟
  • 简介:对比分析国内外不同学者对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地表破裂带的考察结果和作者4次现场考察记录,认为:本次地震的宏观震中及破裂起始点位于同一地点,即布喀达坂峰东南3km处,与根据中国数字化地震台网资料确定的微观震中基本一致.

  • 标签: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 宏观震中 地表破裂
  • 简介:本文根据重新定位、震源机制、地震矩张量、断层规模等结果估算了主震断层面的面积、应力降、地震波释放能量等震源动力学参数。结合震源区附近地震地质、断裂带分布、初步探讨了九江—瑞昌地震所处的地震活动带、与构造断裂带的关系,并描述了断层破裂过程的时空特征。

  • 标签: 震源机制 断层破裂 地震大小 地震矩 震源动力学参数 地震活动带
  • 简介:南北地震带南段大震活动频繁。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大震近场范围场点的地震危险性与地震破裂面产状及其尺度密切相关。因此,在南北地震带南段需要考虑潜在震源三维特征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区划研究。本文在充分搜集大震发震构造资料的基础上,在南北地震带南段构建了考虑震源尺度和产状的潜在震源模型,改进了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进而对该地区进行地震区划研究。结果表明,考虑潜在震源三维特征的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可以有效地反映南北地震带南段发震构造的产状和尺寸特征,提高地震区划结果的合理性。

  • 标签: 南北地震带南段 潜在地震破裂面源模型 地震危险性分析 地震区划
  • 简介:本文以龙门山及周边地区为研究对象,考虑区域地质构造差异、主要活动断裂带、地表附加重力影响,建立能反映地表起伏和岩石圈分层结构的龙门山地区三维粘弹性有限元模型。以地壳水平运动速率观测值为约束条件重建研究区现今构造背景应力场,在此基础上分别模拟了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的发生机理。通过分析同震库仑破裂应力变化与余震空间分布的关系,探讨了2次地震主震对余震的触发作用以及汶川地震对芦山地震的影响。研究表明,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的余震大部分由其主震触发,汶川地震对芦山地震的余震有约6.78%的触发作用。汶川地震的同震库仑破裂应力在芦山地震主震位置的增加值约为0.016MPa,如果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库仑破裂应力年累积速率按照0.4×10-3-0.6×10-3MPa·a-1计算,汶川地震使芦山地震提前了约27—40年。计算还表明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的发生使鲜水河断裂带南段和虎牙断裂的库仑破裂应力增加,这些断裂带在未来发生地震的可能性增加。

  • 标签: 龙门山断裂带 库仑破裂应力 余震分布 汶川地震 芦山地震 有限元方法
  • 简介:帕米尔高原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晚新生代以来随着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持续不断地挤压汇聚,其构造运动是欧亚大陆最强烈的地区。高原腹地发育一系列近SN向正断层,包括近SN向的塔什库尔干正断层所处的帕米尔中部现代区域的构造应力场以EW向水平拉张为主。2016年11月25日发生的阿克陶Ms6.7级地震的发震构造为塔什库尔干断层分支的NWW向木吉盆地北缘断层,其具有右旋走滑兼正断性质。地震在震中附近产生同震地表形变带,全长约lkm,呈近SN--NNE向水平拉伸,发育近EW—NWW向的张裂缝,为地震破裂的产物,张裂缝的最大水平拉伸位移量和最大垂直位移量分别为46cm和16cm。地表破裂带中的NE和Nw向张剪裂缝只是连接贯通这些雁列的张裂缝,其水平相对位移量取决于张裂缝的水平拉伸量和张裂缝之间的几何关系。地表形变带表现的拉张性质与帕米尔高原腹地区域现代应力场最大主压应力为垂直向基本一致,可能与深部热物质上涌造成的上地壳拉伸有关。而地表形变带呈近SN向水平拉张,与区域近EW向拉张应力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是木吉盆地北缘右旋走滑正断层阶区局部应力场调整的结果。

  • 标签: 阿克陶地震 地表破裂带 拉张应力 塔什库尔干断层 帕米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