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一种三维的有限差油藏模拟器(与一个EOR专家系统相结合),已被用于制定油藏管理和生产策略以优化一个碳酸盐岩层的原油开采。该储层被选作提高采收率采油方法实验对象,否则它便会被废弃。根据储层性质将该储层选作合适的EOR对象后,便确定用混相二氧化碳注入法作为最适当方法。这个管理策略涉及到研究不同的设计参数使这个项目的收益率达到最大化。在本研究中所实验的注入技术包括:①水气交替注入(WAG);②同时水气交互注入(SWAG);③气注入油藏底部,水注入油藏顶部。所做的所有模拟都应用经过油气田内的岩心资料校正过的渗透率资料。使用的具体方法包括水平注入井和垂直生产井。这种井结构和其它的井结构相比,表现出最佳的开采效果。模拟结果显示开采这个油藏最经济的方法是往油藏顶部注入水,同时在底部注入气。这种开采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波及效率,因此获得更高的原油采收率和更好的经济效益。
简介:本文报道了用快速、低费用室内筛选方法确定和评价许多有前途的EOR表面活性剂的结果,该方法在选择与不同原油一起使用的最佳表面活性剂方面是非常有效的。表面活性剂的最初选择是以所希望的表面活性剂结构为依据的。相态筛选有助于快速确定有利的表面活性剂配方。进行了矿化度扫描以便观测平衡时间、微乳液粘度、油和水增溶比以及界面张力。添加了助表面活性剂和助溶剂以便减少凝胶、液晶和粗乳状液并且促使低粘微乳液快速平衡。用这一方法把支链丙氧基硫酸盐、内烯基磺酸盐和支链α-烯基磺酸盐确定为良好的EOR表面活性剂。能够以低成本得到这些表面活性剂,并且这些表面活性剂可以与聚合物和碱(例如碳酸钠)配伍,因此是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和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EOR工艺的良好候选对象。在砂岩和白云岩岩心中试验了一种最佳配方并且发现,这种配方的采收率很高,并且表面活性剂滞留量低。
简介:在阿拉斯加北极区开采重质原油的主要技术难点是强乳状液的形成。这些稳定乳状液的粘度可能比周围低温下无水原油粘度高2—3个数量级。对于在地面的设备.需要了解这些乳状液的粘度,进而预测流体输送系统的水力参数。油湿润固相颗粒趋向于进一步稳定这种乳状液和降低分离效率。在研究工作中利用各种粘度计测量在不同温度下含有不同量盐水的含气乳状液和不含气乳状液的粘度。通过比较来自现场管道的压力降数据得到的粘度估计与实验室结果有很好的相关性。正如Arrhenius定律所预测的那样,乳状液的粘度随温度降低而降低。乳状液加热到60℃以上造成乳状液部分脱稳,导致稍微偏离Arrhenius定律。研究发现破乳剂可以有效地降低乳状液的粘度。根据这些结果推导出粘度相关性为盐水百分比、温度和剪切速度的函数。
简介:本文评述地表地球化学数据解释和显示的系统方法,并讨论地表地球化学测量的直接和间接方法。地表地球化学数据的解释一开始必须着重确定背景值和可能出现的异常样品。可以利用直方图和概率关系曲线图来实现这两类样品的区分。由于地表地球化学数据本身存在干扰噪音,因此需要使用各种平滑化技术,包括线形测区的移动平均值和网格数据的移动单元平均值。利用一种方差分析法可以评价采样密度的充分程度。所有地表地化数据都必须符合地质评价结果并有助于对石油潜力的评价,同时在统计学上也要有意义。对多元统计法进行了评述,包括比率、交会图、分类对比类图以及三元图。对比较先进的多元统计技术作了简要介绍,例如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以及神经网络技术。地表地球化学数据的图形显示往往是最终成果。介绍了如何根据不规则间距的控制点建立规则网格的不同方法。对于估算网格点值的地质统计分析和克里格方法进行了相当深入的讨论。对于详细等值线制图和彩色浓度差异制图的局限性也作了介绍。
简介:二次采油是把储层流体从注入井驱替到采油井的采油过程。这个过程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储层连续性和均质性(流体传导能力)的认识以及注入流体能够波及的储层体积。在任何注水或注气开发项目中,注入流体通过细微裂缝、断层或高渗薄夹层窜流,都会产生诸如驱扫效率低下和油气采收率不高等问题。因此,认识注入井和生产井之间直接连通性以及储层的非均质性,对防止出现这些问题都有很大帮助。虽然地震成像、沉积地质研究和油藏模拟能够提供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可以用于确定二次采油项目的可行性,但是示踪剂测试是唯一能够提供有关注采井之间的直接连通性、流动通道和地层非均质性的技术手段。文中详细回顾了化学示踪剂在IOR中的应用,并介绍了在注水开发油田成功应用的一个实例。此外,还讨论了如何识别和解释直接连通性、评价地层非均质性和计算波及的孔隙体积。
简介:在澳大利亚奥特维盆地,断层的活化作用是圈闭完整性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通过三维测试,确定了完全岩化的碎裂断层岩的破裂包络线。地质力学分析表明,已胶结的碎裂岩呈现出显著的粘结强度,同时表明断层的活化作用和圈闭被破坏受到剪切、拉张以及混合式裂缝发育的影响。破裂过程中的力学受岩石颗粒强度和碎裂岩形态的影响。在低应力差条件下,已胶结的碎裂岩由于其粘结强度较低、摩擦系数较大,所以比储集砂岩更加易于断裂。因此,在断裂活化过程中,碎裂断层和未变形的储集层之间的地质力学性质差异可能会大大影响封闭层的完整性。原生破裂岩的封闭能力超过2400psi(16.5MPa)。后期由于高度连通的裂缝网络的形成,活化碎裂岩的封闭能力降低了约95%。碎裂断层的拉张力使得剪切、拉张以及混合式裂缝导致发生破裂。这表明,由于非粘结性、摩擦产生的断裂活化作用对圈闭的破坏,所以用地质力学方法预测这种破坏作用可能会大大低估封闭层的风险。因此,运用多学科研究成果,结合野外和实验室的地质力学分析、显微结构和岩石物理学性质描述,可以有效地增强断层封闭性的风险评价。
简介:元素化学特征的变化已在油气盆地井间地层对比中得到运用。但很少有公开发表的文献明确地将化学地层与物理对比(physicalcorrelations)联系起来,更没有人在河流沉积体系的研究中将这二者相联系。本文将化学地层学方法用到南非卡鲁盆地(KarooBasin)二叠系博福特群(Beaufort)河流相沉积地层研究中,对三个测量剖面进行了地层对比。利用基于直升机载激光雷达(Heli-LIDAR)数据开展的年代地层对比结果,对化学地层对比结果进行了验证,以便对相距7公里的两个剖面进行高分辨率地层对比,此外还参照基于GoogleEarth绘制的地层图进行了验证,以便对相距25.5公里的两个剖面进行对比。利用细粒岩性研究成果开展了化学地层学表征,在厚度约为900米的地层段内划分出了8个化学地层组合,厚度在50米和250米之间。在该地层段内观察到较粗粒岩性(河道沉积带)的地球化学组分出现过两次明显的变化。在相距7公里的两个剖面上开展了更高分辨率的化学地层组合细分,划分出了4个相关的地球化学单元(厚30~60米),用于高分辨率地层对比。间距为7公里和25.5公里的两对剖面的化学地层对比和年代地层对比的结果都高度一致。所研究地层段的厚度和剖面间距与公开发表的地下层序的化学地层学研究成果相似;因此地下河流沉积体系化学地层对比的地面验证,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与本文的博福特群沉积地层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