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ggybacklens(软性接触镜与硬性接触镜的组合使用)对重症圆锥角膜的视力矫正与治疗效果。方法观察10例重症圆锥角膜,角膜变形严重无法单独使用RigidGasPermeableContactLens(RGP,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的10只眼采用了Piggybacklens。随访时间1~15个月。结果矫正视力达0.7以上的9只眼占90%,0.4以上10只眼的达100%,明显优于框架眼镜和单独使用RGP.戴镜时间每日平均10小时,无明显角结膜并发症出现。Piggybacklens戴用后角膜散光度平均减少1.50~3.00D,角膜形状明显扁平化。Piggybacklens明显改善了配适状态,提高了矫正视力和舒适度。结论在严密观察下,Piggybacklens对重症圆锥角膜的高度屈光不正矫正效果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晚期圆锥角膜患者行核黄素诱导的长波紫外线角膜交联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讨护理措施。方法选择角膜厚度低于400μm的圆锥角膜患者24人38眼,点低渗核黄素溶液使角膜基质水肿厚度达到400μm以上,行角膜交联术。术前、术后记录观察最佳矫正视力、角膜顶点K值、角膜厚度、角膜内皮、晶体等变化,对所有病人进行护理指导。结果术后所有患者角膜上皮于3~5天内愈合;角膜Haze于4周内消退;最佳矫正视力术前为4.72±0.08,术后3月为4.80±0.05,6月为4.91±0.04,1年为4.93±0.06;角膜顶点K值术前为53.18±7.24D,3月为52.47±5.62D,6月为51.87±6.58D,1年为51.69±6.31D;角膜厚度治疗前为367±33μm,水肿后为412±65μm,3月为373±37μm,6月为350±35μm,1年为345±32μm;角膜内皮术前为3072±203/mm2,术后3月为2905±216/mm2,6月为2969±218/mm2,1年为2978±209/mm2;未见晶体、视网膜并发症。结论采用低渗核黄素法行角膜交联术治疗晚期角膜圆锥安全、有效,且当的护理可以消除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角膜胶原交联手术中应用低渗性核黄素治疗较薄型圆锥角膜的临床护理配合。方法采用非随机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自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于我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住院治疗的15例(15只眼)较薄型圆锥角膜患者(去除角膜上皮后角膜厚度<400um),针对该手术的重点,术前完善相关检查及宣教,术中配合应用低渗性核黄素,使角膜厚度暂时性增加到安全厚度,再进行紫外光核黄素角膜胶原交联,在此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术后严密观察病情,适当控制疼痛。结果所有手术患者通过术前健康宣教,术中均能正确配合手术,而且术后无继发感染发生,术后无角膜内皮失代偿、角膜瘢痕形成等并发症出现。结论通过健康宣教,提高了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所有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是手术成功的基础,围手术期的专业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简介:2012—2013年,我科利用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治疗23例角膜上皮病变的患者,改善了患者的角膜刺激症状。1一般资料收集一年来角膜上皮病变的患者共23例27眼,男9例,女13例;年龄45~89岁,平均年龄67岁。右眼16例,左眼11例。其中大疱性角膜病变18例,发生于抗青光眼术后8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7例,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术后3例:化学性眼外伤2例;无菌性角膜溃疡3例。视力:无光感2例,光感2例,眼前手动3例,眼前指数5例,0.01~0.17例,0.1~0.86例。全部患者的角膜上皮病变均经过1~2周积极的药物治疗,包括多种促进角膜上皮生长、修复,抗生素、抗病毒滴眼液或眼膏,症状均未缓解,伴有不同程度的角膜刺激症状,例如眼痛、畏光、流泪、异物感,眼睑痉挛等。经过治疗后仍不缓解者,为持续性角膜上皮病变,纳入本组临床观察研究。经过详细的检查,所以患者的眼压都在正常范围,除角膜上皮病变外,均不存存需要同时治疗的其枘眼病。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位置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角膜散光的变化。方法将48例(76只眼)白内障患者,按照切口位置位于颞上方及鼻上方或最大角膜屈光力子午线轴位分为A、B两组,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比较术后角膜散光的变化。结果A组平均角膜散光度术前为(0.80±0.66)D,术后3月为(0.67±0.59)D,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平均角膜散光度术前为(0.82±0.67)D,术后3月为(0.40±0.36)D,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3月较术前平均角膜散光度减少0.13D,而B组术后3月较术前平均角膜散光度减少0.41D,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选择最大角膜屈光力子午线轴位做透明角膜切口,术后患者角膜散光度减小,视觉质量得到提高。
简介:摘要在当今的医学领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手术方法,十分适合于中度或者重度的近视患者,能够很好地改善患者的视力。但在该手术方法的应用过程中,却存在着术后角膜瓣皱褶的隐患。本文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实施方法以及进展进行了深入了解,并分析了在术后出现角膜瓣皱褶现象的原因,提出了防止与处理术后角膜瓣皱褶的有效措施,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应用水平得到提高。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角膜塑形镜对患者角膜形态及代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8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配戴角膜塑形镜真性近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8~12岁,近视度数-0.75~-3.50DS(散光转化成等球计算),在戴镜前、戴镜后1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检查角膜曲率、厚度及内皮计数,只取右眼数据用重复性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角膜曲率和角膜中央区厚度在3个月内变平明显,3个月后趋于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内皮镜检查中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有轻度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膜塑形镜配戴在戴镜3个月内对角膜曲率及厚度改变较大,后期趋于稳定。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者角膜内皮计数在正常范围,说明对角膜代谢影响小。角膜塑形镜用于控制近视发展从长期来看是安全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