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盆底肌肉锻炼对产后盆底肌力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5月在本院妇产科经阴道分娩的产妇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予常规围产期护理干预及出院指导,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盆底肌肉锻炼。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盆底功能恢复情况,采用盆底疾病生活影响问卷-短表7(PFIQ-7)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 结果:观察组产妇在接受延续性盆底肌肉锻炼2个月后的盆底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延续性盆底肌肉锻炼可有效提升产妇产后盆底肌力,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促进产妇产后恢复。
简介:摘要研究中医穴位推拿联合盆底肌锻炼对促进盆底功能障碍术后盆底功能恢复及减少导尿拔除后尿潴留。方法入组30例诊断为盆底功能障碍并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0例为对照组,20例为实验组,实验组给与术后Kegel运动以及中医穴位按摩(关元、气海、三阴交),比较患者盆底肌力改善情况和尿潴留发生率,从而形成盆底功能障碍术后护理新方法;结果本组中发病人群集中于60-70岁年龄段,手术效果显著,实验组相对于对照组患者盆底肌力明显提高,导尿管拔管后尿潴留发生显著减少(P=0.001),无压力性尿失禁再发,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48);结论盆底功能障碍可发生于各年龄层人群,手术治疗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手段,术后指导患者进行Kegel运动联合中医穴位按摩能够有效改善术后盆底肌力,减少拔管后尿潴留的发生,该护理方法在未来值得应用和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会阴超声监测盆底肌收缩状况反馈指导盆底肌锻炼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169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所有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凯格尔盆底肌锻炼治疗,采用会阴超声监测盆底肌收缩状况,观察对比治疗前后的盆底肌收缩功能相关指标。结果:所有患者经盆底肌锻炼治疗后患者收缩期和静息期矢状位肛提肌裂孔长度、盆膈裂孔面积和盆膈裂孔周长的差值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值,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58,t=-2.949,t=-4.899;P〈0.05);盆底肌锻炼治疗后耻骨联合下缘水平距离、垂直距离和耻骨内脏肌厚度差值显著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74,t=-4.899,t=4.230;P〈0.05);盆底肌锻炼治疗后尿道夹角和左右肛提肌夹角显著优于治疗前的角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087,t=6.584;P〈0.05)。结论:会阴超声动态监测可正确评价盆底肌收缩功能反馈指导盆底肌锻炼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盆底肌锻炼在产后尿潴留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21年3月到2022年3月间收治的50例产后尿潴留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应用盆底肌锻炼康复护理,对照组25例,应用常规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排尿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有效率为92%,对照组患者的康复有效率为72%,前者的有效率明显比后者高,差异有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排尿后疼痛情况改善明显更优,P<0.05。观察组的尿潴留平均改善时间为(2.31±0.45)d,对照组为(5.11±0.49)d。前者的改善时间明显比后者短,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对于产后尿潴留疾病,在其康复护理中应用盆底肌锻炼能够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提高其康复路,并且实现患者排尿疼痛情况改善,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本课题将针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实施盆底康复治疗仪+盆底肌锻炼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实验时间选择于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开展,实验样本均来自该期间收治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共计人数80例,运用奇偶数分组原理将所有患者均分成两组,奇数者为对照组(单一盆底肌康复治疗仪治疗),偶数者为观察组(盆底康复治疗仪+盆底肌锻炼联合治疗),详细记录不同治疗后两组患者数据指标,并利用统计学系统辅助完成比对分析,检验应用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盆底肌力、漏尿量、尿动力学指标、生活质量数据皆优,P值<0.05,显示有可比性。结论: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实施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锻炼可促进盆底肌力恢复,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康复仪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对盆底肌肉张力及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30例足月产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5例,采用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对照组65例,采用盆底肌训练治疗。治疗6个月后评价盆底功能康复治疗效果。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盆底肌张力评分及尿失禁程度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盆底肌张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尿失禁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子宫缩复不良、子宫脱垂、痔疮及腰骶痛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子宫后倾后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少于对照组;膀胱膨出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康复仪联合盆底肌训练,有利于盆底肌肉张力及盆底功能恢复,能有效降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PFD)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分析采用以人为本的护理的模式对于妇产科产妇其生产之后盆底肌康复情况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研究。 方法: 将 2019 年 8 月至 2020 年 8 月我院接受诊治的 122 例 的产妇 作为本次试验讨论的主要研究对象,同时将收集的全部产妇平均的划分至两组,常规护理组当中的 61 例产妇仅仅采取传统化的常规方法来进行护理,实验护理组当中的 61 例产妇则在传统化的常规方法基础上采取以人为本的护理的模式对其展开护理,实行结束之后将对两组妇产科产妇其盆底肌康复的预防效果进行比较和探究。 结果: 据统计,实验护理组妇产科产妇在采用以人为本的护理的模式之后有效概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以上数据经过检验皆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 )。 讨论: 采用以人为本的护理的模式来护理的产妇,可以显著的预防妇产科产妇发生盆底肌康复的情况,进而挽救妇产科产妇的生命, 临床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