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乌头硷中毒患者QT离散度(QTd)及校正QT离散度(QTcd)动态改变的临床意义及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相关的对策。方法常规12导联心电图测量乌头硷中毒者入院(无心律失常时)及出现恶性心律失常治疗恢复正常心律后的QTd、QTcd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47例乌头硷中毒者入院时QTd、QTcd与封照组均有显着差异;中毒者治愈前后QTd、QTcd有显着差异,中毒者治愈后与封照组QTd、QTcd无统计学意义。结论QTcd可作为反映乌头硷中毒患者心脏损害程度及预测恶性心律失常的监测指标之一,并采取有效封策可达到抢救乌头硷中毒成功之目的。
简介:摘要长QT综合征(LQTS)是一种临床上相当罕有的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反复发作性晕厥和心跳骤停。如何更好地治疗LTQS一直是广大医疗工作者在研究的问题。本综述旨在概括现今左心交感神经切除术(LCSD)这一治疗方法在LQTS中的作用、手术方法、临床疗效以及新的手术方法。当前抗交感神经治疗、置入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和心脏起搏器等是临床上治疗LQTS的主要方法。抗交感神经治疗如口服β-受体阻滞剂是治疗长QT综合征的主要药物,服药后对70%LQTS患者有效,其余30%无效的患者,可以选择经胸腔镜LCSD,此种手术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LQTS患者的死亡率,并且安全可靠,只有很少的急性和远期并发症。目前临床研究热点涉及到一种新的手术方法经导管肾脏去交感神经支配治疗(RND),这一方法能够减少心脏的交感神经活性,可能在不施行外科手术操作的情况下为LQTS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法舒地尔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电图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抽取2014年4月至2015年5月我院心内科接受常规治疗联合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的冠心病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并随机选择同期仅接受常规治疗的2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QTd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QTd为(69.5±9.7),QTdc为(64.1±8.4),治疗后QTd为(31.8±6.3),QTdc为(30.3±3.8),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QTd为(69.2±9.4),QTdc为(63.1±7.4),治疗后QTd为(52.2±8.1),QTdc为(48.5±7.1),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法舒地尔可明显降低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电图QT离散度,降低冠心病的危险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并分析其对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7年2月本院门诊收治的104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接受厄贝沙坦治疗的34例为A组,单纯接受氨氯地平治疗的34例为B组,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的36例为C组。治疗结束后评价三组的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三组患者血糖、血压的变化情况,同时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QT离散度的变化。结果A、B、C三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為82.35%、88.24%、100%,C组显著高于A、B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血糖、血压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C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A、B两组,B组降压效果显著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QT间期、校正QT间期、QT间期离散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低于A、B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效果较好,不但能维持稳定的血糖水平,有效降压,更能帮助改善患者左心室肥厚情况,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齐拉西酮联合小剂量喹硫平治疗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心电图QT间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200例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于治疗第6周末,实验组PANSS阳性症状分、总分较对照组下降(P<0.05),总分减分率上升(P<0.05);于治疗后各个时点,CGI-SI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于治疗后各个时点的TESS总分无明显变化(P>0.05),于治疗第6周末QTc、QT、PRL差异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针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齐拉西酮联合小剂量喹硫平治疗疗效高于单纯使用齐拉西酮,QT、QTc间期与PRL无明显变化,不良反应发生几率相对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