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脑出血患者院内感染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状况。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186例脑出血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3例发生院内感染,感染率为39.25%(73/186)。共分离致病菌121株,痰标本106株,脑脊液标本9株,中段尿标本6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67株,其敏感的抗菌药物为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头孢他啶;10株鲍曼不动杆菌中有3株为泛耐药菌。革兰阳性球菌31株,多数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福平敏感;15株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占葡萄球菌的57.69%;5株肠球菌对环丙沙星全部耐药,1株粪肠球菌对利奈唑胺耐药。真菌23株。结论脑出血患者院内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葡萄球菌、肠球菌及鲍曼不动杆菌耐药菌株比例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就在于探究如何在儿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中选择恰当的抗菌药物,能够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将副作用降到最低。方法选择的是 2019年 3月~ 2020年 3月间就诊于本院儿科的 100名病患,对应用的抗菌药物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抗菌药物治疗儿科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结果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有 75例使用抗菌药物的二联治疗方式,多数采用静脉注射头孢药物与口服阿莫西林的药物治疗方案,占比为 48.2%,结论在治疗儿科上呼吸道感染中,抗菌药物主要是以静脉注射为主,经过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用药频繁、联合用药不正确等,所以临床对此一定要加强重视,不断规范抗菌药物在儿科呼吸道感染中的使用,提升治疗效果的同时要做到合理用药,确保用药治疗的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健康体检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情况和现阶段的情况。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9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146例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检测,观察和分析健康体检人员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和与生活习惯、年龄等因素的关系。结果 146例健康体检人员中,出现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例数为100例,阳性率为68.49%,其中男性71例(71.00%),女性29例(29.00%);其中45岁~60岁年龄段的健康体检人员具有较高感染率,为87.50(70/80),60岁~85岁患者感染率较低,为53.33(16/30),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18岁~45岁(20/36,55.56%)感染率虽然高于60岁~85岁年龄段,但是两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抽烟、饮酒和喜欢食用干硬食物的人群发病率高于没有这些生活习惯的人群(P<0.05);并且出现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人群血脂指标高于没有出现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人群(P<0.05)。结论 容易出现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人群为45岁到60岁的人群,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因素较多,如抽烟和喝酒等生活习惯以及年龄等,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饮食,这有助于减少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提升生活质量和保证人们自身的健康。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桂溪地区宫颈HPV感染者的焦虑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方法:选择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门诊明确诊断为宫颈HPV感染者2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的一般情况的问卷调查以及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估结果等资料收集,分析宫颈HPV感染者的焦虑现状,找出其影响因素。结果:在200例患者中焦虑发生率为71.5%(143/200),其中轻度占53.15%(76例)、中度占34.27%(49例)、重度占12.59%(18例),焦虑SAS评分均值为(30.12±0.34)分。而患者在年龄、文化、工作情况、婚姻情况、HPV感染时间、经济收入、居住地、HPV感染类型等方面的不同与焦虑的发生有直接联系,其中工作情况为无业或不固定、月平均经济收入<5千、HPV感染时间>1年或<3月是导致宫颈HPV感染患者焦虑发生的主要独立因素。结论:宫颈HPV感染患者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不同程度的焦虑状况。而临床治疗中应当注重对患者心理状态的评估及干预。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型医院检验科感染现状及危险因素并探讨预防对策。方法调研时间选取为2013年1月-2014年12月,分析综合型医院检验科感染的危险因素,其中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未采取预防措施(设为对照组),2014年1月-2014年12月采取了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感染的发生率,并分析探讨其相关因素和预防对策。结果调查发现引起综合型医院检验科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检验员缺乏经验、检验流程不合理、检验员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环境布置不当、医疗垃圾处理不规范等。对照组感染的发生率为23.3%(14/60),观察组感染的发生率为3.3%(2/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找出医院检验科感染的危险因素并给予针对性的预防对策能够显著降低检验科感染的发生率,从而保证患者与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现状与感染危险因素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6-2022.6 ICU收治的183例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情况将患者分为阳性组83例与阴性组100例。实验室获取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样本中:肺炎克雷伯菌50 株,阴沟肠杆菌 28株,大肠埃希菌 5株。观察其耐药性;回顾患者一般资料,实行单因素分析,探究对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噻污药物的耐药性为100.00%,对阿米卡星药物的耐药性为2.00%。阴沟肠杆菌对头孢唑林等药物的耐药性为100.00%,对阿米卡星等药物的耐药性为0.00%。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噻污药物的耐药性为100.00%,对阿米卡星等药物的耐药性为0.00%。APACHEⅡ评分、ICU住院时间年龄不同下,患者感染率不同。结论: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相对较高,APACHEⅡ评分、ICU住院时间年龄等指标均会对患者感染情况产生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通过探讨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疫情后期医院的感染现状,并针对这一现状采取的预防控制策略,从而为疫情后医院的感染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依据。方法:通过对我市在2020年2月至2020年6月期间医院发生的165例感染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发生感染的特征和危险因素,并针对这些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结果:通过采取感染风险防控策略后,防控后我院的感染发生率明显较防控前显著下降,并且我院内医护人员及就诊患者均未出现新冠肺炎的感染情况,有效的对该疾病的传染进行了阻断。结论:在新冠肺炎的防控中,需要对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控策略,并给与实施,从而在根源上切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扩散的渠道。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现阶段消化内科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进行研究,并对胃肠疾病相关性展开分析。方法:研究对象共计纳入400例,均为本院消化内科在2022年1月—2023年5月期间收治的患者,针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其胃肠疾病相关性展开研究。结果:共有180例研究对象被检出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情况,所占比例为45.00%,对于感染因素进行分析,多与患者年龄、性别、是否存在不良嗜好(如饮酒、吸烟)等有关。幽门螺杆菌在胃肠疾病中的感染分布以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以及复合型溃疡为主,相较其他类型的胃肠疾病阳性检出率更高。结论:消化内科患者在接受临床诊治时,应当对其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情况采取及时有效的筛查工作,并将胃肠疾病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进行进一步探究,可有效预防幽门螺杆菌的发生,降低患者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