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小卷尺在红外线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接受红外线灯治疗的患儿中抽选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儿例数为10例,在使用红外线灯时使用卷尺精准测量烤灯到治疗部位的距离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例数为10例,在使用红外线灯时不使用卷尺精准测量烤灯到治疗部位的距离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皮肤损伤、眼睛损伤、头晕、心慌等并发症发生率为0.00%,对照组患儿皮肤损伤、眼睛损伤、头晕、心慌等并发症发生率为40.00%,实验组患儿皮肤损伤、眼睛损伤、头晕、心慌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观察远红外磁电脉冲治疗颈椎痛的临床疗效观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救治的192例颈椎病患者,设为研究和对照两组,研究组144例分为3个治疗模式小组均使用远红外磁电脉冲治疗,对照组48例使用常规推拿治疗,比较4组治疗后的CASCS评分和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CASCS评分中临床体征、主观症状以及社会、生活和工作适应能力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颈椎病的治疗中使用远红外磁电脉冲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体征、主观症状以及社会、生活和工作适应能力,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 【摘要】目的 探讨远红外线用于烧伤创面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3月在我科进行治疗在烧伤患者142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远红外线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治疗组感染发生率为5.63%,对照组感染发生率为18.31%,差异显著(P
简介:目的:对针灸结合红外偏振光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观察。方法:在本院2015年2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中选取8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对患者分组,每组43例,给予观察组患者针灸与红外偏振光的联合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针灸单独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皮疹愈合所用时间更短、治疗后的VAS评分更低(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9.3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98%,但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针灸结合红外偏振光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在增加患者治疗有效率的同时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有较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带状疱疹患者采用红外偏振光治疗的临床疗效,并且总结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60例带状疱疹患者根据双盲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红外偏振光治疗以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单独采用综合治疗措施以及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愈18例,有效12例;对照组患者治愈12例;有效13例,无效5例,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100%)相对于对照组(83.3%)明显偏高(P<0.05)。结论带状疱疹患者采用红外偏振光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配合精心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缩短患者病程,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生化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BILT)在乙肝肝硬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选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为本次实验的研究期限,纳入80例符合标准的乙肝肝硬化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遵循奇偶分组方式进行小组划分,一组(n=40):给予常规治疗方案;二组(n=40):在上述基础上为患者提供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干预策略,而后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统计分析,做全情比对。结果:同样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案,所得效果截然不同,二组患者在PLT、FIB、PDW各项指标数值的体现上均显优一组(P<0.05),具备可比优势。结论:对于乙肝肝硬化患者而言,在其临床治疗方案的开展实施中,将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融入其中,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和肝功能,还能切实改善患者肝纤维化状况,其应用价值卓越,推广意义深远,值得采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对外阴白斑患者进行红外线治疗时,合理采用全程综合护理方案的积极作用和实施价值。方法:从我院相关病例系统中抽取71例外阴白斑患者作为本次实验对象,同时对其开展红外线治疗工作。按照掷骰子结果将其分为A组(对照组)36例、B组(观察组)35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全程综合护理方案,实验结束后比对分析两组具体效果。结果:护理后B组患者的SAS评分明显低于A组,且B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86%)明显低于A组(19.44%),P<0.05。结论:在对患者开展红外线治疗工作时采用全程综合护理方案,有助于帮助引导患者放下紧张情绪,从科学的角度提高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外伤康复期患者,在使用运动疗法和物理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中药外洗法,改善手功能。方法:选择显微外科80名手部外伤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在不同康复时期进行手部运动疗法和红外线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在康复期应用中药外洗疗法。目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不同康复时期疼痛分值,手部关节活动度情况以及肿胀情况。结果:中药外洗干预后,试验组不同康复时期手部疼痛分值,肿胀程度明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优良率72.5%较对照组47.5%明显提高。(P<0.05)。结论:中药外洗联合红外线治疗能够达到缓解疼痛、减轻肿胀、提高康复效果的目的。
简介:目的探讨红外热像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符合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诊断的患者46例和正常人20例,运用红外热像仪采集其面部皮肤的红外热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例正常人面部红外热像两侧呈对称性均匀分布,为淡红色或浅绿色,两侧皮肤温度无明显差异。35例(76.09%)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红外热像表现为患侧面部皮温与对侧相比明显降低,呈蓝色或深蓝色热图,温差为(-1.53±0.28)℃。11例(23.91%)患者的红外热像表现为患侧面部皮温升高,呈红色或深红色热图,与对侧皮肤的温差为(2.18±0.32)℃。结论红外热像能敏感地反映原发性三又神经痛患者面部的温度变化,对其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近红外漫反射光谱鉴别不同产地黄柏药材的方法。方法选取四川、贵州、湖北和云南不同产地的真伪黄柏药材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为研究对象,利用模式识别的方法对药物进行聚类分析,通过三重交叉验证法验证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结果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可对黄柏药材的真伪的辨别率达到100%;数据模型对已知样本的分辨率为99.9%,对未知样本的预测准度也可达到99.9%。结论采用三重交叉验证模型对已知样本的预测准度较高,且可有效鉴别出黄柏药材的真伪。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可在不破坏药材材质的情况下,准确的辨别出黄柏药材的真伪和不同产地,优良性较强。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红外线照射对剖宫产切口及会阴切口愈合及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在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期间选取研究对象,共200例,均为本院分娩的产妇,分娩时进行会阴侧切或以剖宫产手术分娩。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处理,共100例产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红外线照射治疗,共100例产妇。对比切口愈合情况、切口周围微循环状态。结果:观察组切口愈合等级优于对照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毛细血管管径、血流灌注、微血管管径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浆粘度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外线照射对剖宫产切口及会阴切口的愈合有促进作用,可缓解疼痛,调节微循环。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应用内热针+红外热成像治疗的实际结果,对研究进行总结。方法:从我院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选取了105例参与研究,使之各自划分为53例Y组与52例X组,其中Y组患者运用红外热成像结合内热针治疗,X组患者运用红外线热成像结合温针灸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最终统计结果中得知,在中医证候积分、治疗有效率以及VAS、JOA评分等指标对比中,X组和Y组患者之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组间对比具有相应的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将内热针和红外热成像治疗进行结合,可减轻疼痛,改善腰椎活动功能,有效提高对患者的临床疗效价值。
简介: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在混合痔手术后中药外洗的基础之上联合应用红外偏振光治疗仪照射治疗术后肛缘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6月间的100例外拨内扎混合痔切除术,手术后肛缘水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华佗消痔灵"熏洗坐浴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红外偏振光治疗仪照射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混合痔术后水肿疗效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vs.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在术后中药外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红外偏振光治疗仪照射治疗混合痔手术后肛缘水肿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