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野黄芩苷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核转录因子NF-кB表达的影响,以探讨野黄芩苷的抗炎作用机理。方法 通过MTT法检测不同浓度野黄芩苷对RAW264.7细胞的毒性作用;利用LPS刺激RAW264.7细胞构建巨噬细胞炎症模型,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野黄芩苷对核转录因子NF-кB的影响。结果 MTT比色法检测显示野黄芩苷在100μM浓度以下48h内对RAW264.7细胞没有毒性作用;荧光素酶检测试验显示野黄芩苷剂量依赖性抑制LPS诱导NF-кB报告基因的表达。结论 野黄芩苷可能通过抑制核转录因子NF-кB的活化发挥抗炎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 AcD联合肿瘤坏死因子诱导正常人 HL7702肝细胞凋亡及 PI3K/Akt信号通路对此过程的作用。方法 采用 HL7702正常人肝细胞株, MTT法检测 AcD对其存活力的影响; Hoechst33342形态学染色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 Westernblot方法检测细胞总 Akt(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及 p-Akt蛋白表达。结果 AcD联合肿瘤坏死因子可诱导 HL7702肝细胞凋亡,其浓度在 20-50ng/ml范围内呈现剂量效应关系; PI3K/Akt特异性抑制剂 wortmamiin能够增强 AcD联合肿瘤坏死因子诱导的肝细胞凋亡。结论 AcD联合肿瘤坏死因子可诱导肝细胞凋亡,其机理可能是抑制 PI3K/Akt信号通路。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抑制剂对脓毒症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BALB/C小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PD-1/PD-L1抑制剂(BMS-1)组,每组20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法构建脓毒症小鼠模型。造模24 h后,观察术后7 d内小鼠的存活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10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TUNEL染色观察脾脏组织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和脾脏组织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术后7 d的存活率、外周血和脾脏CD4 T细胞百分比和CD4 T/CD8 T比值下降,血清TNF-α、IL-6和IL-10水平、脾脏淋巴细胞凋亡率、外周血和脾脏CD8 T细胞百分比升高(P<0.05),脾脏明显肿胀、结构模糊,炎性细胞浸润增加,淋巴细胞排列稀疏;与模型组相比,BMS-1组小鼠的存活率、血清IL-10水平、外周血和脾脏CD4 T细胞百分比和CD4 T/CD8 T比值升高,血清TNF-α、IL-6水平、脾脏淋巴细胞凋亡率、外周血和脾脏CD8 T细胞百分比降低(P<0.05),脾脏结构较为清晰,炎性细胞浸润减轻,淋巴细胞数量增加。结论 PD-1/PD-L1抑制剂可抑制炎症反应,减少脓毒症引起的淋巴细胞凋亡,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提高脓毒症小鼠的存活率。
简介:【摘要】目的 回顾总结1例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并发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护理,以提高对该类并发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该患者的治疗情况,结合临床表现、4T评分及抗体检测情况,在冠脉搭桥术后一经确诊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HIT),立即停止肝素暴露,使用其他抗凝方案,运用心脏康复理念,严密观察患者的心血管事件。结果 患者右侧颈内静脉、左侧股静脉及大隐静脉均有血栓形成,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为5天,出院3个月-1年随访未出现血栓及栓塞事件。结论 CABG患者需严密监测血小板变化,一旦发生HIT,可能会导致桥血管急性栓塞,急性肺栓塞等致命性后果,早期诊断及干预至关重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口腔科护理中使用心理诱导联合行为诱导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儿童牙科接受治疗的90例患儿,按随机方式分组,其中45例采取常规措施进行护理(对照组),另45例在此基础上使用相应的心理诱导联合行为诱导方法干预(观察组),护理后经观察对比,得出结论。结果:对于各项数据的对比来说,观察组护理方法的各项数据更加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之后观察组合作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年龄的不同,使用心理诱导联合行为诱导法,可以缓解儿童的恐惧心理,提高儿童的诊疗合作性,值得临床应用和广泛推广[1-2]。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口腔科护理中使用心理诱导联合行为诱导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儿童牙科接受治疗的90例患儿,按随机方式分组,其中45例采取常规措施进行护理(对照组),另45例在此基础上使用相应的心理诱导联合行为诱导方法干预(观察组),护理后经观察对比,得出结论。结果:对于各项数据的对比来说,观察组护理方法的各项数据更加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之后观察组合作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年龄的不同,使用心理诱导联合行为诱导法,可以缓解儿童的恐惧心理,提高儿童的诊疗合作性,值得临床应用和广泛推广[1-2]。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与异丙酚静脉麻醉诱导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130例对象,均为我院收治的腹部手术治疗患者,时间区间为2021年02月至2022年02月。依照双色球法分组原则将对象分为两组,运用异丙酚静脉麻醉诱导的65例纳入静脉组,运用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的65例纳入吸入组。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经过麻醉后,吸入组65例的心率、血压较静脉组略低,但组间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吸入组65例的术后苏醒时间较静脉组略短,但组间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两组对象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结论:在对腹部手术治疗患者进行麻醉诱导时,应用本次研究两种麻醉诱导方式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应该根据患者意愿和实际情况决定何种麻醉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在肥胖 2 型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生酮饮食对胰岛素生长因子 -1 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于 2019 年 4 月 -2020 年 4 月收治的 100 例肥胖 2 型糖尿病患者为本次研究资料来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0 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糖尿病饮食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生酮饮食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饮食护理前后胰岛素生长因子 -1 的变化。 结果 饮食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各项血糖指标、体重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指标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饮食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各项血糖指标、体重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指标 明显较干预前有所改善 。 结论 在肥胖 2 型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生酮饮食 有助于促进 胰岛素生长因子 -1 水平下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丹红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白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提供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增加丹红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炎症因子。结果:研究组的IL-6和IL-1及TNF-α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治疗基础上,增加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利于减轻炎症反应,改善预后,值得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子痫前期孕妇采用尼卡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8月到2023年4月期间收治的64例子痫前期孕妇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参照组32例接受单纯硫酸镁治疗,研究组32例联合尼卡地平治疗。观察对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血清胎盘生长因子水平较参照组更高,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水平较参照组更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子痫前期孕妇采用尼卡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能够有效调节产妇的血清胎盘生长因子以及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水平,改善产妇的机体状态,从而可以取得理想的妊娠结局。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与组织因子(TF)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老年AECOPD患者49例(AEc0PD组)和同龄健康志愿者30例(对照组),AECOPD组依据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分为PCT增高组(PCT≥0.5μg.L,19例)和PCT正常组(PCT〈0.5μg/L,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TT和血清MCP-1。结果AECOPD组血浆TF、血清MCP-1水平分别为(203.6±92.9)、(152.8±99.9)n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6.9±24.3)、(87.5±41.5)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血浆TF与血清MCP-1呈正相关(r=0.673,P=0.029)。PCT增高组血浆TF及血清McP.1水平分别为(215.3±71.2)、(181.1±61.6)ng/L,显著高于PCT正常组的(192.4±79.7)、(137.3±74.4)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AECOPD患者存在激活的高凝状态,PCT增高者更严重。老年AECOPD患者血浆TF与血清MCP-1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监测血浆TF与血清MCP-1水平对老年AECOPD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及心、肺、脑等血栓性疾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