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铅蓄电企业进行优化改造铅尘浓度超标岗位的通风系统的防治模式。方法对惠州市2所铅酸蓄电企业通风系统进行调查及检测,根据调查检测结果,结合企业生产特点和整体工艺布局,对其铅尘浓度超标岗位的通风系统进行科学优化改造,评估改造前后排风罩罩口风速、控制风速、空气铅尘TWA浓度、铅作业人员血铅浓度等。结果改造前,两所企业包板、烧焊检测点的控制风速、排风罩口量、罩口面积、罩口平均风速分别为0.29m/s、0.25m/s;9550.0m^3/h、11230.0m^3/h;0.49m^2、2.23m^2;5.24m/s、1.40m/s,进行吹吸式排风改造后,2个检测点的控制风速分别达到2.20m/s、2.00m/s;44327.6m^3/h、441427.0m^3/h;4.80m^2、4.80m^2;2.26m/s、2.57m/s,改造后通风系统参数能满足控制工作场所铅烟/铅尘的要求;改造前测定铅尘58次,超标15次,合格率为74.1%;改造后测定铅尘58次,超标1次,合格率为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造后工作场所铅尘TWA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改造后两所企业铅作业人员血铅浓度显著低于改造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优化改造铅烟/铅尘浓度超标岗位的通风系统等综合治理模式,可有效控制职业铅接触危害。

  • 标签: 铅酸蓄电池 通风系统 优化改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某电池生产企业868名职工体检资料,分析不同危害因素职工体检异常情况。方法:获取我院2022年开展的某电池生产企业868名职工体检资料,包括血压、血常规、肝功能等体检项目,分析不同危害因素下职工健康状况。结果:高温组职工DBP、Hb、TP、AST、ALT、ALP、GGT异常情况在四种危害因素中最多;粉尘组职工PLT、TBiL异常情况在四组中最多;酸雾组职工RBC、Hct异常情况在四组中最多;而无机化合物组SBP、脉搏、WBC、ALB、DBiL异常情况在四组中最多。结论:不同工作环境对职工的健康情况有不同的影响,因而要加强对职工的防护,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保证职工的健康。

  • 标签: 职工体检 危害因素 健康状况 肝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3.6-2024.5本院接诊的74例ACI患者为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与观察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比较两组NIHSS、Barthel评分、血管通畅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管通畅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ACI可显著恢复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自理能力,溶栓效果显著。

  • 标签: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静脉溶栓 ACI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ACI)静脉溶栓治疗中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60例患者,均确诊为ACI,调取时间为2020.04~2021.05范围,对照分组方式为随机法,研究对象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研究时间:2020年2月--2023年8月,研究对象:60例我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划分为实验组(rt-PA)和对照组(静滴尿激酶),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7天、14天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中给予rt-PA效果显著,可以促进受损神经修复,降低并发症发生,可以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rt-PA 超早期静脉溶栓 急性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主要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旨在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并已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回顾性分析所选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于发病时间低于6h的患者行rt-PA静脉溶栓进行治疗,对患者不同溶栓时间的不同其再通率、病死率以及再出血发生的情况与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结果得出,患者≦6h进行治疗其1h、3h以及1d的再通率显著要高,病死率较低,P<0.05,各组间数据的对比差异性有统计学的意义;且≦6h治疗其出血率也较低,有可比性,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73.3%。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6h内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安全,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早期静脉溶栓 急性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和尿激酶静脉溶栓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方法:2019年3月-2021年2月本科接诊急性心肌梗死病患74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静脉溶栓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对照组用尿激酶。对比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等指标。结果:溶栓后0.5h、1h与2h,研究组血管再通率依次是29.73%、62.16%、97.3%,比对照组13.51%、35.14%、70.27%高,P<0.05。针对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研究组5.41%,比对照组27.03%低,P<0.05。结论:于急性心肌梗死中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疗法,利于血管再通率的提升,及心血管事件的预防。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静脉溶栓 再通率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轻型缺血性脑卒中发病4.5h内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方法:将2019年10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发病4.5h内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5例纳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组后,予以治疗1组(n=37)非静脉溶栓治疗,治疗2组(n=38)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比较患者脑卒中评分、治疗效果及治疗预后差异。结果:2组治疗后NIHSS、mRS评分及血管二次闭塞发生率均低于1组,治疗有效率高于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无症状出血、症状性出血发生率较1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对发病4.5h内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可积极维护神经功能,降低二次血运重建风险,治疗预后较好。

  • 标签: 轻型缺血性脑卒中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静脉溶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