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痰培养阳性患者病原菌的分类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准确用药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留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ICU患者呼吸道新鲜痰液样本,以实验室常规方法对痰样本进行病原菌的培养、分离及鉴定,并分析病原菌分类情况及其耐药性。结论ICU患者肺部病原菌感染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主要见肺炎克雷伯菌、鲍氏(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真菌次之。临床医生应严格依据耐药情况和药敏结果科学合理地选择抗菌药物,及时调整用药,对ICU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疗有积极意义。

  • 标签: ICU 痰培养 病原菌 耐药性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输血检验检验不规则抗体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22.2月-2023.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输血患者,输血前全部患者接受不规则抗体检验,分析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以及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分布情况。结果:不规则抗体阳性共19例,男性患者阳性率低于女性(P<0.05);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分布主要为抗-M、抗-D、抗-C、抗-E及其他抗体。结论: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能够保证输血治疗的安全性,值得应用。

  • 标签: 临床输血 不规则抗体 检验 阳性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血培养阳性率偏低进行分析,从而增强病原菌检出率。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我院11556瓶血液标本结果进行分析,主要来自住院病人。结果:11556瓶标本(其中儿童瓶4272瓶),阳性414瓶(需氧+厌氧阳性242瓶;厌氧瓶阳性40瓶;需氧阳性64瓶;儿童瓶阳性68瓶),阳性率为3.58% 。分析:血培养阳性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包括采集过程的消毒不彻底、采血时间不当、采血量不足,标本处理和运输不及时以及培养条件不足。此外,患者在采血前或采血过程中使用抗生素,也会影响培养结果。通过改进这些方面的措施,可以提高血培养阳性率,增强病原菌的检出率。

  • 标签: 血培养 血标本 阳性率 偏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临床护理应用个体化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样本在2021.7-2023.5期间选取,由本院提供82例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依照掷硬币法分组,41例设置的组名为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41例设置的组别为试验组,开展个体化护理,Hp根治率、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自我管理行为等为组间评比项。结果:同比对照组,试验组护理后Hp根治率、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健康知识知晓评分均更高,表达统计学差异的P值<0.05。结论:实施个体化护理不仅可以显著改善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的病情,获得显著性治疗成果,且可帮助患者提高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推荐在临床全面普及。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慢性胃炎 个体化护理
  • 简介:摘要:PCNE分类系统通过不同分类应用,为医护人员提供了精确的药物指导。消化内科患者可以根据药物分类系统获得个体化治疗方案,内科患者得以根据分类进行精准用药,肾病综合征患者可以安全选择适用药物,而心内科患者则可获得针对心脏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案。在优点方面,规范化的药物分类为药物管理提供统一标准,增强药物安全降低误用风险,而提升药物治疗效果则支持更精准的药物选择,促进药物监测有助于副作用报告与药物安全性。然而,该系统的复杂性对操作提出一定挑战,适应性问题限制了其跨地区应用,信息更新难度可能影响其准确性与时效性。总之,PCNE分类系统在临床应用的优点和缺点相互交织,需要在实际应用权衡利弊,以提高药物治疗的质量与安全性。

  • 标签: pcne分类系统 临床应用 优缺点
  • 简介:摘要:微信公众作为现代生产、生活活动必不可少的信息化工具,其多种强大的传播功能,不但帮助人们提升了工作效率,也简化了信息传播的途径,进一步改善了传播的效果。健康科普传播应用微信公众,不但可以解决信息传播针对性的问题,同时也可以提升科普传播覆盖面,进一步满足不同人群对健康科普的需求。本文首先介绍了微信公众应用于健康科普的功能,其次分析了应用的现状与问题,最后则进一步提出了未来微信公众应用的展望,希望可以进一步改善健康科普传播效果,为提升社会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创造良好的条件。

  • 标签: 微信公众号 健康科普 应用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食源性疾病样品的采集和阳性结果探讨。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入的食源性疾病患者74例,对其进行样本采集并对阳性结果进行探究。结果 食源性疾病样品阳性46份62.16%;6~8月、9~11月两个时间段食源性病原体阳性率高于3~5月和12~2月;0~10岁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差异较大P<0.05。结论 食源性疾病高发季节为夏秋两季,主要致病菌为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志贺氏菌等,其中主要年龄段则为0~10岁,所以需强化疾病宣传,提升人们健康意识。

  • 标签: 食源性疾病 阳性 分布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