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眼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34例眼部MALT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及免疫表型。结果:肿瘤细胞为分化良好的小B淋巴细胞。肿瘤细胞B细胞表面抗原和bcl—2多弥漫(+),T细胞表面抗原(-)。CD10、cyclinD1(-),2例CD5(+)。Ki67较低。结论:MALT淋巴瘤是眼部最常见的淋巴瘤,眼眶发病占首位,其次是眼喻、泪腺、结膜。其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不具有特异性,与良性反应性增生等鉴别比较困难。通常需通过光镜、免疫组化等方法进行鉴别。恶性度不高,早诊断早治疗预后较好。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P物质(SP)在门静脉高压症大鼠肠黏膜中的表达。方法:2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0只,实验组15只。门脉高压模型制备对照组仅暴露并游离门静脉主干及左肾上腺静脉。造模2w后分别检测两组的门静脉压力,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肠黏膜组织VEGF、P物质的表达情况。结果:术后2w实验组大鼠腹壁血管、肠系膜血管扩张较对照组明显,实验组大鼠有1只可见腹腔内有少量腹水生成,余大鼠及对照组未见明显腹水生成。实验组大鼠门静脉压力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免疫组化发现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结肠部位VEGF、P物质的表达及小肠部位P物质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小肠部位VEGF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脉高压症肠黏膜病变(PHE)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VEGF、SP可能参与了PHE的发生发展。
简介:目的:研究促愈颗粒对胃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方法:用冰醋酸制备大鼠慢性胃溃疡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促愈颗粒组、雷尼替丁组3组,分别以生理盐水、促愈颗粒和雷尼替丁灌胃。用HE染色定量观察胃溃疡大鼠黏膜肌缺损宽度和再生黏膜厚度,用Masson染色观察并计算胶原纤维密度,用硝酸还原法检测血清NO的含量。结果:促愈颗粒组和雷尼替丁组再生黏膜厚度高于生理盐水组(P〈0.01),黏膜肌层缺损宽度小于生理盐水组(P〈0.01),血清NO含量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促愈颗粒组再生黏膜厚度高于雷尼替丁组(P〈0.05),黏膜肌层缺损宽度小于雷尼替丁组(P〈0.05)。血清NO含量高于雷尼替丁组(P〈0.01)。结论:促愈颗粒能提高溃疡愈合质量,这可能是促愈颗粒临床抗消化性溃疡复发的机理之一。
简介:目的:探讨生脉散加味结合关托洛尔治疗充血性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充血性心衰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抗心衰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美托洛尔,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生脉散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hs—CRP水平、6min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有改善,且实验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hs—CRP水平、6min步行距离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脉散加味结合美托洛尔治疗充血性心衰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