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结肠造瘘术患者术后焦虑及抑郁评分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5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我院采用结肠造瘘手术治疗的80例结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4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与延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与SDS评分均分别显著低于护理前及对照组护理后(P均<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ESCA量表各维度(包括自我概念、自我护理知识的掌握、自我护理技能的了解、自我护理责任感以及总得分)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P<0.05)。结论延续护理能够有效降低结肠造瘘术患者术后焦虑及抑郁评分,提高自我护理能力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应加以推广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直肠癌造瘘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其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对54例在我院接受低位直肠癌造瘘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随机性的分组,干预组和一般组各27例,在对两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时,分别应用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两种模式。分别于实施护理前、后评估和对比两组的焦虑情况。结果:干预组护理前的焦虑自评量表(SDS)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与一般组比较的差异的统计学分析结果均为P>0.05,即差异很小,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术前1d、术后3d)的SDS评分、HAMA评分相较于一般组均更低,组间差异的统计学分析结果均为P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方法对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术后造瘘口护理。方法 随机抽选92例于2020年1月至6月来我院治疗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者开展研究,利用抽签法随机均匀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均行相同的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联合氯化锌软膏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联合3M敷贴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周边皮肤状态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皮肤完整率为84.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34%,差异符合统计学原理(χ2=10.06;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26%,差异符合统计学原理(χ2=7.56;P<0.05)。结论 3m敷贴联合常规治疗有助于降低患儿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较高,能够保障造瘘口周围皮肤完整及洁净度,可作为护理首选方法,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方法对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术后造瘘口护理。方法 随机抽选92例于2020年1月至6月来我院治疗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者开展研究,利用抽签法随机均匀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均行相同的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联合氯化锌软膏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联合3M敷贴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周边皮肤状态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皮肤完整率为84.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34%,差异符合统计学原理(χ2=10.06;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26%,差异符合统计学原理(χ2=7.56;P<0.05)。结论 3m敷贴联合常规治疗有助于降低患儿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较高,能够保障造瘘口周围皮肤完整及洁净度,可作为护理首选方法,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膀胱癌全切回肠代膀胱腹壁造瘘围术期采用循证护理方式临床干预效果。方法:在本院取144例膀胱癌患者展开实验研究,设置组别实验组及对照组,并将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焦虑、抑郁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实验组(1.39%)、对照组(9.22%),对照组指标数据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焦虑、抑郁评分进行组间数据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循证护理方式对膀胱癌全切回肠代膀胱腹壁造瘘围术期患者干预后,不仅减少患者临床并发症的形成,还可综合调整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其临床护理顺从度及护理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管功能锻炼对于延长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的价值。方法:以2021年6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未实施血管功能锻炼的40例动静脉内瘘术后患者纳入对照组,以2022年6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实施血管功能锻炼的40例动静脉内瘘术后患者纳入实验组,比较两组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透析血流量、透析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为(3.31±0.20)年,相较于对照组(1.05±0.20)年更长,组间差异显著(t=50.535,P<0.001)。实验组透析血流量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生活质量评分更高,与对照组差异P<0.05。结论:有效的血管功能锻炼有利于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临床推行价值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