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创伤性胸骨骨折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例创伤性胸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其中8例胸骨骨折无明显移位者采取保守治疗;12例胸骨骨折采取手术治疗,其中7例行直形复位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术,5例应用镍钛记忆合金胸骨固定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结果1例车祸患者因合并了重度连枷胸及广泛肺挫裂伤,入院后呼吸循环衰竭迅速死亡。余19例均治愈出院。直形复位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好于镍钛记忆合金胸骨固定器固定术(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随访3个月至1年,胸骨骨折愈合对位对线良好,生活质量良好16例(占80.00%)。结论创伤性胸骨骨折是会危及患者生命的严重外伤,及早诊断并判断是否合并重要脏器损伤,正确处理,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对需要手术治疗的创伤性胸骨骨折的患者,直形复位钢板固定的治疗方法切实有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空蝶鞍综合征的核磁共振成像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随机的选择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空蝶鞍综合征患者20例,对他们的病情进行回顾性分析。在这20名患者入院的时候均对他们进行同样的治疗手段。20例患者全部行核磁共振平扫,特殊患者进行增强扫描,常规进行矢状位冠状位、轴位扫描。扫描过后通过成像测量20例患者垂体上下径、前后径、左右径、垂体柄高径、直径、垂体柄与水平线成角并对各径线进行比较,结合CT及临床表现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空蝶鞍综合征核磁共振成像表现为蝶鞍扩大、垂体变薄及“锚”征等,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而且鞍综合征患者与正常人垂体左右径、垂体前后径、垂体上下径、垂体柄高径、直径及垂体柄与水平线成角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核磁共振成像诊断可以很清楚地对空蝶鞍综合征患者的一些病症进行显示,能够为空蝶鞍综合征的诊断提供有效的依据,值得在实际当中被广泛的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于诊断膝关节隐性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7年5月~2018年5月到我院就诊的20例膝关节隐性骨折患者及其MRI诊断资料进行收集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发现隐性骨折达37处,其中单处骨折14例,占70.0%;多处骨折者6例,占30.0%。20例中,伴关节腔积液13例,占67%;副韧带外侧伤合并软组织肿大10例,占48%;伴半月板受损5例,占13%;伴前交叉韧带受损1例,占2.5%;副韧带内侧受损2例,占10%。结论采用MRI对外伤性膝关节隐性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高,能及时发现患者的隐藏病情,能够帮助医生对患者的具体骨折情况进行更好的了解,进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减少精神和身体上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并讨论将早期削痂植皮术应用在手背部深度烧伤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从本院于2019.6-2021.6月期间收治的手背部深度烧伤患者中随机抽样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纳为本次研究对象,应用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对照组患者(应用早期削痂术作为治疗方案)与观察组患者(应用早期削痂植皮术作为治疗方案)各21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手功能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早期削痂植皮术应用在手背部深度烧伤临床治疗中可加快患者手背部创面恢复时间,有利于手功能康复,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 目的 探析局部邻近皮瓣手深度烧伤创面对手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应用随机数表法,从2019.1-2021.1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手深度烧伤患者中,随机抽样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纳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即对照组患者(选择远位皮瓣)与观察组患者(选择局部邻近皮瓣)各31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V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手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局部邻近皮瓣对手深度烧伤患者进行整形外科手术,可减少瘢痕形成,促使患者的手功能恢复,取得较为理想的预后效果,可提高临床应用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