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检验科血液标本检测中常见的误差原因与改善措施。方法 纳入的106例出现误差标本都来自本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检验科,把血液检验误差标本反馈到有关科室中,要求科室工作人员对出现误差原因进行总结与统计分析,并对出现误差的原因进行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 106例血液样本误差原因分析结果标本采集、标本检测、患者自身与标本送检分别占19.81%(其中抽血时间较长、血液量较少分别占8.49%、11.32%)、16.98%(其中标本处理不合理、抗凝管应用不当、没有及时检测分别占5.66%、3.77%、7.55%)、24.53%(其中没有提前禁食、处在月经期分别占16.04%、8.49%)、38.68%(其中送检时间太长、标本和申请单不符合、标本剧烈震荡分别占29.25%、5.66%、3.77%)。结论 检验科血液标本检测主要在标本采集、检测、送检以及患者自身方面出现误差率较高,对检测的各个环节加强重视,可使血液检测误差率有效降低。

  • 标签: 检验科血液标本检测 常见误差原因及相应改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食品中空肠弯曲菌定量检测结果的不确定评定。方法: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2019年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展开样本测定,由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评定与表示》探究不确定来源,并计算不确定各分量,分析食品中空肠弯曲菌定量检测结果的不确定评定。结果:电子天平、玻璃量器、移液器、重复检测相对标准不确定0.0011545、0.0057733、0.0034640、0.01739965;平板计数方式合成不确定、拓展不确定为0.01869263、0.0373852。结论:通过逐一评定电子天平、玻璃量器、移液器、样本重复检测等产生的不确定可对食品中空场弯曲菌不确定作出有效估测,对提高检验结果有效性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样本重复检测 玻璃量器 评估不确定度
  • 简介:【摘 要】目的:为探究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采集误差及其原因,为临床检验工作人员提供参考,进一步提高血液常规检验的科学性与准确性。方法:本文选择采用资料分析法以及对比法进行研究,选取某院半年间采集的血液采集标本300例,将其随即分为两组,确保对照组与观察组血液标本各150例,其中对照组使用皮肤采血的方式,而观察组则使用静脉采血的方式。将这两种方法的误差率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判断造成误差产生的主要因素。结果:根据结果可知,对照组误差发生率为27.33%,观察组误差发生率为12.67%,前者明显高于后者,所以观察组静脉采血方式的检验误差率更低。其中导致检验误差出现的主要原因和采血时间、标本容量、溶血情况以及标本凝块有关。结论:有关医务工作者需要重视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采集误差问题,尽量选择静脉采血方式,有效降低误差发生率,提高血液常规检验准确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标本 静脉采血 采集误差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改良酶放大免疫法在提高甲氨蝶呤检测灵敏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院内收治行甲氨蝶呤治疗的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70例为观察对象,采集患儿血液样本,采用改良酶放大免疫法与商业化EMIT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对比不同方法测定结果。结果 分别配置4个不同浓度样本0.04/0.13/0.44/0.81μmol/L,各样本持续测定15次为批内精密度,各样本每日测定7次。在0.05-10.00μmol/L之间,改良酶放大免疫法与LC-MS/MS法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在0.30-10.00μmol/L之间,改良酶放大免疫法与商业法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相关性良好。应用三种方法对同样样本进行检测,均呈现出良好相关性,但对比之下改良酶放大免疫法的灵敏较高。干扰实验证实此种方法未出现明显偏差。结论 对比其他常规检测方法,在甲氨蝶呤检测中,改良酶放大免疫法检测灵敏较高,且调整了单个试剂盒测量次数,有效降低检测所用费用,能够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

  • 标签: [] 改良酶放大免疫法 甲氨蝶呤 检测灵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引起临床血液检验标本错误的因素,并探讨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从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随机抽取600个血液样本进行分析和搜索。总共发现了56个错误样本。找出了这56个样品的误差原因,并提出了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改善测试结果。准确性。结果:本研究对600份血液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发现56份样本有错误,占9.33。导致错误的主要因素是患者因素(23例,41.07)和收集因素(15例,26.79)。检查因素(13例,占23.21),检查因素(5例,占8.93)。患者因素还包括饮食影响(7例,12.5),药物影响(7例,12.5),月经影响(7例,12.5),剧烈运动或过度紧张(2例,3.57)。采集因素包括不正确的采血时间(5例,8.93),采血管错误(5例,8.93)和采血不足(5例,8.93)。提交检查的因素包括检查时间过长(6例,占10.71),不同的申请形式和样品(4例,占7.14)以及样品剧烈振动(3例,占5.36)。测试因素包括抗凝剂使用不正确(3例,5.36)和治疗不当(2例,3.57)。其中,患者自身的因素是导致临床血液测试样本错误率最高的因素。结论:份临床血液标本有很多影响因素。因此,应加强管理,定期对实验室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加强医护人员之间以及医患之间的沟通,最终降低标本的错误率,为临床提供良好的依据。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形成的原因及避免措施。方法:从我院医学检验科中随机抽取1000份临床病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平均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当中包含有5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研究组实施误差防控措施,之后对比分析两组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的发生率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结果:研究组检验分析前误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满意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

  • 标签: 医学检验 分析前 误差 原因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超声检测下腔静脉变异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患者容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L组和IVC组,各30例。后依据是否发生术后并发症进行分组,分为并发症组(n=22)和无并发症组(n=38)。观察两组诱导即刻(T1)、切皮(T2)、单肺通气(T3)、关胸(T4)、术毕(T5)、苏醒时(T6)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情况。记录两组补液量及补液后的MAP、IVCV。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术后并发症影响因素。结果 IVC组T2、T3的SBP、DBP均显著高于L组(P<0.05);年龄、性别、IVC值、单肺通气时间及术中使用促血管收缩活性物质均是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IVC组的补液量和补液后的RIVC显著低于L组,补液后的MAP则显著高于L组(P<0.05)。结论 超声检测下腔静脉变异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患者容量管理中的应用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检测 围术期容量 下腔静脉变异度 胸腔镜肺叶切除
  • 简介:摘要:  目的 回顾分析1例宜宾地区感染粪类线虫的诊疗全过程,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方法 该例患者入院后进行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等各项检查。结果 主要特征是腹疼伴腹胀、头昏、乏力、纳差,重度贫血貌,大便常规生理盐水涂片显微镜下找到粪类线虫杆状蚴,经中西医结合治疗,予以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补液、输血,驱虫等对症治疗及中药饮片或颗粒补气补血,治疗8d,患者症状好转,予以出院。结论 宜宾市存在粪类线虫感染病例,临床医生对于不明原因腹疼及土壤频繁接触的高危人群要提高警惕。该病例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缩短了疗程,减少毒副作用,得到了满意的疗效。(高危人群对该病缺乏了解)

  • 标签: 粪类圆线虫病 寄生虫卵 感染 中西医结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临床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与相应解决对策。方法:对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期间接受临床医学检验的132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其检验中出现误差较大问题的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具体分析临床医学检验分析前的误差影响因素。结果:导致临床医学检验前误差的原因较多,包括患者自身因素、未严格遵循医嘱、试剂与仪器、样本运输、采集操作等几个方面。结论:可能导致临床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的因素较多,应针对其具体原因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 标签: 临床医学检验 误差 原因 解决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细节护理对体检者依从及护理满意的影响。方法:分析2021年1月-2021年10月我院接受的200例体检患者,采取抽签的方式分成两组,各100例。本研究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细节护理模式,对比两组体检患者的依从以及护理满意。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提依从与护理满意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节护理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细节护理 体检者依从度 护理满意度 影响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拟山香叶汤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期间到本院就诊的60例慢性咽喉炎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对半均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患者分别为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自拟山香叶汤治疗,比较患者恢复情况的组间差异。结果:实验组的康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相关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炎症因子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山香叶汤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临床效果确切。

  • 标签: 自拟山香圆叶汤 慢性咽喉炎 临床效果 证候积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锥形束 CT ( CBCT )中头颈部肿瘤患者行调强放射治疗技术( IMRT )摆位误差,以及靶区物理剂量的影响情况。 方法: 抽选我院头颈部肿瘤患者 22 例,均首次接受 IMRT 治疗,对比观察 CBCT 对 IMRT 摆位误差与剂量的影响情况。 结果: 相比于校位前的 X 轴、 Y 轴、 Z 轴摆位误差而言,校位后误差明显减少, P<0.05 ,剂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结论: 利用 CBCT 技术验证头颈部肿瘤调强放疗,可使摆位误差减少,使放疗剂量分布准确性大幅提升,更好提升 IMRT 治疗效果。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IMRT 摆位误差 CBCT 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血液检验标本产生误差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份血液检出先误差的标本进行分析,分析70份标本发生误差的原因,并总结相关预防措施。结果 70份标本中未按要求禁食、月经期所致的误差占比最高均为28.57%,其次为抽血量过少、转送不及时,占比分别为12.86%、10.00%,样本清单有误占比8.57%,标本处理不规范占比为7.14%,检验不及时占比最少为4.29%。结论 对临床血液检验标本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考量,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以当大大降低误差的发生概率。

  • 标签: 临床血液检验 标本 误差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血压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因素及相关防控措施。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12月本院实施血液检查的64份存在误差的血液标本,对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控对策。结果 64份血液标本误差因素包括患者自身因素、标本送检因素、标本采集因素和标本检验因素,占比分别是14.06%、12.50%、42.19%、31.25%。结论 临床血液检验标本误差产生的原因包括患者自身因素、标本采集因素等,因此,应加强对血液检验的管理,尽可能的保证临床检验的合理性,促进血液检验质量的提高

  • 标签: 血液检验 误差 标本 防控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临床血液标本检验中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产生误差的血液检验样本56例为研究对象,时间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对血液样本检验过程中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与探索,并在此基础上总结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结果 经深入分析与总结,本次研究中导致56例血液检验样本产生误差的原因主要来源于以下四方面:(1)样本采集时的问题;(2)样本检测过程中的问题;(3)患者自身的问题;(4)样本运输过程中的问题;分别有11例(19.64%)、14例(25.00%)、11例(19.64%)、20例(35.71)。其中导致血液检验样本产生误差的最主要原因为血液检验样本操作的原因。结论 血液检验样本可受多因素影响导致产生误差;患者及医务人员都可导致血液检验样本误差的产生,实际工作中应从强化患者采血认识以及强化医务人员责任意识、提升专业技能等着手,以此降低血液检验样本误差发生几率。

  • 标签: 血液检验样本 误差 产生原因 预防控制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预见性护理对大肠外科满意、医院感染率及护理满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所选取研究对象为2019年5月~2021年4月收治于我院大肠外科的100例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施行预见性护理,根据两组患者对院内感染率、护理满意、大肠外科护理效果满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优于对照组;观察组院内感染率较对照组低;观察组护理效果满意高于对照组。结论:预见性护理在大肠外科的应用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降低感染率,强化治疗护理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乳腺癌术后放疗体位固定技术的摆位误差及重复性进行分析。方法:观察对象: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展开研究,纳入70例患者,患者放疗施以不同的体位固定方案,常规体位固定(对照组,n=35),热塑体固定(观察组,n=35),比较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实施下患者的摆位误差及固定精确指标。结果:在X轴、Y轴、Z轴摆位误差指标上,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固定精准度比较,观察组94.28%(33/35)明显高于对照组77.14%(27/35),(x2=4.2000,p=0.0404)。结论:在乳腺癌患者放射治疗中,结合热塑体膜固定技术有助于稳定患者体位,减少摆位误差,提升固定精准度,价值显著,方案值得推荐。

  • 标签: 乳腺癌 术后放疗 体位固定技术 摆位误差 重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