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麻醉精神类药品在管理过程中实施处方登记和处方编号管理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应用麻醉精神类药品进行治疗的患者140例,根据用药治疗期间药品管理模式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70例患者采用常规模式对麻醉精神类药品实施管理;观察组中70例患者采用处方登记和处方编号模式对麻醉精神类药品实施管理。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对药品管理模式的满意度、不合格处方数、不良反应、纠纷事件情况、麻醉精神类药品应用时间和疾病治疗总时间。结果 观察组研究对象对药品管理模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合格处方数、不良反应、纠纷事件例数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精神类药品应用时间和疾病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精神类药品在管理过程中应用处方登记和处方编号模式,可以明显减少不合格处方数和不良反应,使纠纷事件发生率降低,缩短病情治疗时间,使患者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麻醉精神类药品在管理过程中实施处方登记和处方编号管理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应用麻醉精神类药品进行治疗的患者140例,根据用药治疗期间药品管理模式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70例患者采用常规模式对麻醉精神类药品实施管理;观察组中70例患者采用处方登记和处方编号模式对麻醉精神类药品实施管理。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对药品管理模式的满意度、不合格处方数、不良反应、纠纷事件情况、麻醉精神类药品应用时间和疾病治疗总时间。结果 观察组研究对象对药品管理模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合格处方数、不良反应、纠纷事件例数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精神类药品应用时间和疾病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精神类药品在管理过程中应用处方登记和处方编号模式,可以明显减少不合格处方数和不良反应,使纠纷事件发生率降低,缩短病情治疗时间,使患者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丁香酚、小檗碱与氟康唑协调抗耐药白念珠菌的作用,为验证两种中药单体抗真菌及逆转耐药作用提供参考及借鉴。方法:采集 2017年 8月 ~2018年 7月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菌株,筛选耐药真菌 20株,并对菌株分别给予氟康唑、丁香酚联合氟康唑、小檗碱联合氟康唑,观察分析不同情况作用于耐药白念珠菌后真菌结构变化,并判断联合用药是否为协同作用。结果:真菌结构变化:丁香酚联合组及小檗碱联合组均出现细胞的空泡现象及线粒体空泡,细胞壁消失更多,靠近细胞膜处有不明物质堆积且与细胞质界限清楚,且出现包浆肿胀现象。真菌细胞膜麦角甾醇含量下降。丁香酚与氟康唑、小檗碱与氟康唑均为协同抗药作用,协同指数 FICI< 0.05。结论:丁香酚、小檗碱与氟康唑联合针对耐药白念珠菌具有协同抑菌作用,可以起到抗真菌及逆转耐药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用中药内服配合针灸治疗更年期失眠的疗效。方法:按中医辩证分型,分为虚证和实证两组,实证12例、虚证13例,用中药内服配合针灸治疗结果:虚证13例,治愈11例(52%)、显效7例(28%);实证12例,治愈10例(40%)、显效9例(36%)、无效1例(4%)。结论:疗效显著,总有效率达96%。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急救中心2018年10月-2020年10月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基础院前急救护理,观察组给予院前急救护理路径。统计患者的静脉开放用时、急诊停留用时、首次球囊扩张用时、住院时长、不良心脏事件以及患者或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相比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静脉开放用时、急诊停留用时、首次球囊扩张用时、住院时长,均明显更长,两组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高达28.57%,大幅高于观察组患者的8.57%(P<0.05)。对照组患者或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仅68.57%,而观察组患者高达88.57%(P<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确切,不仅能显著缩短患者的急诊停留用时,且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更低,患者或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