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设立院感监控护士对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的手术室和ICU室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在2021年12月-2022年12月之间,以院感监控护理设立的时间进行区分,分析研究设立前后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指标评分、医护人员感染知识知晓率等。结果 在建立了院感监控护士后,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知水平达到了100.00%,平均得分达到了(466.45±12.54);在建立院感监控护士之前,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指标得分为(364.22±15.78),医护人员的感染知识知晓率为45.46%。结论 通过设置院感监督护士,可以明显地提升医院的感染管理质量,同时也可以明显地提升医务人员对感染的了解程度,从而有效地减少了医院的感染率。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临床检验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并做出预防。方法 通过临床实践工作以及相关资料分析和细化临床检验科医院感染主要危险因素,针对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监控措施。结果 检验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工作环境不合理、相关制度落实不到位、工作人员缺少自我防护意识、培训不到位、工作人员缺乏灭菌意识、保洁员缺少安全意识、职业暴露危险、未彻底处理医疗废物,医院管理人员可通过上述因素制定针对性监控措施,将责任落实到个人,降低医院感染出现率。结论 查找并分析医院中存在的感染危险因素,对其工作流程进行完善,落实细节工作,有效降低检验科医院感染出现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构建呼吸科感染护理体系对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 2017年 1月— 2018年 12月的所有呼吸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呼吸科感染护理体系干预前与干预后医院感染过程、结果指标的差异。结果:干预后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病率及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CAUTI)发病率较干预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干预后,MDRO检出率、呼吸科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导尿管使用率、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较干预前下降,VAP的预防率、MDRO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治疗性抗菌药物使用前病原学送检率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构建呼吸科感染护理体系能促进感染控制措施的落实,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简介:【摘要】 目的:1.建立-10℃低温冷冻箱环境下急性大鼠肝脏损伤模型;2.研究冷刺激诱导下急性肝脏损伤的机制;方法:建立-10℃低温环境诱导下的急性大鼠肝损伤模型,通过检测大鼠血清中ALT、AST等指标的变化,观察大鼠肝脏病理的改变,以研究低温环境诱导下大鼠急性肝损伤的发生机制。结果:经过2h、4h、6h进行低温暴露后,4h模型组ALT、AST水平对比正常组升高明显,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数据表明,大鼠4h冷暴露后造模成功,且6h冷暴露后大鼠肝功仍能维持一定的损伤的程度。结论:本实验建立了一种操作方便,易复制的低温环境诱导下急性大鼠肝损伤模型。
简介:[摘要]目的 为了解分析南溪区教学环境的卫生现状,更好地为改善学校教学环境卫生提供强有力的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南溪区7所学校为研究对象,每所学校随机选择6间教室,对42间教室人均面积、采光系数、黑板高度和宽度、黑板反射比、黑板平均照度、黑板均匀度、课桌面均匀度、课桌椅分配符合率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监测42间教室,完全符合教室人均面积标准的教室20间,占比为47.62%;符合采光系数标准的教室12间,占比为28.57%;黑板高度和宽度达标教室42间,占比为100%;黑板反射比达标教室1间,占比为2.38%;黑板平均照度达标教室42间,占比为100%;黑板均匀度达标教室42间,占比为100%;课桌面平均照度达标教室42间,占比为100%;课桌面均匀度达标教室42间,占比为100%;监测420套课桌椅,完全符合分配标准21套,占比为5.00%。结论 从监测结果分析,南溪区7所学校教学环境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教室人均面积、采光系数、黑板反射比、课桌椅分配符合率等,应对此类问题进行重点整改,为学生群体构建健康、有益的教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