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心理护理展开研究,分析其在无偿献血工作中的应用。方法:研究时间为2022年1月——2023年1月,研究对象为我站84例无偿献血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对比组42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42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人员的心理状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满意度评分。结果:研究组42例无偿献血者经心理护理干预以后,SAS评分为(32.63±2.17)分、SDS评分为(30.44±2.06)分,低于对比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低于对比组;满意度评分为(91.28±3.36)分,高于对比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把2020年10月开始,直至2021年10月前来本血站献血的无偿献血者列为研究对象,合计存在100例,统计与分析献血人员血液检测相应状况。结果:血液复检不合格存在30(30.00%)例,男性不合格存在16(53.33%)例,女性不合格存在14(46.67%)例。此外,在18-25岁的血液复检不合格为3(10.00%)例,16-35岁的血液复检不合格为7(23.33%)例,36-45岁的血液复检不合格为12(40.00%)例,45岁以上的血液复检不合格为8(26.67%)例。结论:增强对无偿献血的宣传力度及经过输血学传播疾病检验,利于降低ALT的不达标情况,值得扩大临床推广范围。
简介:【摘要】目的: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把2020年10月开始,直至2021年10月前来本血站献血的无偿献血者列为研究对象,合计存在100例,统计与分析献血人员血液检测相应状况。结果:血液复检不合格存在30(30.00%)例,男性不合格存在16(53.33%)例,女性不合格存在14(46.67%)例。此外,在18-25岁的血液复检不合格为3(10.00%)例,16-35岁的血液复检不合格为7(23.33%)例,36-45岁的血液复检不合格为12(40.00%)例,45岁以上的血液复检不合格为8(26.67%)例。结论:增强对无偿献血的宣传力度及经过输血学传播疾病检验,利于降低ALT的不达标情况,值得扩大临床推广范围。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不同检测方式在毕节市无偿献血者HBV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将2019年1月到2021年12月期间毕节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样本103519份纳入研究范围,按照《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9版规定对献血者样本进行酶联免疫和核酸检测,分析无偿献血者HBV检测结果。结果:2019年共计38173份,233份不合格,酶联免疫法筛查出HBsAg阳性142份,阳性率为0.37%,核酸检测出阳性71份,阳性率为0.19%;2020年共计33813份,229份不合格,酶联免疫法筛查出HBsAg阳性120份,阳性率为0.35%,核酸检测出阳性61份,阳性率为0.18%;2021年共计31533份,273份不合格,酶联免疫法筛查出HBsAg阳性99份,阳性率为0.32%,核酸检测出阳性52份,阳性率为0.17%。对2021年其中1例HBV DNA阳性标本进行追踪分析,存在血清学转换情况,属于“窗口期”感染情况。结论: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偿献血者标本核酸检测(NAT)在湘西地区血液筛查的应用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湘西地区 2017 年 1 月~2020 年 12 月的 70023 例献血者标本 采用万泰核酸检测系统进行 HBV DNA/HCV RNA/HIV RNA 三个项目的检测,并对部分酶免(ELISA)阴性、NAT 阳性标本进行复检和追踪或血清学补充实验。结果 2017 年-2020 年万泰核酸检测系统共检测了 70023 例标本,检出 124 例 HBV DNA、1 例 HCV RNA 和 1 例 HIV RNA(酶免与核酸并行检测)。总的 NAT 阳性率为 1.79‰,各年份 NAT 阳性率和拆分阳性率分别为:2017 年 1.37‰和 28.2%,2018 年 2.09‰和 44.1%,2019 年 1.83‰和 32.1%,2020 年 1.83‰和 46.2%,不同年份间NAT 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拆分阳性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
简介:摘要:目的:舒适护理对首次无偿献血者情绪状态的改善和护理措施。方法:此次研究样本选自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进行首次无偿献血者共500例,此间,结合献血期间实行护理干预措施的差异进行分组,常规组与观察组各250例,依次予以首次无偿献血者常规护理及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献血人员情绪改善情况以及献血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结果:结果显示,在舒适护理的应用下,情绪改善情况:观察组比常规组改善效果更佳,P<0.05;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明显较低于常规组,P<0.05 ,护理效果显著。结论:在首次无偿献血者工作开展期间,通过舒适护理的实施,能够根据患者心理变化情况来为其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酶免联合核酸检测技术对2015年-2018年岳阳地区无偿献血人群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利用两种血液筛查检测技术如何缩短病毒检测“窗口期”。方法对岳阳地区2015-2018年177052例无偿献血者的血液先进行酶免检测,无反应性血液标本174471例再进行核酸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岳阳地区采供血总量逐年递增的情况下,2015-2018年度无偿献血酶免检测177052例,检出总阳性率为3%,酶免检测不同年度差异比较除抗-HIV无统计学意义外其四项均有统计学意义。而核酸检测174471例,检出HBV/HCV/HIV总阳性率0.05%,低于其他实验室阳性率12(这是由于本实验室先进行酶免初复两次检测后,无反应性标本再进行核酸检测),核酸检测不同年度比较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岳阳地区无偿献血人群酶免检测阳性率较高是ALT和HBsAg两项,总阳性率达到了1.54%和0.64%,这说明了HBV感染是该地区输血传播疾病主要残余风险。而核酸检测技术能有效的缩短病毒检测的“窗口期”,最大限度防止经血液传播疾病,保障临床用血的安全。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2020年东莞市无偿献血人群乳糜血浆发生的时间特点,探讨降低乳糜血浆产生的相关措施。方法 收集2020年无偿献血者数据,采用Excel表将数据分别按采集时间段、性别及月份进行统计,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地区2020年因重度乳糜共报废血浆3012袋,占报废总量的53.00%;不同采血时间段乳糜血浆的分布有显著差异(χ2= 1182.76,P<0.01);全年发生乳糜血浆中男性占2666次,女性占346次,男性占比明显高于女性(χ2=726.38,P<0.01);按季度统计,乳糜血浆发生在第一、二季度明显高于第三、四季度(?)。结论 乳糜血浆的发生与采血时间、献血者性别、采血季度密切相关,在乳糜血浆高发季度、高发的时间段、男性献血者应在采血前加强征询排查,加大献血知识宣教工作的力度,以减少血浆报废,提高血液资源的利用。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2020年东莞市无偿献血人群乳糜血浆发生的时间特点,探讨降低乳糜血浆产生的相关措施。方法 收集2020年无偿献血者数据,采用Excel表将数据分别按采集时间段、性别及月份进行统计,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地区2020年因重度乳糜共报废血浆3012袋,占报废总量的53.00%;不同采血时间段乳糜血浆的分布有显著差异(χ2= 1182.76,P<0.01);全年发生乳糜血浆中男性占2666次,女性占346次,男性占比明显高于女性(χ2=726.38,P<0.01);按季度统计,乳糜血浆发生在第一、二季度明显高于第三、四季度(?)。结论 乳糜血浆的发生与采血时间、献血者性别、采血季度密切相关,在乳糜血浆高发季度、高发的时间段、男性献血者应在采血前加强征询排查,加大献血知识宣教工作的力度,以减少血浆报废,提高血液资源的利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强化献血服务管理对提升献血高峰服务水平的影响。方法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均为我血液中心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献血高峰时期进行献血的志愿者,本文为方便调查,选择其中的100例作为观察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落实强化服务管理后的护理服务,同时选择其中的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落实常规的护理服务,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分析献血过程当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两组研究对象的满意度。结果本文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0%,对照组为16.00%,本文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00%,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8.00%,两组进行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血液中心对于献血志愿者配合强化献血服务管理之后的护理服务能有效的提高献血高峰期时的护理服务水平,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升志愿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心理护理对献血者降低献血反应的效果及护理质量评估。方法:以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为时间基准,在高校所有献血者当中,随机收集2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按照“动态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将常规护理干预作用于前者,将常规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干预作用于后者,对比两组献血者的心理状态、献血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献血者的SAS 评分、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献血者的献血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献血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心理护理对献血者降低献血反应的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改善献血者的心理状态,还能够提升护理满意度水平,适合在临床进行实施和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