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补液联合静脉补液治疗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效果。
简介:摘要 : 目的 对复方麝香注射液进行肌肉刺激性、血管刺激性、全身过敏性及溶血性实验,以评价其用药的安全性。方法 在肌肉刺激性实验中,主要观察2只家兔注射复方麝香注射液后48 h的变化。在血管刺激性实验中,主要观察3只家兔分别连续 5 d注射复方麝香注射液及0.9%氯化钠注射液的变化。在全身过敏实验中,6只豚鼠隔日3次腹腔注射复方麝香注射液,于首次致敏后第14d和第 21d分别静脉注射复方麝香注射液,观察 30 m i n内动物的变化。在溶血性实验中,观察本品在4 h内有无溶血和聚集现象。结果 复方麝香注射液对家兔股四头肌无刺激作用,对家兔耳缘静脉无刺激作用,对豚鼠未见过敏反应,家兔无溶血现象。结论 复方麝香注射液的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其安全可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氧氟沙星滴耳液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急性中耳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治疗的2010年1月-2015年1月治疗的180例急性中耳炎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90人,对照组采取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听阈水平、疼痛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1.22%高于对照组71.11%,研究组不同频率听阈水平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 目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运用依达拉奉所起到的干预效果进行深入探究。方法:以 2019.01-2020.01期间作为研究时段,选取我院于该期间段内所接纳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基于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 50例采用红花注射液来进行治疗,观察组 50例则采用依达拉奉注射液进行干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最终临床疗效进行数据的统计并作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量表变化均显著优于治疗前( P< 0.05),但治疗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量表变化同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优,数据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 P< 0.05);同时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患者家属治疗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 P< 0.05)。结论: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依达拉奉注射液对其进行干预可有效改善病症,提高整体疗效,临床运用价值显著,值得临床进行推广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围绕正处于正畸期间的慢性牙龈炎患儿,采取康复新液进行治疗,评价其治疗成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口腔科,2019年10月至2020年5月期间收入并展开治疗的口腔正畸合并慢性牙龈炎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126例患儿分为两组,分别为参照组与治疗组,每组63例患儿。参照组采取传统治疗方法,即牙龈清洁术,治疗组患儿采用康复新液进行治疗,在临床治疗结束后,比较良性化的牙龈肿胀程度、牙龈疼痛程度以及牙周指标的变化。结果:将牙龈肿胀和牙龈疼痛分别划分为I级、II级、III级三个指标,治疗前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患儿恢复更佳,牙龈肿胀明显减轻,疼痛等级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泊酚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1 年12月本院药物不良反应监察中心525例丙泊酚注射液使用报告,对其中丙泊酚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分析,总结相应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此次研究所统计的525例丙泊酚注射液使用报告中,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一共有3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统计丙泊酚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可得大部分不良反应均发生在用药5~25min,所占比例为61.00%,其次为用药26~60min,所占比例为22.22%。统计不同性别丙泊酚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可得女性患者所占比例为55.56%,高于男性患者(44.44%)。统计不同年龄段丙泊酚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可得14~45岁年龄段的所占比例最大,达到55.56%,其次为14岁以内年龄段,所占比例为27.76%。结论:丙泊酚注射液的临床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且存在一定的发生特点和规律。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异丙嗪联合丹红注射液 在急诊眩晕症患者中的运用效果 。 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 期间收治的 100 例 急诊眩晕症 患者, 采用抽签的形式 ,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 50 例;参照组采用 马来酸桂哌齐特 治疗,实验组采用 异丙嗪联合丹红注射液 治疗,对比 两组 价值。 结果: 实验组临床有效率更高,且症状缓解时间短,比参照组存在优势,组间检验 ( P<0.05 ) ,统计学 含有 意义。 结论: 对于急诊眩晕症患者,在其中给予 异丙嗪与丹红注射液联合治疗,效果十分显著,此法值得于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氟康唑注射液局部应用治疗耳鼻咽喉真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科室2020年1月-2020年7月时段内收治的耳鼻咽喉真菌病患者共60例,依据随机分配的方式划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实验组为氟康唑注射液局部治疗,比较患者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实验组为96.67%,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30.00%,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耳鼻咽喉真菌病患者,氟康唑注射液局部治疗操作,既可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还可预防或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可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口腔护理液应用于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中的效果。方法:本院特选取收治的60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选取时间为2018年5月至2020年1月,根据选择护理液的不同分为苯扎氯氨组、西吡氯铵组与生理盐水组,每组20例;三组分别采用苯扎氯氨、西吡氯铵、生理盐水进行口腔冲洗,比较三组患者口腔清洁度、呼吸相关性肺炎(VAP)的病例数和口腔护理时间的长短。结果:护理结束后,生理盐水组患者中口腔异味15例,齿间污垢12例,牙菌斑8例,食物碎屑9例,发生VAP8例;苯扎氯氨组患者中口腔异味5例,齿间污垢2例,牙菌斑2例,食物碎屑1例,发生VAP5例;西吡氯铵组患者中口腔异味1例,齿间污垢1例,牙菌斑0例,食物碎屑0例,发生VAP1例,西吡氯铵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苯扎氯氨组与生理盐水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过程中,使用西吡氯铵进行口腔冲洗能够有效改善口腔的清洁度,降低口腔并发症的发生率,效果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