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观察6周六字诀锻炼对不同体位姿势状态下心率变异性频域指标的影响。采用MCA-3C心脏(功能)信息综合检测仪记录分析比较了健康女大学生6周六字诀锻炼前后坐位、平仰卧位、站立位及-25°仰卧位时心率变异性频域指标中LFnorm、HFnorm及LF/HF的变化。与锻炼前相比:(1)六字诀组(n=9)站立位及坐位时LFnorm呈极显著性减少(P〈0.01),HFnorm呈极显著性增加(P〈0.01);平仰卧位时LFnorm呈显著性减少(P〈0.05),HFnorm呈显著性增加(P〈0.05)。对照组(n=7)坐位时LFnorm则呈显著性增加(P〈0.05),HFnorm呈显著性减少(P〈0.05)。(2)六字诀组站立位时LF/HF呈极显著性减少(P〈0.01);坐位及平仰卧位时LF/HF呈显著性减少(P〈0.05)。对照组各种姿势状态下LF/HF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25°仰卧位时两组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6周的六字诀锻炼可使自然呼吸状态下安静时心率变异性低频段成分降低、高频段成分增加,显示交感神经紧张性相对减弱、迷走神经紧张性相对增强。锻炼效果主要体现在站立位、坐位和平仰卧位时,而在-25°仰卧位时则表现不明显。
简介:目的探讨80岁以上高龄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以提高病员生存质量。方法通过对2011~2012年本院80岁以上老年脊柱结核患者中,采取手术治疗(A组,n=9例)与保守治疗(B组,n=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两组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治疗前后脊髓神经功能分级(ASIA分级)及治疗后恢复速度(治疗1个月下床活动人数;治疗3个月下床活动人数;治疗3个月后血沉正常人数;治疗3个月后CRP正常人数)。结果术中及在院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发生。手术治疗组的VAS评分、脊髓神经功能分级及恢复速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完善的围手术期管理及合理的术式选择情况下,大于80岁的高龄脊柱结核患者仍然可以选择手术治疗,能有效的提高病员的生存质量及满意率。
简介:目的分析尺骨冠突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2010年1月-2015年1月,共收治尺骨冠突骨折患者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19-55岁,平均30.6岁。左侧12例,右侧23例。根据国内王友华分型方法,Ⅰ型骨折9例,Ⅱ型骨折14例,Ⅲ型骨折7例,Ⅳ型骨折5例。针对不同类型骨折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石膏固定保守治疗10例;切开复位内固定22例,其中螺钉固定11例,克氏针加张力带及钢丝固定9例,克氏针加丝线固定2例;冠突重建1例,骨片摘除2例。结果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24.2个月。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骨折均骨性愈合。所有患者术后无神经损伤和肘关节不稳定。根据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疗效:优20例(57.1%),良8例(22.8%),可5例(14.2%),差2例(5.7%);优良率为79.9%。肘关节骨化性肌炎2例,创伤性关节炎表现3例,无肘关节强直等其它严重并发症。结论Ⅰ型尺骨冠突骨折除了骨折块突入关节间隙影响肘关节活动,需行手术摘除碎骨片,其余可行保守治疗;Ⅱ型冠突骨折若骨折块无明显移位,也可采用石膏后侧外固定肘关节于功能位进行治疗。若内侧韧带损伤严重,则行韧带的修复或重建。Ⅲ、Ⅳ型冠突骨折不仅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而且同时注意修补或重建韧带以稳定肘关节。
简介: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针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3年12月共收治39例儿童股骨干骨折患儿,其中男26例,女13例,年龄5~12岁,平均(6.6±1.3)岁。骨折按照AO分型:A型12例,B型19例,C型8例。采用弹性髓内针固定治疗,并进行随访。结果取得完整随访患儿36例,随访时间10~55个月,平均22个月。骨折处均获得骨性愈合。无继发感染、骨折畸形愈合、内固定移位、松动等并发症。术后皮肤激惹3例,延迟愈合1例,内固定取出困难2例。疗效评价:优30例,良3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为91.7%。结论运用弹性髓内针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创伤小,术后愈合快,活动早,并发症少,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简介:目的探讨微创固定系统(Lessinvasivestabilizationsystem,LISS)治疗膝关节周围复杂骨折的手术适应症及其疗效。方法自2004年12月至2006年12月,应用LISS钢板治疗17例18处骨折。男12例,女5例;平均年龄35岁(18~60岁)。股骨远端8处,胫骨近端10处,其中1例为同侧股骨远端,胫骨近端骨折。手术采用间接复位(关节内骨折除外),微创切口,经骨膜外和肌肉之间插入钢板,经皮小切口将带锁定头的螺钉与钢板的螺孔锁定。结果17例患者获6~24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获骨性愈合。HSS评分:优13例,良2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88.2%。结论LISS钢板设计独特,为膝关节周围复杂骨折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然而,作为全新理念设计的新型内固定器,临床应用过程中除要要加强对理念的理解外,也要严格掌握操作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