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特点及升粒细胞药物的疗效。方法收集符合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诊断的患儿13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升粒细胞药物为观察组,未使用升粒细胞药物为对照组,比较中性粒细胞恢复至正常的时间。结果133例中,3岁以内占74.5%;呼吸道感染占87.2%。发病季节以7、8月份和11、12、1月多见。在病程3天内出现占54.9%,7天内出现占85.7%;观察组和对照组中性粒细胞恢复至正常值天数分别为4.51±1.44天、6.18±2.6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以男性多见,多由呼吸道感染引起。及时使用升粒细胞药物可以缩短中性粒细胞恢复至正常的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癌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比值(N/L)与病人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检测肝癌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数量及两者比值,分析他们与肝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的比值与患者预后有关,呈负相关,即比值越大,患者的预后越差(P=0.023,<0.05)。结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预后呈明显负相关,即比值高的患者预后较差。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女性乳腺癌患者血中性激素水平变化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随机抽取在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到我院进行体检的正常女性10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血清雌二醇(E2)、孕酮(PROG)、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催乳素(PRL)、睾酮(TSTO)水平,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各项性激素水平上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女性乳腺癌患者血中性激素水平和健康女性相比较有差异,通过观察女性性激素水平变化情况,可以为临床女性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中性粒细胞性哮喘(neutrophilicasthma,NA)模型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C57BL雌性小鼠随机分成NA组、NA地塞米松干预(neutrophilicasthmatreatingwithdexamethasone,NAD)组和正常(NC)组,每组8只。NA、NAD组予卵蛋白、脂多糖致敏并卵蛋白激发;NAD组激发前腹腔注射地塞米松;NC组不做处理。小鼠肺功能仪检测气道阻力,以阻力倍增值评价气道反应性;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lavagefluid,BALF)有核细胞浓度及分类比例;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Th17细胞及ki-67+Th17细胞比例;ELISA检测BALFIL-17浓度。结果(1)NA组气道阻力倍增值显著高于NC组(P<0.05)。(2)NAD组BALF有核细胞浓度、NEU%、EOS%均显著低于NA组,但仍高于NC组(均P<0.05)。(3)NAD组脾脏Th17细胞比例显著低于NA组,但仍高于NC组(均P<0.05);NA、NAD组脾脏ki-67+Th17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NC组(均P<0.05),但NA、NA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NAD组BALFIL-17浓度显著低于NA组,但仍高于NC组(均P<0.05)。结论地塞米松可能通过抑制Th17细胞及IL-17表达,减轻NA模型小鼠气道炎症;Th17细胞增殖功能增强且不受地塞米松影响可能与气道炎症持续存在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道感染患者中性粒细胞CD64的检验结果与价值。方法呼吸道感染患者900例作为治疗组,同期选择体检的健康人900例作为对照组,都抽取空腹静脉血进行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的检验与血清IL-6和IL-8含量检测。结果治疗组的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指数为8.98±0.78%,对照组为3.46±0.67%,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血清IL-6和IL-8含量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性粒细胞CD64的检验可为临床上诊断呼吸道感染提供一种新选择,与炎症因子检验的配合使用能更好的发挥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异氟醚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肾脏MPO活性的影响,探讨异氟醚肾脏保护机制。方法24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A组假手术组,只切除右肾,开腹45分钟后关腹;B组缺血再灌注组,切除右肾后左肾建立急性肾脏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45分钟,再灌注3小时;C组异氟醚缺血再灌注组,用浓度为1.2%异氟醚吸入麻醉,切除右肾后左肾建立急性肾脏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45分钟,再灌注3小时,缺血和再灌注期间持续吸入浓度为1.2%异氟醚。各组实验动物于24小时后处死,测量血浆肌酐(Cr)和尿素氮(BUN)值,检测肾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并做肾组织病理切片。结果B组和C组血浆肌酐和尿素氮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肾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均较A组显著增高(p<0.05),但C组含量较B组含量低,且组织切片提示肾小管结构破坏严重,C组比B组损伤轻。结论异氟醚对大鼠肾脏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这一作用与异氟醚抑制中性粒细胞聚集有关。
简介:摘要全世界第五大常见毒瘤的其中一种是肝细胞癌(HCC)。肝细胞癌的死亡率极高,位居第三位1。根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全世界新增加病例超过70多万例2。这些年以来,许多学者致力于各种各样感染及非感染因素导致肝细胞癌发生的研究,结果表明肝细胞癌变会慢慢形成一种慢性炎症状态,如果长期刺激肝脏细胞。肝脏纤维化是这种炎症状态的早期症状、其次可能会致使早期肝癌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肿瘤细胞的发展、侵袭和转移。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是3参与炎症反应的炎症细胞,炎症机制的一种血象指标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UR),凭借肝癌患者肝癌的TNM分期和病理分级、NLR水平等相关性指标有重要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术前外周血淋巴细胞与中性粒细胞的比值(LNR)对Ⅱ、Ⅲ期结直肠癌术后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对根治性手术切除的126例Ⅱ、Ⅲ期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LNR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并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LNR与总生存时间(OS)与无瘤生存时间(DFS)之间的关系。结果LNR与患者的性别、肿瘤部位、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0.05)。LNR的水平与OS(P=0.041)和DFS(P=0.003)呈正相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LNR是影响Ⅱ、Ⅲ期结直肠癌患者OS(P=0.015)和DFS(P=0.028)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LNR的测定可以辅助Ⅱ、Ⅲ期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判断。
简介:摘要目的在超声引导下比较0.5%利多卡因+0.375%罗哌卡因用于两点和四点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60例拟在臂丛神经阻滞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超声引导下注射0.5%利多卡因+0.375%罗哌卡因8ml阻滞肌皮神经,并注射0.5%利多卡因+0.375%罗哌卡因24ml于桡神经周围支;B组分别注射0.5%利多卡因+0.375%罗哌卡因8ml上述四支神经周围。阻滞后每2min观察阻滞效果。记录臂丛神经阻滞实施时间、起效时间、等待麻醉的时间(从麻醉穿刺开始到患肢痛觉消失),麻醉镇痛维持时间(痛觉消失到感觉到疼痛的时间),阻滞效果,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手术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所需的臂丛神经阻滞实施时间(平均2.8min)较B组(平均4.8min)显著缩短(P<0.05),但是A组的臂丛神经阻滞成功率与B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超声引导下的臂丛神经两点阻滞效果、等待麻醉的的时间、麻醉镇痛维持时间与四点阻滞无统计学差异。
简介:摘要通过11例患者应用点状植皮技术后的疗效观察和护理。笔者认为术后通过护理人员细致和全方位护理。可加快植皮创面愈合,减少病人痛苦,减少医务人员的工量。
简介:摘要目的评定简化OGTT试验(两点)与传统OGTT试验(五点)结果对血糖异常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我院141例疑有血糖异常而无明显糖尿病症状的患者,均进行OGTT试验五点血糖检测,均用西门子生化仪检测血糖。将结果汇总进行两点与五点数据的比较。结果对本次141例患者的OGTT试验血糖水平进行综合分析,根据传统五点血糖的诊断标准,正常者6例,占4.26%,异常者135例,占95.74%,其中糖耐量异常者75例,占53.19%,糖尿病者60例,占42.55%。结论对于疑有血糖异常而无明显糖尿病症状的患者,建议行传统OGTT五次血糖检测,尽量避免漏诊,以便及早预防、治疗、控制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