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助产人员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我院实施防护措施后的32名助产人员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并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实施防护措施前32名助产人员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采用文件调查的方式统计、分析助产人员职业危险因素,并分析其防护对策。结果助产人员职业危险因素主要有缺乏自我防护意识、物理化学因素感染以及心理因素影响等,观察组血源性疾病感染阳性率、锐器损伤率以及伤后正确处理率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助产人员职业危险因素的防护措施,可有效降低助产人员职业危险事件发生率,保证助产人员的人身安全。
简介:摘要医院CSSD护士,担负着各临床科室污物的回收、清洗污染后的医疗器械的工作、消毒和发放等工作。由于工作性质和工作场所的特殊性,CSSD护士是医源性感染的高危人群。工作中CSSD护士必须接触污染物品、化学消毒剂、高温环境和机器噪音等,这些因素都对供应室护士的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在操作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被锐器、利器、化学消毒液等割伤,刺伤及灼伤,因此每位CSSD护士应明确这些职业危害,并积极采取综合性职业防护,使危害降到最低程度。为此,CSSD护士人员必须重视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很多危害健康因素,重视对重点环节、高危因素的清单及高危险因素、高危易感染人群进行相应评估和分析,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加强防护措施,以达到减少危害,保持健康的目的。
简介:摘要目的关注并降低助产士职业风险,保障助产士的身心健康。方法通过对助产士工作中危险因素的剖析,以及对相关问题应对措施的实施,工作中不断强化法律意识。结果一系列工作的改进,有利于提高产科工作质量,保障母婴健康。结论通过产科助产士服务模式的改善,以适应现代医学和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感染科针刺伤危害,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对我市1000名感染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了解针刺伤原因、危害及处理方式。结果合计共发生针刺伤1430次,针头处理过程405次(28.32%),抽血、注射套回针帽环节291次(20.34%),医疗废物处理环节305次(21.33%)。针刺伤多发生于针头处理、医疗废物处理及抽血、注射套回针帽环节。本组接受调查且发生针刺伤的护士中,感染乙型肝炎(HBV)357次(24.97%)、感染丙型肝炎(HCV)114次(7.97%)、感染艾滋病(HIV)5次(0.35%),发生其他感染11次(0.77%),共因针刺伤发生感染487例,综合感染发生率34.06%。结论感染科护士应在积极接受培训、提高针头处理、医疗废物处理及抽血、注射套回针帽等环节感染预防认识的同时,规范日常护理操作,将针刺伤发生率降到最低。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供应室护理中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并对其防护措施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月在我院供应室工作的护理人员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供应室护理中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统计。根据危险因素的统计结果,探究一套安全合理的防护措施。结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供应室护理中事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分别为锐器损伤95.00%、紫外线90.00%、化学试剂65.00%、血液污染55.00%、烫伤30.00%、噪音25.00%以及其他因素10%,其中锐器损伤和紫外线是供应室护理中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并根据危险因素的不同,分析制定出合理的防护措施。结论供应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着多方面的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要根据危险因素的不同,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并且要提高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保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