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我国现行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体系,为放射卫生的预防监督工作做准备。方法对我国现行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体系进行分类。结果根据研究,我国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有37条国家标准、112条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15条行业标准。结论通过对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体系的研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推动我国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体系的完善。

  • 标签: 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相关性,达到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目的。方法通过加强硬软件建设、人员素质培养、规范操作流程、加强上级监督等措施,预防感染。结论通过加强管理,科室工作质量显著提高,院内感染率下降,加强管理等举措与院内感染的控制之间有相关性。

  • 标签: 制度化管理 操作流程 素质培养 卫生监督
  • 简介:摘要医院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对有效的预防疾病的传染、及时应对处理突发性事件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分析医院公共卫生管理的相关措施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改进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对医院的公共卫生管理相关措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完善公共卫生体制、提高相关人员水平强化医院有关工作的监督管理大众知识普及学术交流等改进措施,以完善公共卫生管理措施保障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市民的安全和健康。

  • 标签: 医院 公共卫生管理 措施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助产人员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我院实施防护措施后的32名助产人员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并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实施防护措施前32名助产人员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采用文件调查的方式统计、分析助产人员职业危险因素,并分析其防护对策。结果助产人员职业危险因素主要有缺乏自我防护意识、物理化学因素感染以及心理因素影响等,观察组血源性疾病感染阳性率、锐器损伤率以及伤后正确处理率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助产人员职业危险因素的防护措施,可有效降低助产人员职业危险事件发生率,保证助产人员的人身安全。

  • 标签: 助产人员 职业危险因素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自SARS以后,中国经历了禽流感、三鹿奶粉和甲型H1N1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频率呈逐渐加快的趋势。

  • 标签: 乡镇卫生院 突发 公共卫生事件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职业危害是近年来颇受医务人员关注的重要问题。手术室作为一个特殊的治疗场所,周围潜伏着物理、化学、生物和社会心理等危害因素,严重威胁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因此,做好职业危害的防护,保持身心健康,保证手术室护理质量非常重要。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人员 职业危害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在护理工作中如何防范职业危害。方法提高自我素质,加强护士自身防护,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结论通过综述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以促进使护士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尽量避免有害因素对自身的损害,维护身心健康,有效做到自我防护

  • 标签: 护理人员 职业危害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室去污区职业危害因素,提高风险意识及个人防护措施。方法找出去污区工作人员防范意识,减少职业危害,保护自身健康。结论供应室去污区可以通过加强防护措施尽量减少职业危害,保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 标签: 职业危害 防护措施 消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总结和分析临床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危害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心理社会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使护理人员保持身心健康,降低职业危害,保证服务质量。

  • 标签: 护理人员 职业暴露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医院CSSD护士,担负着各临床科室污物的回收、清洗污染后的医疗器械的工作、消毒和发放等工作。由于工作性质和工作场所的特殊性,CSSD护士是医源性感染的高危人群。工作中CSSD护士必须接触污染物品、化学消毒剂、高温环境和机器噪音等,这些因素都对供应室护士的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在操作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被锐器、利器、化学消毒液等割伤,刺伤及灼伤,因此每位CSSD护士应明确这些职业危害,并积极采取综合性职业防护,使危害降到最低程度。为此,CSSD护士人员必须重视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很多危害健康因素,重视对重点环节、高危因素的清单及高危险因素、高危易感染人群进行相应评估和分析,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加强防护措施,以达到减少危害,保持健康的目的。

  • 标签: CSSD护士 职业损伤危害 自我防护意识 防护措施 操作过程减少危害 重点环节 高危险因素 易感染人群身体健康 CSSD护士人员职业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IV感染患者手术过程的防护措施。方法从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收治的HIV感染患者中随机抽取11例,进行手术治疗及手术护理防护的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HIV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所有医务人员未发生职业暴露。结论HIV在体内存活的时间并不长,且在30分钟56℃的高温下就能将其灭火,因此只要做好手术中的防护措施,是完全可以防止HIV的传播和感染的。

  • 标签: HIV 艾滋病 手术防护 职业暴露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感染科护士在工作时存在的职业危害,来采取相应的自我保护措施,以提高护士的职业安全性,降低危害性。

  • 标签: 感染科护士 职业危害 自我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手术室是医院工作中特殊的部门,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对于常年在手术室工作的护理工作者而言,罹患职业病的几率要比其他临床科室工作人员高出许多。重点讨论手术室护士职业风险的因素和防护对策,以减少手术室医护人员的职业风险。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职业风险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讨消毒供应室人员职业危害的相关因素,使供应室人员增强自身防护意识。方法进行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培训和标准预防教育,改善工作环境。结论通过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减少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加强职业安全防护,确保消毒供应室人员身体健康。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工作人员 职业危害与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感染患者护理职业防护的宣教、培训。增强感染科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方法通过对比加强与未加强职业防护的宣教、岗前培训,环境防护、正确戴口罩、正确洗手、预防针刺伤、增强自身抵抗力并按规定的免疫程序接种各种疫苗等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职业暴露率大大下降的情况。结果可预防和减少感染科护士职业危害,避免和降低职业损伤。结论健康的同时也保障感染呼吸科护士的身心健康。

  • 标签: 呼吸道传染 护理人员 职业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关注并降低助产士职业风险,保障助产士的身心健康。方法通过对助产士工作中危险因素的剖析,以及对相关问题应对措施的实施,工作中不断强化法律意识。结果一系列工作的改进,有利于提高产科工作质量,保障母婴健康。结论通过产科助产士服务模式的改善,以适应现代医学和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

  • 标签: 助产士危险因素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感染科针刺伤危害,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对我市1000名感染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了解针刺伤原因、危害及处理方式。结果合计共发生针刺伤1430次,针头处理过程405次(28.32%),抽血、注射套回针帽环节291次(20.34%),医疗废物处理环节305次(21.33%)。针刺伤多发生于针头处理、医疗废物处理及抽血、注射套回针帽环节。本组接受调查且发生针刺伤的护士中,感染乙型肝炎(HBV)357次(24.97%)、感染丙型肝炎(HCV)114次(7.97%)、感染艾滋病(HIV)5次(0.35%),发生其他感染11次(0.77%),共因针刺伤发生感染487例,综合感染发生率34.06%。结论感染科护士应在积极接受培训、提高针头处理、医疗废物处理及抽血、注射套回针帽等环节感染预防认识的同时,规范日常护理操作,将针刺伤发生率降到最低。

  • 标签: 感染科 针刺伤 危害与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供应室护理中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并对其防护措施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月在我院供应室工作的护理人员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供应室护理中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统计。根据危险因素的统计结果,探究一套安全合理的防护措施。结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供应室护理中事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分别为锐器损伤95.00%、紫外线90.00%、化学试剂65.00%、血液污染55.00%、烫伤30.00%、噪音25.00%以及其他因素10%,其中锐器损伤和紫外线是供应室护理中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并根据危险因素的不同,分析制定出合理的防护措施。结论供应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着多方面的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要根据危险因素的不同,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并且要提高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保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 标签: 供应室护理 职业暴露 防护措施 探究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