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环乳晕切口同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癌的疗效。方法将我院于2012年4月-2014年11月收治的共9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均为45例),分别采用传统放射状切口、环乳晕切口进行治疗,从患者满意度、切口愈合状况、乳房对称性、并发症等方面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组在患者满意度、乳房对称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切口甲级愈合率、后期随访复发率方面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环乳晕切口对乳腺纤维癌患者有很好的疗效,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保证双侧乳房的对称性,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环乳晕切口与放射状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医院2014年11月到2015年10月期间诊治的乳腺纤维瘤患者中抽取70例作研究对象,遵照随机数字法将本组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观察组接受环乳晕切口治疗,对照组进行放射状切口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乳房美观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其乳房美观满意度为94.29%;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是17.14%,其乳房美观满意度为7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放射状切口相比,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其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在乳房美观方面优势明显。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环乳晕切口和传统放射状切口在乳腺纤维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8月-2018年7月本科接诊的乳腺纤维瘤病患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研究和对照两组(n=30)。研究组实行环乳晕切口治疗,对照组实行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分析两组的治疗情况,比较乳房对称率和术中出血量等指标。结果研究组的住院时间和手术用时比对照组短,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的乳房对称率为86.67%,比对照组的66.67%高,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为(63.15±10.28)ml,比对照组的(93.69±12.15)ml少,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取环乳晕切口疗法对乳腺纤维瘤病患进行治疗,可取得比传统放射状切口更为显著的疗效,建议采纳。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翼状胬肉患者采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结膜瓣转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86例(86眼)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43眼)。其中43例患者采用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作为对照组,另43例患者在上述基础上联合结膜瓣转移治疗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上皮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复发率分别为97.67%、2.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9.07%、20.93%,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结膜瓣转移治疗翼状胬肉效果较佳,术后患者恢复快,复发少,值得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颈癌行调强放射治疗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为调强放射治疗加192Ir腔内后装放疗,对照组为体外全盆放疗加192Ir腔内后装放疗。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肿瘤完全缓解率研究组(90%)高于对照组(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抑制研究组的发生率较高(92%),对照组较低(6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直肠早期反应发生率较低(46%),对照组较高(7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反应研究组为6%,对照组为20%,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膀胱反应及皮肤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能提高肿瘤完全缓解率,明显降低放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聚维酮碘冲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口能否降低术后的切口感染率。方法随机选择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96例作为实验组,再随机选择急性阑尾炎患者89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手术时用用聚维酮碘冲洗切口,对照组手术时不冲洗切口。结果实验组96例患者中,切口感染6例,切口感染率为6.25%,切口局部红肿7例,发生率为7.29%,对照组89例患者中,切口感染14例,切口感染率为15.73%,切口局部红肿15例,发生率为16.85%。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切口感染率显著下降(P<0.05),切口红肿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术中用聚维酮碘冲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口能显著降低术后的切口感染率和切口局部红肿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贝复济在促进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6年6月—2018年3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实施剖宫产手术的120例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其中观察组在剖宫产术中缝合皮下组织后皮下喷贝复济,缝合皮肤后再次喷贝复济,术后3天腹壁切口换药时切口喷贝复济,术后一周去掉切口覆盖的纱布后每日喷贝复济2次,至术后满二周。对照组常规缝合皮肤。观察二组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χ2=5.143,P<0.05)。术后3个月疤痕形成情况,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χ2=4.615,P<0.05)。术后6个月疤痕形成情况,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χ2=8.539,P<0.05)。结论贝复济能促进切口愈合,减少切口愈合不良发生,减少疤痕形成,且价格便宜,尤其适用于腹壁脂肪厚、疤痕体质、贫血等有切口愈合不良的高危因素者,适合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甲状腺肿物患者采取低位小切口甲状腺肿物切除术与传统手术的临床效果,希望对相关临床治疗有所借鉴。方法将我院接诊的甲状腺肿物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2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治疗,而研究组采取低位小切口切除术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肿物患者采取低位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治疗可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同时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甲状腺小切口手术与甲状腺大切口手术的疗效及预后美观度。方法将在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接受甲状腺切除手术的56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数字随机法的方式将其分成常规组和实验组(n=28名),常规组患者采用大切口手术,实验组患者则采用小切口手术。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病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切口美观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于甲状腺大切口手术,甲状腺小切口手术的临床效果更加理想,不仅能够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还能够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且该方式下手术瘢痕更浅、伤口美观度更高,值得考虑在临床中大规模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单纯性翼状胬肉切除、羊膜移植及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对原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372例(434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A.B.C组,A组146眼行单纯性翼状胬肉切除术;B组126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C组162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后随访3~36个月,比较各组患者术后翼状胬肉复发情况。结果A组146眼中46眼复发,复发率为31.5%;B组126眼中20眼复发,复发率位15.9%;C组162眼中8眼复发,复发率为2.94%。A组与B组比较(X2=4.498,P=0.034,P<0.05);B组与C组比较(X2=4.828,P=0.028,P<0.05);C组与A组比较(X2=18.746,P=000)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与单纯性翼状胬肉切除术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移植术相比,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后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是目前治疗翼状胬肉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选取翼状胬肉患者120例(120只眼)随机分成两组A组60个病人(60只眼)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冻干羊膜移植术;B组60个病人(60只眼)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移植术组。结果两组病人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冻干羊膜移植术组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移植术组术后复发率分别为16.7%和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的治疗中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移植术相对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冻干羊膜移植术疗效更明确。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采取两种不同腹壁切口剖宫产术疗效。方法根据切口的选择方式,将40例行剖宫产的产妇分为两组,即横切口组与对照组(纵切口组)各20例比较采取腹壁横切口与纵切口剖宫产术的手术疗效,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和愈合率。结果横切口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横切口组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小时切口疼痛显著减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壁横切口术式符合解剖生理,与纵切口术式相比较,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对于产妇具有美观等优点,有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