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是为了分析接受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手术的患者在经历放电之后的不良心理状态。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共42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这42例IC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观察并分析患者在经历放电后的不良心理状态。结果本次研究当中均接受了ICD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后对在42例患者进行随访的过程当中发现,有10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有放电经历,且这10例患者经历放电之后均出现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疾病的治疗效果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ICD患者在有过放电经历之后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状态,这些心理状态会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疾病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自配总蛋白试剂测定血清总蛋白含量在开放检测系统中的性能验证和实验方法。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系列文件和相关文献1,结合实际工作,设计实验方案2。对在Roche公司的ModularP的开放检测系统中测定血清总蛋白的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回收试验等进行性能验证3。结果自配总蛋白试剂在检测低、高浓度质控血清的变异系数均符合原配试剂的相关标准;准确度试验结果在允许范围内;线性范围试验中实测值与理论值呈高度相关;回收率在90%~110%范围内。结论在Roche公司的ModularP中利用开放检测系统使用自配总蛋白试剂测定血清总蛋白含量达到质量要求的标准,对降低检测成本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分子生物学方法荧光定量PCR与涂片抗酸染色在痰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中的差异,为临床选择检测方法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例确诊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的痰液按照不同的检测方法分为PCR组和抗酸染色组。结果在1000份痰标本中,PCR组352份,阳性率为33.0%;抗酸染色组648份,阳性率为24.7%。PCR组阳性率显著高于抗酸染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酸染色组检出阳性共72例,PCR组检出阳性共91例,抗酸染色假阴性率较PCR组高9.4%。结论痰结核分枝杆菌用PCR方法检测明显优于传统的涂片抗酸染色。临床在做传统检测同时应加入新的检测方法以提高阳性率。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患者输血前血清学感染指标检测结果,提高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降低职业暴露,减少医疗纠纷。方法对5049例患者输血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肝肝炎病毒抗体(HCV)、梅毒螺旋体抗体(TP)、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HIV)检测。结果感染率从高到低依次为HBsAg、TP、HIV、HCV,感染率分别为1.25%、1.11%、0.42%、0.26%,总阳性率为3.04%。结论患者输血前检测血清学感染性指标,避免和预防医院感染及交叉感染,加强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减少因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
简介:摘要目的宫颈HPV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筛选中的检测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5例患者,其中宫颈癌患者25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25例,宫颈炎患者25例,对所有患者行阴道镜检查、人乳头瘤病毒检查、薄层基细胞学检查,检测患者HPV例数以及阳性水平等情况。分析宫颈癌患病与阳性检出率间的关联性。结果宫颈癌组HPV阳性率为80%,宫颈癌前病变组HPV阳性率为56%,宫颈炎组HPV阳性率为40%,随患者宫颈病变程度的严重程度增加,患者HPV阳性水平也随之增加。且HPV阳性患者中HPV-DNA-18阳性率为70.45%,HPV-DNA-16阳性率为81.81%。结论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与HPV感染有着密切关系。早期进行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和宫颈癌前病变中有重要检测意义,有利于开展防治工作,帮助患者早日确诊,并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价。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匹拉米洞化学法和单克隆抗体法联合检测粪便隐血的特异性,灵敏性,并对提高消化道检出率进行比较。单克隆抗体法包括血红蛋白单克隆抗体Hb-mAb和转铁蛋白单克隆抗体TF-mAb两项胶体金法检测。方法对120例临床确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粪便标本和11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采用化学法和单克隆抗体法联合检测。结果单项匹拉米洞化学法检测消化道出血的阳性率为48.3%(58/120),单项Hb-mAb法检测消化道出血的阳性率为63.3%(76/120),单项TF-mAb法检测消化道出血的阳性率为73.6%(88/120),3种方法联合检测阳性率提高至91.6%(110/120)。110例健康体检者用匹拉米洞化学法有12人阳性,假阳性率10.8%。结论粪便中转铁蛋白检测在消化道出血中有较高的检出率,值得推广;3种方法联合检测可以互补,对提高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的诊断有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