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二重感染发生情况以及高危因素。方法对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发生医院二重感染病患73例进行分析,探究引致感染危险因素。结果慢性呼吸系统病变者22例,30.14%。心脑血管病变者13例,占17.81%。癌症者2例,占2.74%。结蹄组织病变者4例,占5.48%。口腔霉菌和皮肤念珠菌感染者共计32例,占73.84%。未愈者10例,占13.70%。我院2016年病历数10364份,使用抗菌素病历6945份,使用抗菌素占67%。就病原菌类型而言,主要为大肠埃细菌、酵母菌、铜绿假单细胞菌、金黄色葡球菌、白色念珠菌。结论对高危患者临床用药过程中应注意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及适当的给药方案并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减少二重感染。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急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采用单次二重滤过血浆置换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90例急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患者行单次二重滤过血浆置换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内科传统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疼痛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WBC、NEUT、TRIG、CHOL、HDL-C、D-LDL指标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单次二重滤过血浆置换治疗急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有效、安全,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长,应用价值极高。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急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采用单次二重滤过血浆置换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90例急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患者行单次二重滤过血浆置换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内科传统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疼痛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WBC、NEUT、TRIG、CHOL、HDL-C、D-LDL指标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单次二重滤过血浆置换治疗急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有效、安全,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长,应用价值极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微柱凝胶法在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对于本院自2011年3月至2014年2月住院输血患者共6340例,全部运用微柱凝胶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检,并和在2008年10月-2010年9月未作常规进行抗体的筛查试验的输血患者的输血反应进行对比。结果在全部6340例患者血中,共筛查出抗体42例,其中,非特异性抗体10例,阳性率为0.16%,特异性抗体32例,阳性率为0.50%。在2008年10月-2010年9月未作常规进行抗体的筛查试验的输血患者5075例中,发生输血反应共6例,发生率为0.12%;而2011年2月-2014年2月,全部输血患者发生输血反应1例,发生率为0.02%,该两组患者的输血反应发生率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x2=9.023,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微柱凝胶法对于患者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可以确保临床安全输血,有效降低不良输血反应的发生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为在急诊检验中能快速、准确检测HIV抗体,临床探究胶体层析法用于抗体筛查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7月期间我院急诊部70例标本分别采用ELISA法以及胶体层析法对HIV抗体进行初次筛查,同时将结果与HIV质控血清、免疫印迹法,检测所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胶体层析法抗体阳性检出率、敏感性、准确度、特异性为96.0%、96.0%、92.9%、85.0%,ELISA法依次为100%、96.0%、97.1%、90.0%,两组抗体阳性检测敏感性、准确度、特异性、检出率比较差别无意义,P<0.05。结论临床在急诊HIV抗体检查时,使用胶体层析法准确度高。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经开区塘汇街道适龄妇女的妇科健康状况,为妇科疾病及宫颈癌、乳腺癌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于2014年10月对本辖区1387名适龄妇女进行常规妇检和二癌筛查,对体检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本辖区适龄妇女的妇科疾病患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乳腺增生55.01%,子宫肌瘤25.81%,宫颈炎16.8%,阴道炎13.63%,TCT异常2.03%,宫颈癌检出率0.72‰,宫颈癌前病变检出率2.17‰。本筛查未查出乳腺癌。结论本辖区适龄妇女妇科疾病患病率高,且不同年龄段患病率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定期妇科体检能及时发现各种常见病,TCT检测对宫颈病变的筛查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胆红素应用重氮法和钒酸盐氧化法的测定差异情况。方法选择两类具有代表性的试剂,首先检测其基本性能,其次检测四十五份血清样品(所有样品的浓度均匀分布),将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就选取的试剂来看,均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各检测项目的方差齐,配对t检验DBIL(直接胆红素)结果P<0.05;TBIL(总胆红素)结果P>0.05;根据方法学来比较的相对系统误差(%SE),DBIL(直接胆红素)X1=8.81%,DBIL(直接胆红素)X2=5.69%;TBIL(总胆红素)X1=8.28%,TBIL(总胆红素)X2=1.16%。结论对比以上两种测定方式,其结果间并没有具备良好的一致性,钒酸盐氧化法的测定结果略低于重氮法的测定结果,但是二者的系统误差均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彩超综合筛查法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4年5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产前检查的孕妇中,抽取200例纳入到讨论中,均给予彩超综合筛查法进行检查,全面检查胎儿脊椎、股骨、头颅、胸腹腔、腹围、四肢行循序、脑内结构等,并观察其羊水、胎盘、附属物等,进而判定胎儿发育状况。结果200例孕妇中,接受产前彩超综合筛查法,共发现30例畸形胎儿,彩超确诊为29例,确诊率为96.67%,1例漏诊,漏诊率为3.33%。29例畸形胎儿中,包含肾积水4例,6例单纯脊柱裂,5例脑积水,9例唇腭裂,5例先天性心脏病。结论在判定胎儿畸形中,给予彩超综合筛查法,其诊断效果较好,可提升出生人口素质,临床推广价值较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筛查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乳腺肿瘤患者102例,全部给予二维超声筛查和病理检查,回顾性比较分析二维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二维超声诊断良性肿瘤62例,恶性肿瘤40例;病理检查诊断良性肿瘤66例(纤维腺瘤23例,乳腺腺瘤32例,导管乳头状瘤11例),恶性肿瘤36例(浸润性导管癌13例,髓样癌11例,浸润性小叶癌10例,淋巴癌2例)。二维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敏感性是90.91%,特异性是94.44%、准确性是92.16%。结论二维超声在乳腺良恶性肿瘤的筛查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高护士对高危妊娠识别能力的方法。方法根据高危妊娠的分类,设计标准问题表并对护士进行培训,要求护士在接诊产科患者时按照标准问题表收集患者产科资料,识别出高危妊娠并协同医生及时进行处理。比较本法实施前后护士对高危妊娠的识别率、高危妊娠患者从入院到接受医疗护理处置的平均等待时间。结果实施标准问题法后护士对高危妊娠的识别率增高,患者从入院到接受医疗护理处置的平均等待时间缩短,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问题法可提高护士对高危妊娠的识别能力,有利于及时对住院高危妊娠患者进行处置,降低医护团队风险。通过标准问题法的实施还可提高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促进护理队伍的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基层药品检验机构高效液相-质谱联用仪普及率不高,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筛查中药保健品中9种解热镇痛药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磷酸盐缓冲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20nm;流速1.0mL.min-1。柱温为40℃。结果9种解热镇痛药在2.884~1782.4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在0.34~1.97ng之间;三个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98.3%~100.6%,RSD在0.4%~1.6%之间。结论本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作为检查中药保健品中解热镇痛药的测定方法含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柳州市37家二级以上医院HIV抗体初筛实验室能力状况。方法对柳州市37家二级以上医院HIV抗体初筛实验室发放考核血清和职能调查考核表开展实验室能力状况调查分析。结果在收回的30家实验室资料中发现,96.67%(29/30)实验室配备了专职从事HIV抗体检测人员,并都持证上岗;30家实验室质量管理均建立SOP文件,样品的接收和送检均比较规范,且有登记;86.67%(26/30)筛查实验室的移液器、温度计和酶标仪都进行了校准并取得了校准证书;86.67%(26/30)每月能采用“Levey-Jennings”法对实验进行质控;血清样品考核合格率100%。结论柳州市二级以上医院HIV筛查实验室HIV抗体检测能力令人满意,但实验室质量管理的规范化有待加强,特别是质控图的建立和应用以及检测结果的报告和处理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和理解。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一套科学、规范且符合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工作实际的管理质量评价标准,为提升重症监护护理管理质量提供实践依据。方法以Donabedian的“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为理论基础,采用德尔菲法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形成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质量评价标准体系。结果形成的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包括一级条目3项,二级条目7项,三级条目50项,专家积极系数、权威程度和意见协调程度均较好。结论形成的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质量评价标准对监护室护理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和质量标准,能有效提升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康法结合减重步态机器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针康加减重步态机器人组(治疗组)及康复组(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疗效比较、以及中风患者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定患者生活质量、简式Fugl-Meyer运动量表(FMA)对患者治疗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均能不同程度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高SS-QOL评分,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且针康加减重步态机器人组改善明显优于康复组(p<0.05或p<0.01)。结论针康法结合减重步态机器人治疗缺血性中风有效,可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