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实施干预措施降低针刺伤发生率的有效率。方法选择2014年1月我院在编护士9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2组,每组45人,对照组不进行针刺伤干预措施。干预组进行综合干预措施,实行半年之后,统计两组人员的针刺伤发生情况,刺伤后处理情况以及各个环节刺伤发生情况。结果从针刺伤发生情况上来看,对照组护士针刺伤发生率为4.44%,观察组护士针刺伤发生率为17.78%,组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从各个环节针刺伤发生情况上来看,观察组临床护理中注射,采血,拔针环节刺伤发生率比对照组要低,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发生针刺伤之后,所有护士处理伤口方式正确,经过相关人员评价之后,给予6人预防用药,对已经发生刺伤的护士跟踪检查血清指标半年,无感染案例发生。结论将操作流程进行全面规范,组织护士进行业务培训工作,并将相关考核成绩和护士的奖金挂钩,能够在根本上将护士的职业防护能力与主动执行能力提升,进而减少针刺伤的发生机率,值得在护理工作中进一步的推广实施。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率,并分析与其相关的因素。方法利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生活自理能力量表(Barthel)对299例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进行认知能力的评估及生活自理能力评定,发现现存的问题,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与各个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在299例脑卒中患者中,有认知功能障碍的占181例,发生率为60.5%。多数患者以轻度认知障碍为主,占38.1%。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学历、有无合并其他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及生活自理能力有关(P<0.05或P<0.01)。但与患者的性别无关(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率较高,且高龄、低学历水平、合并患有其他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生活自理能力低下者发生认知障碍的几率更大。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如何减少呼吸科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发生率。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呼吸科收治的患者7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3例,观察组患者在入院时指导患者进行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单的填写和评估,对照组患者则进行常规宣教,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跌倒坠床的例数以及原因。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对照组患者发生跌倒坠床事件2例,发生率为3.3%,观察组患者无跌倒坠床事件发生,两组患者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单在患者入院时进行填写和评估能有效降低呼吸科住院患者的跌倒坠床率,保证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并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适合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妇不同分娩方式的乳房胀痛发生率,总结不同方式分娩的产妇在产后发生乳房胀痛情况的护理干预经验。方法对我院2013年9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入院分娩的产妇进行观察,调查对象共计1153例,对各调查对象进行产后3天内的乳房胀痛发生情况观察统计及护理干预。结果本次调查对象共1153例,其中阴道分娩产妇766例,产后3天内发生乳房胀痛的产妇共37例;剖宫产产妇387例,产后3天内发生乳房胀痛的产妇共25例,胀痛发生率分别是4.8%和6.5%。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46,P<0.05)。结论产妇不同的分娩方式在产后发生乳房胀痛的概率不同,对剖宫产产妇发生产后乳房胀痛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可降低乳房胀痛率,减少并发症,促进母乳喂养。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及其相关的社会心理因素,为其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和自拟社会心理因素量表对489例产后4~6周的初产妇进行调查,取其中EPDS评分≥9分作为观察组,评分<9分的作为对照组,分析产后抑郁症的各发生因素。结果轻度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9.8%,中度及以上的发生率为1.6%。而在影响产后抑郁症的各因素中年龄、孕周、婴儿性别、分娩方式、喂养方式、产后睡眠、产妇受教育水平、家庭收入、家庭关系等因素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产妇有很大影响。结论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很高,社会心理因素的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