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桂枝茯苓胶囊用于药流后阴道流血的疗效。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使用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孕囊排出后,试验组服用桂枝茯苓胶囊,对照组不服用药物,观察两组阴道流血时间、阴道流血量、清宫手术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药流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具有显著统计差异(P<0.01);阴道流血量少于对照组,具有显著统计差异(P<0.01);试验组清宫手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服药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药流术后加用桂枝茯苓胶囊可以明显缩短阴道流血时间,减少阴道流血量,降低清宫手术率,且服药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钻孔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最佳时间窗。方法将此次所收治的12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按照发病到手术时间顺序分组为甲乙丙丁四组。甲组<7h;乙组7~24h;丙组24~72h;丁组>72h。对这些患者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结果甲、乙、丙、丁四组治疗有效率和再出血率分别为86.67%(26/30)、26.67%(8/30);90.00%(27/30)、3.33%(1/30);63.33%(19/30)、3.33%(1/30);50.00%(15/30)、6.67%(2/30);治疗有效率甲乙组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P>0.05);甲乙两组与丙丁组比较(P<0.05);丙丁组比较(P>0.05)。再出血率甲组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临床上,在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时,如果<7h治疗则会加大再出血风险,>24h治疗,则会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产生影响,因此最佳时间窗为7~24h。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胃镜检查时间与临床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选择56例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NVGIB)根据检查时间的不同分为超早期组,早期组以及常规组,比较3组患者胃镜下血检出率、活动性出血检出率以及出血量和住院治疗时间。结果3组患者的出血检出率差异不显著(P>0.05);超早期组以及早期组患者的活动性出血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组的患者(P<0.05);超早期组和早期组患者的出血量以及住院治疗时间均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早期进行胃镜的检查多于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且可以减少患者的出血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对脑出血患者局部脑血流、脑水肿及不同时间用药临床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7例,按简单数字法分为A、B、C组,每组29例,A组采用常规治疗,B组于发病后12h内应用尼莫地平治疗,C组于发病后5日内应用尼莫地平治疗,观察比较3组原发病灶缺血体积、水肿体积、功能缺损评分等改善情况。结果B组、C组原发病灶缺血体积、水肿体积、功能缺损评分等改善均显著优于A组(P<0.05);B组功能缺损评分改善优于C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及早应用尼莫地平,能有效改善患者局部脑血流、脑水肿状况,提高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标本保存时间和温度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的影响。方法选用我院2014年~2015年90例患者的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作A、B、C三组。本院选用的是SysmexCA15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和相应的配套试剂,分析标本保持时间和温度对活化凝血活酶时间测定的影响。结果标本全血温室(26摄氏度)放置,离心后温室(26摄氏度)放置6hAPTT结果和0h的结果相对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实验室检测未使用抗凝药物的患者的APTT标本时,离心或未离心的标本在为开盖的试管中,保存在4摄氏度或室温下,应当选择标本采集4h内进行检测。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脑出血后再次出血的相关因素,为有效防止再出血提供依据。方法将210例脑出血患者纳入研究,自制便于统计分析的“脑出血患者基本情况调查表”,根据患者是否再次出血情况,分为出血组及对照组,对相关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中,再次出血者56例(26.67%),其中出血部位以丘脑、壳核、脑叶多见。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可见,吸烟、酗酒以及不良心理因素与再出血发生负相关,而血压不稳、凝血功能异常及血肿形状异常为再出血的相关因素。逐步筛选自变量的过程中,从标准化回归系数分析,凝血功能异常对模型的影响较大,而血压不稳与再次出血的关联性极高,血压波动范围≧30%者发生再出血的几率是血压波动范围<30%的5倍。结论吸烟、酗酒、不良心理因素、血压不稳、凝血功能异常及血肿形状异常与脑出血再出血的发生密切相关,其中尤以血压波动范围≧30%者明显,应将其进行重点监测人群。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当前工作状态下急诊生化检验从标本采集到结果报告的时间(TAT),探讨影响急诊标本报告时间的主要原因,寻找缩短结果报告的途径。方法利用LIS系统的统计功能,收集生化实验室某月内的急诊生化检验从标本采集到报告发出的各个环节所需时间,进行TAT统计并分析。结果门诊急诊标本平均回报时间为48分,TAT2>1h的标本所占的比例为6.05%,满足预期目标;住院急诊标本平均回报时间为111分,AT2>1h的标本所占的比例为12.55%,未能满足预期目标,标本从采集到上机是影响TAT的主要因素。结论优化标本的运送流程与标本接收高峰期的人力物力资源的使用,增强与临床联系与沟通,才能进一步缩短急诊标本报告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015年2月-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高血压脑出血手术102例患者相关资料,对21例术后再出血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危险因素为患者实施有效治疗。结果21例术后再出血患者再出血危险因素与患者性别、年龄无显著差异;再出血患者的术前GCS评分显著低于未出血患者,再出血患者术前血肿量、瞳孔异常率、术中操作因素、术后血压控制不佳均明显高于未出血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应做好及时准确的分析,以便为患者进行合理治疗,避免患者再次发生脑出血、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后继续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血压持续较高水平、超早期使用甘露醇、出血的部位及量和血肿形状、长期酗酒、肝肾功不全及凝血功能障碍。方法对8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及头颅CT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脑出血发病时间在6小时以内,大多在24小时以内1,血压持续较高者、超早期应用甘露醇者、丘脑出血量超过20毫升以上以及血肿形状不规则者、凝血功能障碍者,继续出血的发生率均与继续出血密切相关2。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继续出血的主要与血压持续较高水平、超早期使用甘露醇、出血的部位及量和血肿形状、肝肾功不全及凝血功能障碍等有关。针对这些危险因素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有效地治疗方法,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对入院宣教内容需求与入院宣教时间及与患者入院时病情的关系,提出针对性的入院宣教方式。方法随机抽查2011年11月~2012年10月间,入院3天以上且神志清的病人180例,进行入院宣教、需求情况调查。结果入院时轻度不适患者97例,100%选择刚入病房时需要护士介绍主管医护人员、病区环境生活设施、作疾病方面的简要指导而对介绍各种制度,多选择在当日治疗护理后(占79%)。入院时严重不适患者83例,100%选择刚入病房时作疾病方面的简要指导,95%选择刚入病房时介绍主管医护人员;而对病区环境、生活设施及各种制度的介绍则希望在第二天或病情稳定后介绍。结论应针对病人入院时的不同情况、区别不同的时间,采用灵活的入院宣教方式及内容,以使入院宣教更具有针对性。同时要求把疾病方面的简要指导,作为入院宣教内容不可缺少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