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式真皮下全层间断缝合法在横切口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期间168例横切口剖宫产产妇作对照实验,将产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85例)产妇采用传统缝合方式,观察组(n=83例)产妇采用改良式真皮下全层间断缝合法,对比分析不同缝合方式应用于横切口剖宫产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缝合时间与切口愈合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横切口剖宫产产妇应用改良式真皮下全层间断缝合法,缝合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体验式教学在护理美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学院2016届护理专业的学生16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按照其教学模式的差异,将参与实验的学生分为两个不同的小组,分别将其命名为对照组(n=80例)与研究组(n=80例),对照组的学生采取一般的方案进行教学,研究组则为学生提供体验式的教学模式,教学完成后,分析并比较两组学员的教学效果。结果教学完成后,研究组学生的满意程度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比较得知,研究组学生在专业知识、操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评分上与对照组学生进行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验式教学在护理美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明显显著,可显著提高学生的满意以及教学效果,对其综合能力的提升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娩是人类繁衍过程中的一个正常、自然、健康的过程,是人类的一种本能行为。采用教学式沟通方式促进自然分娩,减少社会因素剖宫产。方法选择在我院建档的初产妇100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采取传统沟通方式与孕产妇及家庭成员沟通500例为对照组,采取教学式沟通方式与孕产妇及家庭成员沟通500例为实验组,对分娩方式、会阴侧切率、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剖宫产率、会阴侧切率、会阴疼痛及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程时间缩短。结论教学式沟通方式能够降低会阴侧切率及剖宫产率、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增加孕产妇的依从性,孕妇对顺利分娩和产后康复更有信心,从而进一步保护和促进正常分娩。
简介:(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第二人民医院护理部四川成都610501)摘要目的提高护理实习教学质量。方法护理部评估来院护生情况,进行岗前理论操作培训、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可进入临床实习。结果通过实行准入式管理,有效提高了护生迅速适应临床的能力,提高了护生实习质量,保障了实习安全,提高了医院实习教学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泌尿外科教学方法的改进与提高,是泌尿外科临床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延续和深化,是医学人员熟练运用实践的重要途径,更是医学教育改革的探索。培养学生临床批判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意义近年来,我国医疗改革的快速发展,医患关系问题日益突出,使泌尿外科在临床教学中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寻求生动活泼高效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主动性是泌尿外科教学面临的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因此引入案例式教学,随着分析案例、提出问题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增强了课堂上师生互动的积极性。方法在泌尿外科教学中引入探讨式案例教学。结论案例组的动手能力和理论知识都显著高于对照组,案例教学是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创新型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递进式教学方法对感染科护理教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实习的100例护理专业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递进式教学法,比较两组的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基础理论考试成绩和实习综合成绩;记录两组学生对感染科护理教学的评价。结果观察组的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基础理论考试成绩和实习综合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能熟练掌握实习内容、能增加学习积极性、对护理教学较为满意以及能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的占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递进式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教学工作质量,掌握护理操作技术以及护理理论知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例导入式教学在甲状腺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7月来我院实习的医生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45例)和对照组(n=45例),其中研究组采用病例导入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对两组实习医生的结业考试成绩、带教满意度评分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实习医生结业考试成绩与对照组实习医生相比优势显著,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实习医生带教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实习医生,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病例导入式教学对实习医生进行甲状腺外科临床教学,可以提高实习医生的成绩,值得广泛进行应用。
简介:(云南省曲靖市妇幼医院放射科云南曲靖655000)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关怀对提高CT检查患儿心理行为的效果。方法240名行CT检查的患儿进行分组护理,对观察组120名接受CT检查的患儿实施护理关怀,与对照组120名进行常规护理的患儿护理前后心理行为作比较,探讨护理关怀对患儿检查配合心理行为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一次性顺利完成检查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93.33%,对照组78.33%),经护理关怀后的患儿的不良心理状态改善远远高于对照组(观察x2=75.45,p<0.005;对照组x2=19.90,p<0.005),前后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通过护理关怀可以改善CT受检儿童的心理行为状态,通过正面影响,提高一次性顺利完成检查的成功率,减少了镇静剂的使用和重复扫描,从而避免各种不良后果,达到有效制动,保证影像图像的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间于我院影像中心检查的肺动脉栓塞患者31例。采用西门子16排螺旋CT,行常规平扫及增强扫描,通过工作站对数据进行重建、分析,重点观察肺动脉栓塞的部位、数量、栓子的大小、各级肺动脉的显示及肺野、胸膜及心脏的改变。结果所有患者的肺动脉主干、双侧肺动脉干、肺叶、肺段动脉的均显示,其显示率为100%。多发栓塞19例,单发栓塞12例,均表现为肺动脉内低密度的充盈缺损,其中5例患者存在肺动脉高压,5例患者发现一次或双侧胸腔积液,3例患者并发肺梗死,2例患者显示westemark征。结论16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作为其首选检查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肺栓塞中的诊断价值,提高肺栓塞诊断的正确率,降低错误率和漏诊率。方法选择64层螺旋CT对肺栓塞患者进行扫描,开始常规扫描然后进行增强扫描,扫描区域从患者肺尖至膈水平。结果18例肺动脉栓塞患者中,12例为两肺动脉及其分支栓塞,2例为右肺动脉主干及其部分分支栓塞,4例为左上肺动脉及下肺动脉栓塞。结论64层螺旋CT在肺栓塞诊断中除了可以确定肺动脉是否具有栓子并且可以诊断出栓子的具体位置和栓塞的范围,为临床提供明确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