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4 个结果
  • 简介:日本松下电器总裁松下幸之助有一次在一家餐厅招待客人.一行6个人都点了牛排。等6个人都吃完主餐,松下让助理去请烹调牛排的主厨过来,他还特别强调:“不要找经理,找主厨。”助理注意到,松下的牛排只吃了一半,心想一会儿的场面可能会很尴尬。

  • 标签: 学习效果 反馈 松下电器 牛排 餐厅 日本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采取脑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症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依据是否予以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将我院自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60例多动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40例)与实验组(n=20例),实验组患儿进行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患儿不接受任何干预,实验组接受20次生物反馈干预后评价两组患儿临床结果。结果干预后实验组多动症患儿症状评分、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数据进行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小儿多动症存在一定效果,值得进一步应用研究。

  • 标签: 脑电生物反馈 多动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电生物反馈辅助治疗广泛性焦虑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4月期本院收治的200例广泛性焦虑患者,随机分成对照、治疗组,各100例,两组患者使用舍曲林100mg/d、阿普唑仑0.4mg,睡前服用,连续四周。治疗组再进行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每周5次,每次30min。连续两周。结果两组患者HAMA总分均低于治疗前,和治疗前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对照有效率分别为100%、90%。结论脑电生物反馈辅助治疗广泛性焦虑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 广泛性焦虑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生物反馈治疗老年焦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老年焦虑症患者,治疗时间段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生物反馈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2周、4周后的焦虑评分、精神因子分以及躯体因子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生物反馈治疗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症状,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对于患者远期结局良性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 标签: 生物反馈 老年焦虑症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本文就《骨搬移技术》多媒体教材研发过程中的视频工作进行了宏观构想。首先从现场录制的专业脚本准备、制作脚本准备、人员准备、设备准备及现场实录等方面做了探讨。其次在视频后期编辑和文件生成中,对专业的科学完整性、特效处理及艺术加工、配音、文件格式及文件生成原则进行了探讨。

  • 标签: 骨搬移 视频 脚本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失眠患者应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入我院进行治疗的失眠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分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药物疗法治疗,而观察组则应用脑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患者的睡眠质量,并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PSQI各个维度与总分上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各个维度比较无差异(P>0.05),总分上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失眠患者治疗中应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借鉴。

  • 标签: 失眠 脑电生物反馈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46例偏瘫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人数为2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对偏瘫患者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机电生物反馈方式治疗,观察并分析治疗前后一个月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结果经过比较发现,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MA、MBI分数提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肌电生物反馈方式治疗偏瘫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下肢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偏瘫患者 下肢功能 机电生物反馈 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 简介:摘要口腔医学本身就是一门对理论性和实践性要求非常高的学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条件的改善,口腔疾病的患病率也在持续上升,对口腔医生的需求和要求也在不断提出新的挑战。整个社会不断的发展进步,信息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提高工作效率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旋律之一。口腔医学教学也不例外。在传统的教学中,多多少少都会存在着教学效率低、质量低、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缺乏足够临床病例支撑、临床思维能力不够等问题。

  • 标签: 临床病例 微视频 口腔教学 应用
  • 简介:摘要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院体检中心通过精细化管理,改善服务质量,观察我中心的体检人次,满意度调查的变化。统计了2011年度、2012年度体检客户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个体体检人次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团体体检人次无统计学意义。表明我中心进行的精细化管理、优质服务后在个体体检人次、服务满意度调查上得到大幅提高,是值得进一步实施并推广的措施。

  • 标签: 精细化管理 优质服务 健康体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程视频脑电监测(VEEG)在儿童癫痫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256例拟诊癫痫患儿的视频脑电图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213例(83.2%)长程视频脑电监测到痫性放电,其中87例(34%)为临床发作伴痫性发电为癫痫发作;其余126例(49.2%)为发作间期放电;15例(5.9%)监测到临床事件不伴痫性发电,为非癫痫发作;痫样放电仅出现于清醒期者29例(13.6%,29/213),仅出现于睡眠期者108例(50.7%,108/213),清醒和睡眠期均出现者76例(35.7%,76/213)。28例(10.9%)未监测到临床事件及痫性发电,予以临床随访。87例癫痫发作病例发作分类中,全面性发作33例(37.9%),部分性发作50例(57.4.3%),癫痫性痉挛4例(4.6%),各种癫痫综合征21例(24.1%)。结论长程视频脑电监测对诊断儿童癫痫发作与非癫痫发作、癫痫的分类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标签: 儿童癫痫 视频脑电图(VEEG) 痫性放电 癫痫发作 非癫痫发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姿势反馈式作业疗法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侧上肢及手功能的影响。方法从我科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选取48例脑卒中患者。并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4)与对照组(n=24)。观察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结合反馈式作业训练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疗程为三个月,并与治疗前与疗程结束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定上肢及手功能,应用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析两组评定结果得出结论。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MA及MBI评分(观察组29.58±5.64分,44.51±10.72分;对照组29.33±5.58分,44.58±9.77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疗程后评分均有所提升。(观察组38.58±7.03分,74.42±6.80分;对照组37.29±8.38分,63.33±9.40分)。观察组评分两项评定均高出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反馈式作业训练较之前常规康复治疗对于提高卒中患者患侧上肢及手功能疗效更为显著。具有临床应用意义。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治疗 姿势反馈式作业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献血不合格者电话反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一对一电话通知的方式反馈献血不合格信息,运用心理疏导的方法对献血者进行心理护理。结果3439例献血者无一例发生投诉、纠纷,1920例ALT不合格献血者中,1674例复查后符合献血标准者重新参加献血,176例明确表示有再次献血意向;1519例其他项目不合格者中30%献血者愿意为无偿献血做义务宣传员,或加入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继续献爱心。结论做好献血不合格者的心理护理,对稳定无偿献血者队伍、促进无偿献血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心理护理 无偿献血 不合格 信息 反馈
  • 简介:本研究根据前人的研究观点,将高背景干扰(背景音乐)、归纳、元认知监控、不完整样例策略运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课前教学视频中,探究其对相关认知负荷和学习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翻转课堂课前教学视频中,使用归纳、元认知监控、不完整样例的策略,可以有效地增加相关认知负荷,提升学习效果,而高背景干扰(背景音乐)对相关认知负荷和学习效果均无显著影响。

  • 标签: 认知负荷 翻转课堂 课前教学视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数字视频脑电图在儿科重症监护室临床应用效果及其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7年2月—2017年12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儿科重症监护室患者,随机选取50例,25例患者接受常规脑电图(REEG)监测为A组,25例患者接受数字视频脑电图监测为B组,比较两组的检出成率,临床惊厥发生和脑电发作情况。结果V-EEG监测儿科重症监护室患者临床床发作情况及痫性放电的阳性率较高,与REGG相比;V-EEG方案监测到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发作间期痫样放电的患者有13例,占B组患者的52%,REEG方案监测7例患者存在发作间期痫样放电,占A组患者的28%,VEEG方法对儿科重症监护室患者进行监测,结果显示VEEG检测手段所呈现出来的阳性率高于REEG检测手段,与REEG方案监测A组患者相比,(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下肢血栓形成、炎性肠梗阻、恶性呕吐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结论V-EEG监测儿科重症监护室患者,检出阳性率较高,具有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改进推广应用。

  • 标签: 数字视频脑电图(V-EEG) 儿科重症监护室 临床观察 临床推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毫秒级节律反馈训练技术在中枢神经康复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中枢神经康复患者80例,对患者采取毫秒级节律反馈训练技术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中枢神经恢复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生理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枢神经康复中采用毫秒级节律反馈训练技术,能促使患者中枢神经康复,效果显著。

  • 标签: 毫秒级节律反馈训练技术 中枢神经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反馈式母婴皮肤早接触(分娩后半小时内)对提高健康足月新生儿母乳喂养成功率和泌乳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自2017年3月至2017年8月间收治的足月顺产初产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进行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母婴皮肤早接触指导。研究组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指导婴儿分娩后与产妇尽早进行皮肤接触(分娩后半小时内),并在早接触半小时后,再次进行早接触效果的反馈,示范指导正确的喂奶体位与婴儿含接姿势,进行有效吸吮,采取心理护理,进行相关的饮食及睡眠护理等措施,再次进行了评估,观察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成功率和泌乳量。结果分娩后第3天,研究组产妇纯母乳喂养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产妇泌乳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娩后对产妇积极进行产后护理干预,反馈式母婴皮肤尽早接触(分娩后半小时内)有利于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且能增加泌乳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皮肤接触 提高 母乳喂养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化分诊结合医师反馈法提高分诊准确率。方法选取在内科门诊待分诊的27126例患者,按照单双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双月分诊的13442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分诊;观察组为单月分诊的13684例患者,护士采用标准化分诊结合医师反馈法调整分诊;最后,比较护士对两组患者的分诊准确率。结果观察组分诊准确率为98.6%,对照组准确率为97.4%(P<0.001)。结论分诊护士实行标准化分诊的同时,结合医师反馈法进行分诊,能有效提高分诊的正确率,提高门诊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门诊 正确分诊 医师反馈 护士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设计危急值报告反馈表,及时告知患者化验异常情况,并通过强化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设计危急值报告反馈表,分析危急值报告结果,查找原因,进行针对性强化健康教育,加强患者管理。结果通过对危急值的关注,对患者进行相关护理干预,一个月后复查同项目的危急值报告例次明显较少。结论危急值报告反馈表是对血液透析室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有效补充,使患者能够及时知晓异常甚至危及生命的化验结果,使护士能够及时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并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促进了医技护患的四方合作,减少了透析并发症,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血液透析 危急值 反馈表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歇导尿配合生物反馈治疗在神经源性膀胱应用中的效果。方法选择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为其制定饮水计划,根据残余尿量决定导尿次数;配合生物反馈治疗。当残余尿量少于100ml,停止导尿。结果患者残余尿量明显减少。结论应用间歇导尿配合生物反馈治疗可促使神经源性膀胱功能的恢复,解决患者因排尿障碍带来的生活困扰,大大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间歇导尿 生物反馈 神经源性膀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焦虑症患者采用心理护理结合生物反馈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在我院92例焦虑症病人,将其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普通心理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生物反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2、6周的HAM评分。结果实验组治疗后2、6周末较治疗前HAMA评分明显降低;对照组仅在治疗6周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治疗6周末HAMA评分。结论让焦虑症患者接受生物反馈治疗与心理护理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尽快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应普遍应用于临床。

  • 标签: 焦虑症 生物反馈 H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