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性腹泻病原菌分离培养技术药物敏感试验技术。方法选取2015年3月~12月收治的感染性腹泻住院患者43例便分离培养技术药物敏感试验技术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对急性感染性腹泻粪便,检出致病菌18株,其中贺氏菌属16株,肠炎沙门氏菌1株,绿脓杆菌1例。结论腹泻病原菌种类繁多,实验室不可能对所有可能引起腹泻的病原菌都进行培养。为保证获得较高的检出率,可以对患者进行腹泻病原菌常规培养。

  • 标签: 感染性腹泻 分离培养技术 药物感试验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筛选甘遂的毒性部位,分离纯化甘遂毒性成分,并进行结构解析,研究甘遂毒性物质基础。方法95%乙醇回流提取甘遂,回收乙醇后,用石油醚萃取,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将石油醚部位分成不同极性段,以MTT法测定甘遂各部位对巨噬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确定甘遂石油醚部位中毒性最强的分离段,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对毒性极性段进行分离,再结合薄层制备及过凝胶柱SephadexLH-20的方法进一步的分离纯化,获得毒性成分。毒性成分采用MTT法及刺激巨噬细胞释放炎症因子法考察其毒性大小。结果从甘遂石油醚部位中共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为n-tetratriacont-20,23-dienoicacid(1)、Trilinolein(2)、prostratin(3)、β-sitosterol(4),其中化合物3有较强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其IC50为12μM。结论甘遂的毒性可能与其含有的二萜类成分相关,毒性机制可能与其诱导肠道炎症反应发生相关。

  • 标签: 甘遂 毒性成分 二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结核分枝杆菌(MTB)16kD-38kD-19kD融合基因重组质粒,并对融合蛋白进行表达及纯化。方法利用PCR方法分别扩增16kD、38kD及19kD基因,经过双酶切依次pET28a载体连接,构建pET28a-16kD-38kD-19kD融合基因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表达株BL21中,经IPTG诱导获得目标蛋白,并进行镍柱纯化。结果经过酶切及测序鉴定证实pET28a-16kD-38kD-19kD重组质粒构建正确,并经原核表达及纯化获得融合蛋白。结论成功构建并表达纯化16kD-38kD-19kD融合蛋白,为结核病特异性诊断抗原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16kD蛋白 38kD蛋白 19kD蛋白 融合蛋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不同温度对色谱分析性能的影响,从而寻找一种有效又简便的改善色谱分析性能方法。方法以某中药注射剂含量测定时在不同温度下的分离性能为例,根据测定数值考察温度分离性能的变化关系。结果该中药注射剂出峰时间随温度升高分离速度加快,同时理论塔板数也随之增大,但随着温度的升高,某一成分的分离度降低,因此,选择温度还需综合考虑各项因素。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仪 温度 分析性能 分离度 理论塔板数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液分离胶采血试管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7年3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140例受检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70例,观察组以血液分离胶采血试管采集静脉血液,对照组以普通促凝采血试管采集静脉血液。对比两组的分离效果以及对检测结果产生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相比,血清分离情况明显更好,观察组对照组相比,生化指标测定结果没有显著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清分离胶采血管能够取得较好品质的检测样本,使检测更加精准,从而使医生的临床鉴别诊断和治疗更加的便捷,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血液分离胶 采血试管 血清 临床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中风后遗症患者瘫痪肢体促分离运动改善过程中针灸、康复技术联合使用效果。方法以本院收治的90例中风后遗症瘫痪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和C三组,各有30例,A组针灸治疗,B组采用康复技术,C组采用针灸联合康复技术,回顾分析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瘫痪肢体促分离运动改善效果方面,A组和B组之间差异较小,C组和A组、B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中风后遗症患者采用针灸配合康复技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偏瘫肢体,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针灸 康复技术 中风后遗症 瘫痪肢体 促分离运动 改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C置管术中应用钝性分离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间在我院行B超引导下PICC置管术时采用解剖刀进行扩皮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7月—2018年5月间在我院行B超引导下PICC置管术时采用钝性分离法扩皮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术后24h及7天穿刺点渗血情况进行记录比较。结果两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置管后24h和置管后7d少量出血人数显著多于对照组,中量出血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大量出血人数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PICC置管术中应用钝性分离法扩皮在不影响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的同时可显著降低出血量,可在临床推广。

  • 标签: PICC置管术 钝性分离法 局部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肺结核患者痰涂片及痰分离培养抗酸杆菌的检验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期间我中心结核病门诊收治的肺结核可疑患者500例及正在接受肺结核治疗的患者100例进行观察,每位就诊者均进行痰涂片检测及其痰培养检测。结果600例参检者中,涂片结果为阳性的检出率为16.2%,培养结果为阳性的检出率为21.5%,培养的检出率高于涂片,统计学差异显著(χ2=5.582,P<0.05);500例参检的肺结核可疑患者中,涂片结果为阳性的检出率为15.4%,培养结果为阳性的检出率为24.6%,培阳显著高于涂阳(P<0.05)。结论在检测肺结核患者痰标本及可疑患者痰涂片抗酸杆菌时,痰分离培养的准确度较痰涂片结果更为准确,是值得借鉴和推广的。

  • 标签: 肺结核 痰涂片 痰分离培养 抗酸杆菌
  • 简介:摘要母婴同室是产妇生产结束后的一种重要保健、护理模式,是抚慰产妇心理情绪、及时进行母乳喂养的重要阶段。而实际操作中经常会有产妇由于多种原因造成母婴分离,对产妇心理、生理均造成不利影响,本文将针对母婴分离后母乳喂养指导、产妇心理状况以及相应的干预措施进行具体的分析阐述。

  • 标签: 母婴分离 产妇母乳喂养 心理状况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无陪护病房母婴分离时母亲需求。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分娩后0~28天的母婴分离产妇250例,新生儿确认转入无陪护病房后,研究人员立即指导产妇填写调查问卷,时间为60min。结果产妇中专科文化比例最高(50%),其次本科及以上、初、高中、小学及以下;无工作者(78.00%)、人均月收入3000~5000元(52.80%)、社保支付(81.60%)、阴道生产(65.20%)、足月(85.60%)、泵乳间隔>5h(57.20%)最多;新生儿转科多因疾病(85.60%)。新生儿无陪护病房母婴分离时母亲需求评分由高到低依次是病情保证、获得信息、接近病人、获得支持、自身舒适。新生儿无陪护病房母婴分离时母亲前10位需求分别是了解新生儿病情、治疗情况、确保新生儿治疗结局、医护能否随时解答疑惑、新生儿病情变化时通知家人、能获得新生儿最新信息、清楚下一步治疗目的、清楚治疗时间、家属、护士陪同、有个人独处时间、能够获得帮助。结论病情保证、获得信息、接近病人是新生儿无陪护病房母婴分离时母亲主要需求。文化程度、职业、月人均收入是影响产妇需求的多因素。护理人员应积极告知产妇新生儿病情变化情况,讲解治疗目的及结局,指导家属安慰产妇。

  • 标签: 新生儿 无陪护病房 母婴分离 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下斜肌转位术治疗分离性垂直斜视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到2015年3月收治的分离性垂直斜视患者40例,其中26例患者有下斜肌亢进症状,14例无下斜肌亢进症状。对垂直斜视度≥10°的患者采用下斜肌转位术进行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采取下斜肌转位术治疗之后,两组患者中共治愈28例,其中伴随下斜肌亢进组术前平均上斜度为19.25°,术后1例治疗无效,术后平均上斜度为5.14°;无下斜肌亢进组术前上斜度为14.62°,术后2例治疗无效,术后平均上斜度为4.96°。结论下斜肌转位术能有效治疗分离性垂直斜视,并且在伴有上斜肌亢进患者的治疗中效果突出。

  • 标签: 下斜肌转位术 分离性垂直斜视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院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临床分离株耐药特征并探讨相应护理对策。方法应用BDphoenixTM100进行细菌鉴定药敏检测,应用Whonet5.6软件和SPSS19.0软件对细菌耐药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5年6月—2016年5月本院共收集金葡菌141株,其中社区感染株占67.4%,医院感染株占32.6%。金葡菌对青霉素耐药率为98.6%,MRSA检出率56.0%,对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60.0%,对高水平莫匹罗星耐药率1.4%,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四环素、利福平、复方新诺明耐药率<30%,对夫西地酸、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奎奴普丁-达福普汀、替考拉宁耐药率为0。医院感染株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利福平耐药率高于社区感染株(P<0.05)。结论本院金葡菌MRAS检出率较高,医院感染社区感染株耐药性存在差异,加强护理人员无菌操作及手卫生意识,避免MRSA播散。

  • 标签: 细菌耐药性监测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多重耐药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8号Y型静脉留置针在血细胞分离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采用18号Y型静脉留置针对40例行血细胞分离术的患者进行两侧肘部静脉穿刺。结果穿刺成功率100%,采血过程顺利,疗效达标。结论18号Y型静脉留置针操作简单,使用安全,减轻疼痛,病人自我感觉全舒适,值得在血细胞分离术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血细胞分离术 Y型静脉留置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94例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损伤患者,根据随机表分组。对照组采取短肌腱移位手术;治疗组则进行骨膜移位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损伤治疗转归;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治疗前后患者功能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患者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损伤治疗转归比对照组好,P<0.05;治疗组手术相关指标比对照组好,P<0.05;手术前两组功能和生活质量无显著差异,治疗组手术治疗后功能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骨膜移位手术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确切,手术开展顺利,康复良好,可帮助患者提升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手术治疗 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损伤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运用手法治疗急性乳腺炎初期疗效显著,而手法分离胸小肌通过疏通淋巴系统促进炎症物质的吸收,在临床中治疗急性乳腺炎淤乳期效果明显;此法亦可起到保健、预防疾病的目的,在临床中应用于多种疾病。

  • 标签: 乳腺炎 外治法 手法疏通 胸小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免打结锁扣带袢钢板(KnotlessTightRope)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13年1月~2015年1月16例使用免打结锁扣带袢钢板(KnotlessTightRope)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患者,术后利用AOFAS评分标准和X线检查综合判定。结果术后随访时间9~18个月,平均12个月,利用AOFAS评分标准和X线检查综合判定,本组患者优10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94%。结论免打结锁扣带袢钢板(KnotlessTightRope)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的临床疗效好,并发症少,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下胫腓联合分离 免打结锁扣带袢钢板(Knotless TightRope) 复位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