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3MTMAttestTM490新自动快速生物监测方法在院感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新旧两种生物监测仪对高压蒸汽灭菌锅进行生物监测,其中快速生物检测法检测60锅次,普通生物监测法检测40锅次进行对比,对检测时间及结果的一致性进行比较。结果普通生物监测法检测需7天才能取得结果,快速生物检测法只需1小时,两者时间上有显著差异(P<0.05);两种监测法合格率均为100%,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快速生物监测法的应用在确保准确、安全的前提下,除了提供高品质的无菌物品外,同时大大缩短了生物监测判断的时间,减少了急诊外科手术及植入物患者的手术等待时间,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保障。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在病理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间,来院接受手术切除治疗的98例患者的切除标本,均取两份,分别应用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及常规石蜡切片技术进行病理检验,比较两组的标本制作时间、脱水透明时间、固定时间,比较两组的浸蜡时间。结果快速组的标本制作时间、脱水透明时间、固定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组,浸蜡第一次和第二次的时间也均显著短于常规组,差异鲜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快石蜡切片技术进行病理检验,能显著缩短检查时间,且显示效果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也与常规检查相接近,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快速成型技术在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有效的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5年8月—2018年2月,将60例到我院进行治疗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患侧以及骨折分裂类型指标随机分成应用快速成型技术辅助手术治疗的试验组和常规手术治疗的对照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临床疗效的统计学差异。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的比较,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快速成型技术辅助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手术的安全性,还可以改善临床指标和预后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快速血清学检验与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016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87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44例。对治疗组患儿采取快速血清学检验,对对照组患儿采取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误诊率与漏诊率。结果经过统计分析后,治疗组患儿的误诊率为2.3%,漏诊率为4.7%,对照组患儿则分别为11.4%、13.6%,两组数据分别进行对比,计算结果均显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用快速血清学检验的方式可显著降低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误诊率与漏诊率,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对其进行推广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采用MLPA技术快速检测价值。方法2015年5月-2016年5月,选择产前诊断标本224例,其中绒毛标本10例,脐带血标本70例,羊水标本144例。均行细胞遗传学分析及MLPA检测。结果本次研究共选择224例产前诊断标本,经MLPA检测系统提示母血或69XXY污染的羊水2份,另2份羊水标本因具有的细胞量太少,实施检测后,DNA量太低,而不可对可信的结果获取。经细胞培养,再实施MLPA检测,上述4例样本为正常二倍体,在出具核型分析结果前,其他220份标本获得可信结果,并一致于细胞染色体核型所分析的相关结果,未出现假阴性及假阳性的情况,24h报告达98.2%临床符合率。采用MLPA进行检测,染色体整倍体异常标本14例,包括47XYY征1例,21-三体6例,13-三体1例,45X单体2例,18-三体4例。结论针对产前诊断中的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采用MLPA技术进行快速诊断,获取的结果具较高准确性,且经济成本较低,通量高,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路径在快速康复外科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快速康复外科接受治疗的96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8例以快速康复外科路径实施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进食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优良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结论对快速康复外科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以快速康复外科路径进行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效果及护理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重在探究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本科室收治的100例小儿肺炎患儿的相关数据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进行血清收集。分别采用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验方法对血清实施检验,并将两种方法的阳性检验结果和具有年龄差异的患儿的血清阳性率进行对比。结果快速血清学的阳性检验率为60%,微生物快速培养的阳性检验率为90%,微生物快速培养的阳性检验率显著高于快速血清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4至7岁患儿的血清检验率显著比其他年龄段的患儿高,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采用微生物快速培养检验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灵敏度较高,相应的阳性检验率也较高,是诊断支原体感染的主要手段,能够当做可靠的诊断数据供应给临床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大肠菌群迅速检查这一技术运用到给营养同食物卫生实施检查期间的成效。方法选择饮料、白糖、果冻、坚果、饼干、蛋糕与矿泉水一类食物内的352个样本,并借助乳糖胆盐型发酵这一方式同最可能数这一方式对大肠菌群加以测算,探究相应的检查成果。结果检查通过的样本一共309个;乳糖胆盐型发酵这一方式同最可能数这一方式对样本实施检查以后的通过率都一致,均即87.78%,二者实施检查以后的通过率都即100%;这之中,借助两类方式对大肠菌群加以检查的成果一致的一共333个,检查一致率即94.60%,没有通过的19个样本内有9个检查成果稍有差别,即占据样本的2.57%。结论大肠菌群迅速检查这一技术相应的检查成效较优,可以检查出食物内的大肠菌群,以更好地对营养同食物卫生加以监管,检查价值极大,成效显著,值得大力推行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流动力学各参数指标的特点及变化;评价PICCO监测技术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ICU2014年12月-2016年10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19例,年龄18~75岁,将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ICCO监测组(监测组)和普通监测(对照组),每组30例。监测组在PICOO监测指导下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及液体管理,而对照组则在CVP、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指导下进行监测;比较两组患者ICU停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肺水肿发生率及预后良好率。结果两组MAP和CVP均得以改善,但监测组MAP和CVP优于对照组(P<0.05),监测组CI及GEDI较治疗前改善(P<0.05),EVLWI及SVRI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监测组ICU停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较对照组缩短,肺水肿发生率降低(P<0.05),而预后良好率增高(P<0.05)。结论PICCO技术可有效进行重型颅脑损伤者液体管理,对预防神经源性肺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