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隐源性咯血和非隐源性咯血的DSA表现分析不同栓塞治疗策略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8月—2015年9月期间在我院行数字显影血管造影对50例患者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为隐源性咯血组(31例)和非隐源性咯血组(19例),分析其DSA差异,使用单纯明胶海绵栓塞(方法1),单纯栓塞微球栓塞(方法2)、明胶海绵加弹簧圈混合栓塞(方法3)治疗,比较治疗差异。结果隐源性咯血和非隐源性咯血患者的责任血管主要为支气管动脉异常,两组患者DSA表现基本一致,增粗、迂曲、肺内异常染色等无显著性差异;栓塞治疗策略中方法2及3疗效显著优于方法1。结论隐源性咯血和非隐源性咯血患者责任血管主要是以支气管动脉为主,咯血患者使用永久性栓塞剂栓塞异常责任血管后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对影响ICU病房对心脏骤停的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成功因素的相关探讨。方法在医院进行ICU病房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资料收集(必须确保资料收集的随机性,并且基本符合现实中的心脏骤停患者的分布,造成原因等)ICU病房200例心肺复苏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讨论,探究影响心肺复苏的相关因素。结果原发病,年龄,心脏骤停方式、入院前是否进行了心肺复苏,心肺复苏的地点、时间、持续时间、是否进行了气道的重建有统计学意义,而性别、心脏除颤和药物比如肾上腺素的用量对心脏骤停的心肺复苏成功率率不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原发病,年龄,心脏骤停方式、入院前是否进行了心肺复苏,心肺复苏的地点、时间、持续时间、是否进行了气道的重建等是影响ICU病房对心脏骤停的患者进行心肺复苏的重要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氨溴索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老年急性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急性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退热、补液等常规治疗,同期对照组给予氨溴索治疗,观察组给予氨溴索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比较两组治疗7d有效率及对呼吸功能指标的影响。结果①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治疗后血清hr-CPR、IL-6水平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溴索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老年急性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素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4例新生儿肺炎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盐酸氨溴索治疗,临床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症状改善时间以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5.63%,两组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肺炎患者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在治疗过程中没有对新生儿引起不良反应,明显地缩短了患儿的住院时间、症状改善时间以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与血管点状抽剥术治疗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的处理方法,方法选取20例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的入院患者,对其施行外科手术治疗,主要采取剥脱抽离术,分析临床手术资料,结果分析手术治疗前后20例患者后进行评估,入院前临床受损静脉隆起状评估值为28.85±2.35,治疗后评估值为19.75±2.35,治疗后较治疗前评估值显著降低,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显著,通过患者均经过手术康复出院,采用剥脱抽离术,20例手术患者,术后无伤口感染迹象,术后两天即可下床活动,术后回访20例患者无并发症出现,手术切口平正、美观。结论通过剥脱抽离大隐或小隐静脉治疗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的方法能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加重,手术治愈率100%,术后回访患者效果满意,采用剥脱抽离术适于基层医院,临床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ICU患者突发心脏骤停的原因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择选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ICU病房所收治的30例突发心脏骤停现象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对所选患者的突发心脏骤停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各个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并对患者的护理效果展开观察与探究。结果经临床护理结果得出,在此次研究中,所选患者的CRRT时间为(72.3±10.4)h,ICU停留时间为(4.5±2.4)d,呼吸机辅助时间为(12.2±5.3)d。结论ICU患者发生突发心脏骤停的因素十分复杂,但根据各个原因及时采取相对应的护理措施能进一步降低患者的生命安全风险,使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有效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