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病案室四川内江641000)摘要目的利用趋势季节模型预测法,预测我院未来门诊人次的变化。方法根据2006—2010年的统计资料,利用趋势季节模型预测法建立数学模型,对门诊人次进行统计预测。结论此方法能很好对门诊人次进行预测,对医院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栓弹力图在预测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住院的恶性肿瘤患者90例,随机分研究组(N=60)与对照组(N=30)。研究组依据血栓弹力图结合凝血检查的结果进行干预;对照组则不予以干预。研究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红细胞聚集与无血栓并红细胞聚集情况各分A、B、C三个亚组,每组各20例。观察分析各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形成、肺血栓的栓塞症(PTE)情况与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DVT、致死性PTE的发生几率对比对照组均显著更低,P<0.05。各组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随访期内的出血事件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栓弹力图与凝血提示可以对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进行早期的预测,实施干预可有效的降低恶性肿瘤患者DVT与PTE的发生率。根据患者不同的高凝状态,对不同因素进行寻找并采取个体化的治疗,可保证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高症检测仪预测阳性患者在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相应护理干预的效果,为产前检查及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思路。方法对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进行系统产前妊高症检测阳性患者90例(观察组),将同期未进行系统产前检查住院分娩妊高症预测阳性30例(对照组)通过对观察组在治疗的基础上早起提供相应护理干预,对照组仅在入院时给予常规护理,未给予早期相应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妊娠高血压疾病、子痫、重度子痫前期以及轻度子痫前期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阳转阴妊娠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妊高症检测仪预测阳性患者进行相应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对母婴安全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剖宫产患者给予凝血四项检测后对于产后出血表现出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100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实验观察组;同时间段选择1000例剖宫产非产后出血患者作为实验对照组;对于两组研究对象于临床展开凝血四项检查,就检查结果展开分析。结果同对照组剖宫产非产后出血患者分娩前凝血四项指标进行对比,分娩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观察组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分娩前凝血四项指标进行对比,分娩后FIB呈现出明显降低,APTT以及PT水平显著提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TT水平方面,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同对照组剖宫产非产后出血患者分娩后APTT、PT以及FIB水平对比,观察组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检验人员合理选择凝血四项检测方法对剖宫产患者进行诊断,对于产后出血能够获得对应预测效果,从而证明凝血四项检测方法应用可行性。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阴道分娩采用预测评分联合护理干预减少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到我院住院、自然分娩的产妇中选取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表法将100例产妇分成两组,即参照组(n=50)与研究组(n=50),对参照组产妇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研究组产妇实施预测评分联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率(6.00%)明显低于参照组(22.00%)。并且前者的产后出血量(375.42±70.91)ml低于后者(1210.98±54.64)ml,组间存在较大差异性,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将预测评分联合护理干预应用在产妇阴道分娩中能够获得较为良好的临床效果,不仅能够有效降低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率度,而且还能够减少产妇的产后出血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RIMA模型、指数平滑模型在预测出院病人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某院2008—2017年出院病人数,采用上述两种方法进行建模拟合,并应用拟合模型对2017年每月份出院人数进行预测。结果ARIMA模型和指数平滑模型均适用于该院出院人数预测,Winters加法模型预测的MAPE值、MAE值、RMSE值都较ARIMA模型小,预测结果较ARIMA模型准确。结论应用时间序列分析预测出院人数是可行的,但也应结合相应的变动趋势选择相应的模型。本研究中,指数平滑模型中的Winters加法模型优于ARIMA模型,预测结果较为准确,两种方法对于出院人数的预测均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测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发展为进展性出血性脑损伤(PHI)患者早期凝血-纤溶功能、血清hs-CRP值的变化。方法前瞻性研究2015.01~2015.12入住包头市第八医院神经外科89例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患者,伤后6小时之内(入院2小时)抽取患者静脉血送检,监测入院患者伤后6小时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及血清hs-CRP指标的变化。并通过比较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患者连续头颅CT的影像学特征及变化,判断进展性出血性脑损伤(PHI)是否发生。结果89例TBI患者中有25例发生进展性出血性脑损伤(PHI),其中女性患者8例,男性患者17例;64例未发生进展性出血性脑损伤(PHI),即非PHI,其中女19例,男45例。PHI组患者D-二聚体、FIB、PT、hs-CRPx-±s分别为4.52±1.81、1.73±0.41、13.30±2.55、6.78±2.76,非PHI组患者D-二聚体、FIB、PT、hs-CRPx-±s分别为0.40±0.27、3.28±0.68、12.50±0.90、2.56±0.73。与非PHI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D-D)、PT、FIB、血清hs-CRP的含量变化有显著性差异,两组统计学结果P<0.05,25例PHI患者预后情况患者治疗1个月进行病情评估,1例植物生存,2例遗留肢体活动障碍,1例认知、情感障碍。其中病情越重,其D-二聚体、hs-CRP值越高。结论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患者早期存在凝血-纤溶功能及血清hs-CRP指标的异常,发生创伤性颅脑损伤的患者应及早行头颅CT检查,以便及早发现进展性出血性脑损伤(PHI)的发生,决定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胎儿脐血流监测及胎心监护监测在高危妊娠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102例高危妊娠产妇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根据胎儿脐血流、胎心情况分成4组,第1组25例,第2组25例,第3组26例,第4组26例,比较4组产妇胎儿窘迫发生率。结果第4组发生脐带绕颈、羊水过少或污染、剖宫产等发生率明显高于第1组,第2组胎儿窘迫、羊水过少、污染、剖宫产等发生率比第1组高,第2组产妇剖宫产率高于第3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危妊娠产妇监测胎儿脐血流、监护胎心可以提高胎儿窘迫发生检测率,以此减少产妇剖宫产和胎儿的不良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