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MicroRNAs(miRNA)是一类约20~22碱基大小的小分子非编码RNA。是一类新发现的在转录后水平负性调控基因表达的基因调控因子。miRNA在多种肿瘤中都存在表达异常。miRNA表达异常可能在胰腺癌的发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课题假设miRNA的基因序列在胰腺癌中存在变异,因此检测了8种miRNA在胰腺癌组织及肿瘤细胞株中前体的基因序列。总共发现了4种新的基因序列的变异。miRNA定量分析显示,miR-21在20例胰腺癌病例标本及6种肿瘤细胞株中均有显著的高表达。新发现的一个位于pre-miR-21基因下游29个碱基处的A-G突变导致了其附近二级结构的改变,并引起miR-21的相对低表达。这些结果显示miRNA可能在胰腺癌的发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其基因序列的变异引起表达异常的分子机制仍待进一步的研究。
简介:摘要目前研究显示,miRNA普遍存在于各种生物中,在起源上具有物种的差异与系统的差异,哺乳动物中其可能参与调控30%的基因表达,因而其形成的过程在植物与动物中存在着一些差别,推测这些或许是独立进化造成的。传统认为不存在在植物和动物间都保守的miRNA,可是据有关研究的人员实验发现,起源于长末端重复的转录子区域的某些基因,在植物与动物中都有存在,这就提示着植物和动物也许使用类似的蛋白质编码基因,即来自于相同基因片段(遗传信息系统),而部分miRNA存在不同强度的致癌物理活性,比如高表达的miRNA通过抑制一些抑癌基因,从而起到癌症基因的作用;另一些则表现为抑癌特性,比如低表达miRNA失去对抑癌基因的抑制作用,从而起到抑癌基因的功效。miRNA的出现为人们钻研调节细胞及生物体种种生命活动的分子功能机制开启了新的视野,也为肿瘤发生、发展及诊疗的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途径。目前发现,miR-128在普通脑神经体系中呈现出高表达水平,而且能够影响到其正常的发育以及一般的生理功能。miR-128在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外周血中显著增多1,在正常脑组织中的异常表达与神经胶质瘤、阿尔茨海默病等密切相关。miRNA-128还通过干预不同的靶miRNAs参与肺癌、胃癌、宫颈癌、前列腺癌、结肠癌等一些肿瘤的发生与进展过程。miR-128对于恶性肿瘤的指示性作用逐渐被发现,因此,阐明miRNA-128参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作用机制,对进一步研究肿瘤基因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乙肝患者血清HBV-M与HBV-DNA联合检测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02例乙肝患者血清标本采用免疫化学发光分析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进行HBV-M和HBV-DNA定量测定,以HBV-M血清学模式进行分组分析,探讨两者的关系特点。结果HBV血清学常见模式6种和少见模式5种。乙肝大三阳患者血清标本HBV-DNA阳性率为55.9%,病毒载量中、高拷贝复制;乙肝小三阳患者血清标本HBV-DNA阳性率为19.48%,病毒载量中、低拷贝复制;第8组阳性率为61.0%,病毒载量以中、低拷贝复制。结论HBV-DNA定量检测在各种HBV-M血清学模式具有差异,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99m)Tc-MDPSPECT/CT对肿瘤多发骨转移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病理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104例,采用(99m)Tc-MDPSPECT/CT检查,获得SPECT、CT、SPECT/CT影像,对比分析三种影像结果显示病灶数、阳性率和诊断符合率。结果104例患者中共发现病灶122个,SPECT、CT、SPECT/CT分别查出112、104、122个病灶,阳性率分别为91.80%、85.25%、100.00%,诊断结果符合率分别为38.52%、81.97%、92.62%,SPECT/CT显示病灶数、阳性率和诊断符合率最高,SPECT显示病灶数、阳性率次之,CT最低,但CT诊断结果准确率高于SPECT,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99m)Tc-MDPSPECT/CT获得的融合图像诊断结果准确,操作便捷,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对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开展深静脉导管留置护理过程中,3M透明薄膜敷贴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择取2014年1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深静脉导管留置护理患者6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遵照患者的初次就诊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包含31例患者,参照组患者运用3M伤口敷料开展护理处置,研究组患者应用3M透明薄膜敷贴开展护理处置,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服务薄膜满意度,以及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临床中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深静脉导管留置护理患者应用3M透明薄膜敷贴开展护理处置,相较应用3M伤口敷料开展护理处置,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降低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医学实践过程中加以推广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联合检测乙肝患者血清学标志物(HBV-M)、HBV-DNA、肝功能参数(ALT、TBIL),探测这些指标在乙型肝炎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患者血清标志物;HBV-DNA利用PCR-荧光探针法检测;肝功能利用日本东芝TBA200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检测。结果HBeAg阳性组患者HBV-DNA载量较HBeAg阴性组显著升高;HBeAg阳性组患者HBV-DNA与HBeAg阴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TBIL、ALT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综合应用血清学模式、肝功能和HBV-DNA对患者感染HBV严重程度以及治疗疗效进行评估。
简介: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载量与乙肝病毒标志物常见模式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时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和荧光定量PCR255例患者,统计HBV–DNA检测含量值和酶联免疫吸附检测的HBV–M模式值,进行对比。结果53例大三阳标本中,HBV–DNA阳性47例平均拷贝数为2.25×107/ml;在7例HBsAg、HBeAg标志物阳性的标本中,HBVDNA阳性5例,平均拷贝数5.40×106/ml;在57例小三阳标本中,HBV-DNA阳性者为24例,平均拷贝数为7.69×10/ml;而在122例HBV-M标志物全阴性的标本中,仍有3例检出HBV-DNA阳性,平均拷贝数为4.54×10/ml。结论在各种HBV标志物模式中,以HBeAg阳性者的病毒复制水平最高,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载量可表达HBV感染和复制状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M敷料加腹带固定腰大池引流管的效果分析。方法78例行腰大池引流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分别采取传统宽橡皮膏胶布和3M透明敷料腹带固定腰大池体外引流管。观察两组置管后敷料有无卷边、部分脱落、因烦躁致脱管、引流接头处脱落以及皮肤过敏的发生率。结果对于行腰大池穿刺置管术的患者,穿刺术后使用3M透明敷料腹带固定体外引流管的固定方法较采用传统宽橡皮膏胶布固定的效果更佳(P<0.01)。结论使用3M透明敷料腹带固定腰大池引流术后体外引流管,增强引流管的固定性,并发症少,并有利于医护人员可以直观引流管周围的皮肤状况,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减轻患者痛苦。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FX-Ⅱ玻璃离子和3M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老年牙体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198例共496颗牙体楔状缺损老年患者,患者牙体一侧(共268颗)采用FX-Ⅱ玻璃离子充填,另一侧(共228颗)采用3M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对比一年后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FX-Ⅱ玻璃离子成功254颗,失败14颗,成功率94.78%;3M光固化复合树脂成功183颗,失败45颗,成功率80.26%,FX-Ⅱ玻璃离子成功率显著高于3M光固化复合树脂成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X-Ⅱ玻璃离子修复老年牙体楔状缺损临床效果优于3M光固化复合树脂,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