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游离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近年来收治的62例口腔颌面部缺损患者,针对患者采用游离组织瓣修复,观察患者所获取的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实验观察,62例患者中60例患者组织瓣成活,总成活率是96.8%。在这其中,腓骨复合组织瓣的成活率是96.2%,前臂皮瓣的成活率是96.8%,股外侧皮瓣的成活率是100.0%。结论 在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修复中,前臂皮瓣可以作为首要选择方案,股前外侧皮瓣仅仅在患者出现大面积缺损都情况下予以应用,针对上颌骨和下颌骨缺损可以应用腓骨复合组织瓣予以修复。手术操作后一周对皮瓣加以监测,及时观察患者血管相关危象,同时进行手术探查,是确保游离组织瓣获取更高成活率的关键所在。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 老年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有效率影响 。 方法: 选取我院 老年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 60 例,选取时间为 2017 年 1 月 -2018 年 12 月,按照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分成参照组及观察组,各 30 例。对参照组行放射治疗,对观察组行手术 治疗 。分析、比较 2 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观察 组的 临床效率为 96.67% , 高于参照 组的 临床效率;不良反应发生 率为 6.67% , 低 于参照 组的发生 率,统计学差异均有意义, p < 0.05 。结论: 对 老年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行手术治疗,可提高临床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几率,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应用微小切口进路坚强内固定治疗的效果及固定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本院 2013年 2月— 2018年 12月接收的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 62例,由单双病号分组,常规组 31例应用传统内固定治疗,干预组 31例应用微小切口进路坚强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干预组患者骨折恢复Ⅰ级率、外形恢复满意率、固定无移位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 P< 0.05)。结论 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应用微小切口进路坚强内固定治疗的效果较好,可促进患者骨折良好恢复,提高外形美观度,且术后并发症较少,不易发生固定移位情况,固定可行性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研究老年人口腔修复的临床特点 , 为老年人口腔修复治疗提供借鉴。方法 选取 2018年 2月 2020年 2月期间在我院口腔科进行治疗的 90例老年口腔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 在 90例老年患者中 , 固定义齿修复 36例 , 所占比例为 40%, 其中 , 女 16例 , 占 44.4%, 男 20例 , 占 55.6%;活动义齿修复 54例 , 占总数 60%, 女 32例 , 占 59.3%, 男 22例 , 占 40.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老年人口腔修复主要以活动义齿修复居多 , 具有价格适中 , 容易修正、易清洁等优势 , 但缺点在于机械性差、佩戴有不适感等。而相比较而言 , 固定义齿的价格较高 , 难以清洁 , 适合基牙保存比较完整的患者 , 但具有体积小、佩戴舒适、方便等优点。因此 , 应该根据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特点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 , 选择合适的口腔修复治疗方式。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实施骨质疏松疼痛护理方案对其腰背疼痛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共计 72例,选取时间为 2017年 12月至 2019年 3月间,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其中 36例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纳入至对照组,其余 36例接受骨质疏松疼痛护理方案,并纳入至实验组,分析这两组护理前、后的疼痛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 从护理前进行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疼痛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的对比结果均为( p>0.05),无统计学意义;从护理后进行对比,实验组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明显( p<0.05)。结论 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实施骨质疏松疼痛护理方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分析目前我国存在着的老年骨折患者门诊复位时候让患者疼痛行为,因家庭负担、相关法律不完善和社会宽容态度致使该现象长期存在。当务之急是制定门诊老年骨折复位处置法规,以此来避 免门诊治疗骨折病人的合法权益。
简介:摘要:分析目前我国存在着的老年骨折患者门诊复位时候让患者疼痛行为,因家庭负担、相关法律不完善和社会宽容态度致使该现象长期存在。当务之急是制定门诊老年骨折复位处置法规,以此来避 免门诊治疗骨折病人的合法权益。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老年骨折患者采用疼痛护理后分析术后康复的效果观察及 VAS评分影响。方法:从 2017年 12月至 2018年 12月时间内选择本院治疗的 100例老年骨折患者,依据患者选择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使用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疼痛护理,对所有患者的术后各时间段 VAS评分与康复情况并进行记录。结果:护理后,术后的 1小时、 2小时、 3小时 VAS评分对照组均高于观察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观察组患者的康复训练依从性、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康复训练时间高于对照组,结果显示 p<0.05。结论:对老年骨折的患者采用疼痛护理干预在术后康复效果明显,痛感改善明显,提高恢复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舒适护理在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普外科 2017年 1月到 2018年 12月的 80例 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术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护理组对于我院的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术患者给予常规化护理,舒适护理组对于我院的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术患者开展舒适护理。比较效果。结果:舒适护理组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常规护理组,P< 0.05。护理后舒适护理组 SDS评分值水平、 SAS评分值水平、疼痛指数优于常规护理组, P< 0.05。舒适护理组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术患者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术排气时间、疼痛天数、下床时间、入院到出院日数优于常规护理组, P< 0.05。结论: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获得良好效果,可减轻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术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并减轻疼痛,加速术后的康复进程,提高满意度。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CT检查标识在颅面部CT检查与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17年12月间,本院颅面部病变CT检查的患者83例,按单双号分组,单号患者放置标记42例(A组),双号不放置标记41例(B组);CT检查标识以“L”为左侧标识(左:left,L)。 结果 颅面部病变患者83例,A组41人次,均无争议;B组42次,有1例有争议。 结论 CT标记"L"应用于颅面部CT检查,避免了误诊;所以CT标识的应用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