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经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 AS) 并寰枢椎脱位的临床护理。方法 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融合治疗 6 例强 AS 并寰枢椎脱位患者。应用 JOA 颈椎评分标准和 VAS 评分标准评价治疗效果,患者进行术后护理效果评价。 结果 手术时间 ( 98. 17 ± 9. 85) min,术中出血量 ( 301. 67 ± 34. 30) ml。患者均获随访,时间 3 ~ 6 年。 6 例均骨性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 2 例表现为枕大神经刺激症状者,术后即消失; 3例伴有四肢不同程度运动及感觉障碍者,术后 6 个月~ 1 年完全恢复。 VAS 从术前 ( 7. 0 ± 1. 0) 分降至末次随访时 ( 2. 2 ± 1. 2) 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1); JOA 从术前 ( 7. 17 ± 2. 48) 分提高至 ( 13. 67 ± 2. 42) 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1) 。结论 精心的术后护理可提高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融合术是治疗 AS 并寰枢椎脱位不稳的有效治疗效果,加快恢复进程,减少术后并发症,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简介:【 摘要 】 目的:探讨脊柱骨折围术期的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 2017 年 6 月至 2018 年 9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脊柱骨折病患 76 例,按数字随机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 38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式,干预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 对比两组患者主演时间及 VAS 疼痛评分、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的 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 VAS 评分优于对照组( P < 0.05 ); 干预组的不良发率 7.89% ,少于对照组 28.95% ( P < 0.05 );干预组护理满意度 92.11% ,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 71.05% ,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脊柱骨折围手术期效果良好,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应用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脊柱创伤患者应用微创治疗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我院接受脊柱创伤治疗的患者76例,按照1:1随机分组法平均分为两组,参照组38例与试验组38例,参照组患者应用传统手术治疗,试验组患者应用微创治疗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VAS疼痛值、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两组患者脊柱cobb角和前缘压缩高度进行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有降低,且试验组各指标均低于参照组,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对两组患者VAS疼痛值评分进行对比,术前两组间差异不大,p>0.05,术后24h和术后7d疼痛值均有减低,且试验组VAS疼痛值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对比,试验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试验组总发生率5.26%低于参照组总发生率23.68%,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脊柱创伤患者应用微创治疗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疼痛感,减少术中出血量,加快患者恢复进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患者的治疗和恢复有积极意义。
简介:摘要: 目的 针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 方法 选择2018年5月~2021年5月期间,医院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疼痛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的为78.33%,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脊柱骨折的治疗中,对患者实施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治疗效果,有效性较好,值得推广实施。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胸腰椎脊柱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 2016年 6月至 2018年 6月入住本院治疗的胸腰椎脊柱骨折患者 40例作为实验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进行编号,用奇偶法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 n=20)与对照组( n=20)。对照组采用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因定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与住院天数、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等指标等指标。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与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等指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相比较差异则不明显( 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胸腰椎脊柱骨折的治疗效果理想,可以改善患者的胸腰椎段骨折产症状,安全性比较高,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后路半椎体切除内固定术对低龄患儿脊柱畸形矫正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2015年 5月至 2018年 12月于我院收治后路半椎体切除术的低龄 (< 6岁 )半椎体畸形患儿为护理对象,在围手术期间进行的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各项准备,术后病情观察、预防术后并发症及早期功能训练从而确保手术的成功。结果:对 30例患儿,男 19例,女 11例,平均年龄 (3. 7±1. 8)岁,术后平均随访时间 (22. 41±7. 14)个月,随访期间未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及护理并发症,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采用脊柱后路半椎体切除矫形术成功,不仅基于医生高超的手术治疗,更离不开护理人员在整个围手术期间精心护理。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脊柱侧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 2017 年 1月至 2019 年 1 月我院收治的脊柱侧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 100例,均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疼痛程度、活动能力、受伤椎体高度以及伤椎 Cobb’s角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100例患者术前的疼痛程度、活动能力、
简介:【摘要】 目的 优质护理在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以及对术后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5月 -2019年 5月所收治的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 40例进行相关研究,并借助数字表法分为 2组,各 20例。这中间,参照组采取围术期常规护理的方法,实验组则运用围术期优质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进而比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对。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该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在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的围术期,行优质护理的方法,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从而促进其术后的恢复。因而,该种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2017年 1月 -2018年 12月的 86例强制性脊柱炎的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并应用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对其平均分组,分别应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抗体融合蛋白方式(实验组)进行治疗干预及单纯柳氮磺吡啶方式(对照组)进行干预,判别治疗效果。 结果 经研究,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对照组为,差异显著,P< 0.05。 结论 对AS患者病症采用 rhTNFR:Fc进行治疗,有利于减轻患者关节的肿胀程度,缩小患者晨僵时间,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治疗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实施椎体后凸成形术实施临床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录本院2019年2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共计82例,其中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41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接受临床护理的41例患者纳入试验组,对比分析组间调研数据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2.93%,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56%,组间数据分析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各阶VAS评分数据较之对照组术后各阶段VAS评分数据存在显著的数据差异(P<0.05);试验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较之对照组同项护理质量评分数据存在显著的数据差异,统计学分析存在意义(P<0.05)。讨论:基于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病理表现,在行椎体后凸成形术以后的护理干预阶段,临床护理措施的实施能够更好促进患者的病情改善,生理状态恢复,应用价值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