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肢陈旧性骨折骨不连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于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作为本次研究的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选择20例患者作为案例进行研究对比分析。所有患者均应用回顾性分析方式,对致伤原因、骨折部位、手术方式以及临床疗效进行统计。结果致病原因当中以机械伤、车祸伤为主,骨不连类型主要是以萎缩型、肥大型为主,占比相对于其他类型有明显优势,数据差异突出,统计学结果有意义(P<0.05)。滑膜型、肥大型、萎缩型患者均采用LCP联合自体骨移植治疗,对于感染型患者采用局部切口、彻底切除死骨与感染病灶。20例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均比较理想。结论四肢陈旧性骨折的临床治疗必须根据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保障手术方式的合理性以及治疗时效性,术后应当根据患者情况尽早开展系统康复训练,提高临床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救治中展开带锁髓内钉疗法的效果。方法 :通过筛选 62例因四肢创伤骨折、于 2014年 7月至 2017年 2月间入住我院的患者,均存在骨不连症状,并依据不同疗法分组:Ⅰ组 32例统一施以带锁髓内钉疗法,Ⅱ组 30例施以加压钢板疗法,统计两组病例手术指标及其优良率。结果:Ⅰ组 32例优良率 93.75%( 30/32),Ⅱ组 30例 73.33%( 22/30),( P< 0.05);Ⅰ组手术指标相较于Ⅱ组表现出优势,( P< 0.05)。结论:当四肢创伤骨折患者出现骨不连现象后,展开带锁髓内钉疗法实践效率高,推荐选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对象为本院诊治的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共70例,选取时间为2020年4月-2021年3月,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组,采用动力加压钢板治疗患者为对照组,35例,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患者为观察组,35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过不同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97.14%VS80.00%),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对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使用带锁髓内钉进行固定治疗的效果做出分析。方法:采用2019年1月-2021年12月这一时间段在本院诊治的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例数78例,在随机抽样法方式下将患者划分成均为39例的两个组别,常规组患者使用加压钢板固定单独治疗,研究组使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包括骨折愈合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指标三方面。结果:研究组骨折愈合优良率高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手术指标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使用带锁髓内钉固定进行治疗,可以改善患者手术指标,提升骨折愈合优良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应用骨皮质剥脱术联合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方式治疗四肢长骨骨不连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四肢长骨骨不连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骨皮质剥脱术联合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1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7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肢长骨骨不连患者采用骨皮质剥脱术联合锁骨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和肌力水平,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四肢创伤骨折术后骨不连用带锁髓内钉固定疗法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科接诊的四肢创伤骨折术后骨不连病患者102例,根据奇偶数字分组的方式对其进行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1例。实验组采取带锁髓内钉固定疗法,对照组采取加压钢板疗法。观察两组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比较术后引流量与感染率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的关节恢复时间为(11.4±1.7)w,明显比对照组的(18.7±2.1)w缩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术后引流量、手术切口长度与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感染率为5.88%,明显比对照组的23.53%降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积极对四肢创伤骨折术后骨不连病患施以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有助于改善其肢体功能活动度,促进手术创口愈合。
简介:【摘要】 目的:为了探究带锁髓内钉联合自体骨移植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到2020年12月的100例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并且将其进行随机排列分组,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命名为对照组,另外一组命名为实验组。对于实验组的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采用带锁髓内钉联合自体骨移植的治疗方式,对于对照组的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采用电刺激联合超声刺激的方式治疗。在对于两组患者之间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后,将两组患者之间的心理情绪指数以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率进行对比,从而来研究实验组患者所采用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的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的心理情绪指数、不良反应率指数、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的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并且两组患者之间的结果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治疗中加压钢板,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的作用。方法:取63例观察对象(即:我院2019.03至2021.05收治的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密封信封抽选分组,行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n=33观察组)和加压钢板治疗(n=30,常规组),比较并发症率、引流量、手术时间、出血量、总有效率、骨折愈合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率0.00%(0/33),比常规组16.67%(5/30)低,骨折(24.35±6.31)周愈合,比常规组(30.54±6.22)周早,总有效率96.97%(32/33),比常规组76.67%(23/30)高,引流量(122.47±24.88)ml,手术时间(122.75±28.86)min,出血量(210.18±71.36)ml,比常规组少,P<0.05。结论: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可减少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术中引流量、手术时间、出血量,降低并发症率,加快骨折愈合进度,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在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出现四肢创伤骨折到院治疗后,对出现了骨不连症状的患者开展带锁髓内钉内固定疗法,从而研究该治疗方法发挥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实际开展中,选取的样本来源均为医院收治患者,患者由于四肢创伤骨折出现了骨不连症状之后,于2021年9月-2023年4月到院进行诊断和治疗。样本确定后,样本分组模板为对照、观察两个不同小组,将68例患者平均分入小组模板后,选择不同治疗方式,最终比较小组之间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患者由于四肢创伤骨折入院后,针对出现了骨不连症状的患者,确定带锁髓内钉内固定疗法治疗方案有助于提升治疗效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效果及推广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60例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动力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治疗中采取带锁髓内钉治疗方法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并能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四肢长骨骨折采用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治疗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四肢长骨骨折并施行内固定术的30例患者,将坏死的组织、死骨彻底清除。将髓腔内的炎性组织、脓液刮掉。切除窦道和瘢痕组织,用双氧水、生理盐水、碘伏、苯扎溴铵反复冲洗,将骨折完好复位,纵向加压,加施外固定架。取出内固定,清创后,用VSD将创面覆盖住。创面修复须待伤口内肉芽组织生长之后实施。对于严重的创面感染,用万古霉素(或其他光谱抗生素)骨水泥置于创伤之内,如果有骨坏死,要先填塞以骨水泥,将感染控制住,之后再进行骨骼的重建。术后患者再进行患肢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以便更好回复功能。结果患者中创面良好愈合21例,感染复发8例,严重感染截肢1例。其中,7例保留了内固定。经过半年至1年的随访,效果不错。结论外科治疗四肢长骨骨折内固定的术后并发感染技术,正在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得到完善与发展。在临床上,医师应注意灵活应用,个体化治疗,以便更好地治愈感染,消除病患带来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