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第1跖骨双骨+Akin骨治疗成人重度拇外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2014年06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足踝外科住院手术治疗的35例41足采用第1跖骨双骨+Akin骨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于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拍摄负重位足部正侧位x线片,并进行AOFAS评分。测量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正位x线片上HVA、1-2IMA和DMAA,记录术前和末次随访AOFAS评分。末次随访HVA〉15°认为拇外翻畸形复发。结果:35例患者41足共随访34例40足(1例单足拇外翻手术患者失访),平均随访19.2月(9—38月)。HVA、1-2IMA和DMAA从术前43.2°(38°~54°)、18.6°(13°~26°)和14.9°(12°~27°)到术后6.9°(1°~13°)、8.6°(4°-14°)和7.2°(5.9°-9.0°);AOFAS评分从术前47.5分(39~61分)分到术后82.1分(75—92分)。无拇外翻畸形复发。平均骨愈合时间7.6w(6~11w),无骨不愈合或延迟愈合发生。1例患者出现伤口裂开及表浅感染,给予换药、口服抗生素后愈合。结论:第1跖骨双骨+Akin骨可以很好的矫正拇外翻畸形的HVA、1—2IMA和DMAA,临床愈合疗效满意。

  • 标签: 双截骨 Akin截骨 重度 拇外翻
  • 简介:背景: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不断增长,老年性[足母]外翻越来越多见。老年性[足母]外翻一般畸形严重,很难依靠单一骨术矫正足部的全部畸形。目的:观察第1跖骨远端Chevron骨术结合趾骨Akin骨术治疗老年性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8月至2015年10月采用第1跖骨远端Chevron骨术结合趾骨Akin骨术治疗老年性[足母]外翻患者138例(253足),男31例(45足),女107例(208足);年龄65~92岁,平均(77.8±2.3)岁。分别于术前1d、术后7d、术后6周、末次随访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AOFAS的Maryland第1跖趾关节百分评分法进行疼痛评分和功能评定。术前、术后6周、末次随访时拍摄足负重位X线片,测量和记录HVA角、IMA角、DMAA角变化情况,并进行影像学评定。结果:138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5年,平均(3.6±0.5)年。无一例出现骨处迟延愈合和不愈合,无跖骨头坏死。所有患者术后7d、术后6周、末次随访时足部疼痛明显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末次随访时更显著(P〈0.01)。AOFAS的Maryland第1跖趾关节百分评分法功能评定,总优良率为96.8%。HVA角、IMA角、DMAA角均较术前改善明显(P〈0.05)。末次随访时发现各角度均较术后6周有一定程度的丢失,但无统计学差异,患者亦无临床症状。结论:运用第1跖骨远端Chevron骨术结合趾骨Akin骨术治疗老年性[足母]外翻的临床疗效明显。手术在单一切口下即可完成,操作相对简单,适宜推广应用。

  • 标签: 截骨术 [足母]外翻
  • 简介:【摘要】目的  在拇外翻的治疗方面,对比Chevron骨与Scarf骨的临床应用成效。方法  筛选62例本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内接受医治的拇外翻患者,以随机法划分别31例的两组,而骨方式包括Scarf骨(对照组)与Chevron骨(观察组),评测治疗后的影像学参数、足踝功能的还有胫侧籽骨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1年的HVA、IMA与DMAA水平较术前更低,同时观察组术后1年的IMA水平较对照组更高,而DMAA水平较对照组更低,差异(P<0.05),而HVA水平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1年的AOFAS评分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1年的胫侧籽骨位置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  Chevron骨与Scarf骨用于拇外翻治疗均较好而,Chevron骨矫正DMAA 效果更好,而Scarf骨矫正 IMA效果更好。

  • 标签: Chevron截骨 Scarf截骨 拇外翻 临床疗效 治疗对比
  • 简介:本文讨论胫骨骨折治疗过程中腓骨接骨与骨的得失.通过Medline以"腓骨骨折"和"腓骨骨术"进行检索及相关文献追踪,并结合我院的治疗经验进行讨论.伴有胫骨远端关节面移位骨折的胫腓骨远端骨折为腓骨固定的经典适应证,但在胫骨骨折时,腓骨骨折本身一般不波及下胫腓关节,不影响踝关节的稳定性,不主张对腓骨下1/3骨折进行常规固定.胫骨畸形愈合或萎缩性骨不连可以考虑腓骨骨辅助治疗.但在对胫骨骨折治疗时,无论对腓骨接骨与骨,无为而治为上策.

  • 标签: 腓骨 胫骨 骨折 接骨术 截骨术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踝上骨结合腓骨骨治疗内翻性踝关节炎疗效。方法:从我院2022.12-2023.12月选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保留腓骨),观察组(截断腓骨),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踝关节功能高于对照组;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内翻性踝关节炎患者实施踝上骨术,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实施。

  • 标签: 踝上截骨术 腓骨截骨 踝关节 内翻性踝关节炎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Coughlin骨术治疗Ⅲ型小趾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5年4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手足显微外科收治的22例31足Ⅲ型小趾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例3足,女19例28足;年龄26-78岁,平均45.3岁.患者均采用改良Coughlin骨术治疗,术后观察骨折愈合情况,评测第四五跖骨间夹角、小趾内翻角、第五跖骨外翻角变化、患者足部疼痛缓解及对足部外观满意等情况,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小趾-跖趾-趾间关节评分系统(AOFAS)对手术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所有创口均获一期愈合,未出现感染或者皮肤坏死等并发症.术后22例31足获得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7.8个月.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为6-14周,平均11.6周.末次随访时,患者创口外观理想,足趾外观无畸形,未出现转移性跖骨痛以及胼胝复发.末次随访时,第四、五跖骨间夹角为5.9°±1.6°,小趾内翻角为6.1°±2.3°,第五跖骨外翻角为2.2°±1.2°,均比术前的16.3°±5.1°、10.7°±3.5°、5.8°±2.6°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833、6.115、7.000,P值均〈0.01);AOFAS评分为(89.0±8.4)分,比术前(60.2±9.3)分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95,P〈0.01).结论改良Coughlin骨术具有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效果显著等优点,是治疗Ⅲ型小趾囊炎一种有效的方法.

  • 标签: 滑囊炎 裁缝师 截骨术 Coughlin截骨 修复外科手术
  • 简介:背景:第一跖骨远端骨适用于治疗轻、中度[足母]外翻畸形。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价经皮第一跖骨头下骨治疗[足母]外翻畸形的疗效。方法:自1996至2001年,采用经皮第一跖骨远端骨治疗82例(118足)有疼痛症状的轻、中度[足母]外翻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进行评估,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35.9个月。采用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学会(AOFAS)[足母]趾-跖趾-趾间评分标准进行评估。结果:118足患足中107足(91%)疗效满意,AOFAS评分为(88.2±12.9)分,术后在X线片上测量[足母]外翻角、第一跖骨间角、第一跖骨远端关节面倾斜角及籽骨的位置,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变(p〈0.05)。3足(2.5%)外翻畸形复发,8足(6.8%)第一跖趾关节僵硬但无疼痛。1足(0.8%)并发深部感染,经抗生素治疗后消退。结论:经皮第一跖骨远端骨治疗轻、中度疼痛性[足母]外翻畸形方法被证实可靠有效。其临床疗效可与传统开放手术疗效相比,且具有微创手术的优点,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由于开放性手术而带来的并发症。可信水平:治疗性研究,Ⅳ级。进一步可信度参见作者介绍。

  • 标签: 外翻畸形 第一跖骨 截骨矫正 远端 经皮 截骨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与骨矫形的对比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6.05-2017.05接收的80例行膝关节手术的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进行膝关节置换矫形,对照组进行膝关节骨矫形,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疼痛程度。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无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降低,但是观察组降低优于对照组,存在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中显效率为67.5%,好转率为30.0%,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中显效率为27.5%,好转率为32.5%,总有效率为60.0%,对比存在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膝关节手术中采用置换和骨治疗均有一定疗效,但是置换术对患者疼痛程度的缓解更加有效,可以最大化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建议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膝关节 置换 截骨 矫形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髋臼周围骨联合股骨转子间骨术治疗复杂的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复杂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35例,对全部患者实施髋臼周围骨联合股骨转子间骨术进行治疗,观察分析全部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全部患者治疗后的CE角、颈干角以及Harris髋关节评分都优于治疗前(p<0.05);Shenton线全部均呈连续性,并且患者的Harris髋关节评分优良率为91.43%。结论对于复杂的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采取髋臼周围骨联合股骨转子间骨术的疗效显著,能有效的矫正患者的髋关节畸形等现象,减轻患者髋关节疼痛,并且无严重的并发症现象,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髋臼周围截骨 股骨转子间截骨术 髋关节发育不良
  • 简介:目的探讨APC基因短型突变与散发性结直肠癌的关系和荧光标记数字化蛋白短检测技术(P兀)在APC基因短型突变检测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96例散发性结直肠癌(结肠癌44例、直肠癌52例)患者手术切除标本。应用荧光标记数字化PTT,以从基因组DNA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片段为体外翻译的模板,对50例结直肠癌患者APC基因突变聚集区进行筛查,根据有无短蛋白的出现,判断基因突变是否发生。采用DNA直接测序法,对46例结直肠癌患者APC基因突变聚集区进行突变检测。对两种方法的突变检出率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50例采用荧光标记数字化PPT检测的结直肠癌标本中,13例发生短型突变,突变检出率为26%(13/50),对其中4例阳性DNA样本进行测序,为无义突变,均导致短蛋白的产生。46例采用DNA直接测序法检测的结直肠癌标本中,11例发生短型突变,突变检出率为24%(11/46),与荧光标记数字化PPT突变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33,P〉0.05)。结论APC基因短型突变是我国散发性结直肠癌较常见的基因改变事件。荧光标记数字化肿是快速、高效的基因突变筛查技术。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APC基因 蛋白截短检测技术 突变聚集区 体细胞突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儿童肘内翻患者分别选择肱骨远端骨Ilizarov矫形以及单纯楔形骨克氏针固定矫治术完成治疗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28例儿童肘内翻患者进行治疗研究;随机分为常规组(采用单纯楔形骨克氏针固定矫治术完成治疗)和研究组(采用肱骨远端骨Ilizarov矫形术完成治疗),各14例;比较两组患者肘关节功能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拆内固定时间。结果:研究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100.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0.00%)同常规组(92.86%)、(7.14%)比较,未呈现出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常规组,切口长度小于常规组,但手术时间、愈合时间、拆内固定时间均长于常规组(P0.05)。结论:肱骨远端骨Ilizarov矫形术有效应用,同单纯楔形骨克氏针固定矫治术比较,在获得疗效以及安全性方面,较为一致。肱骨远端骨Ilizarov矫形术可将术中失血量减少,将切口长度减小;但单纯楔形骨克氏针固定矫治术能够将手术时间、愈合时间、拆内固定时间有效缩短,二者各有利弊,具体应用期间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形确定对应治疗方法。

  • 标签: 单纯楔形截骨克氏针固定矫治术 肱骨远端截骨Ilizarov矫形 儿童肘内翻 治疗效果
  • 简介:合并膝内翻畸形的膝骨关节炎是常见疾病,对这类单间室早期病例行胫骨近端高位骨术是一种重要的保膝治疗方式。1临床资料患者,女,58岁,因"右膝反复肿痛4年余,加重5个月"入院。现病史:于4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膝关节疼痛伴间歇肿胀,以上下楼梯为甚。于当地社区医院行关节局部封闭、口服消炎镇痛药物等对症治疗后局部疼痛可短期缓解,停药后症状复发。近5个月,右膝疼痛逐渐加重,活动时明显。

  • 标签: 胫骨近端高位截骨 膝内翻 膝骨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石位在妇科阴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对传统石位的摆放方法进行改良。方法将60例阴式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膀胱石位,观察组患者给予改良石位,观察两组患者托腿前后小腿周径变化和术后24小时下肢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托腿后小腿周径增加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术后24小时发生下肢疼痛和麻木、肿胀的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科阴式手术中,改良石位能减轻对下肢的压迫,减少术后下肢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截石位 手术体位 阴式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胫骨远端骨、重建下肢力线治疗陈旧性pilon骨折畸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采用胫骨远端骨重建治疗的15例陈旧性pilon骨折畸形愈合患者资料,男12例,女3例;平均年龄30.8岁(24~39岁).术前负重位X线片及CT三维重建示:内翻畸形9例,外翻畸形2例,胫骨远端前方塌陷4例;4例患者存在胫距关节半脱位.所有患者术前均主诉踝关节疼痛、畸形及活动受限,并伴有行走困难.术后随访摄踝关节正、侧位X线片,并记录骨折愈合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SF-36健康调查简表评分、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踝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情况等.结果13例患者术后获平均23.8个月(19~48个月)随访,2例失访.骨性愈合时间平均为3.8个月(3~7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由术前平均(5.1±3.2)分降低至(1.4±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8例患者疼痛完全缓解.末次随访时AOFAS踝与后足评分、SF-36健康调查简表评分及踝关节活动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未见内固定失效、软组织并发症及进行性创伤性关节炎.结论胫骨远端骨的力线重建手术治疗陈旧性pilon骨折畸形愈合可有效恢复下肢力线,缓解疼痛症状,并改善踝关节功能,降低进行性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

  • 标签: 踝关节 足畸形 截骨术 PILON骨折
  • 简介:摘要:1、目的  距骨体骨折是一种复杂的骨科疾病,常伴随着严重的关节损伤。由于其位置的特殊性,传统的治疗方式可能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内踝骨作为一种治疗距骨骨折的方法,逐渐被更多的医生和患者所接受。本文通过对10例采用内踝骨治疗的距骨骨折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探讨了该治疗方法的疗效和优缺点。 2、方法 在这10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在25-60岁之间。所有患者均接受内踝骨治疗。手术过程包括对骨折部位的清理、骨和固定。术后对患者进行一定时期的随访,评估治疗效果。 3、结果   经过内踝骨治疗后,所有患者的骨折均得到愈合,且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在随访期间,患者的关节功能得到了较好的恢复,疼痛得到了缓解。同时,根据骨折的类型和患者的个体情况,治疗效果有所差异。对于部分严重的骨折,如粉碎性骨折或伴有血管神经损伤的骨折,内踝骨治疗的效果可能有限。 4、结论  内踝骨治疗距骨骨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通过对这10例患者的治疗,我们体会到了该方法在处理某些复杂距骨骨折中的优越性。然而,由于骨折类型的多样性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对于一些严重的骨折,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应进一步探讨内踝骨治疗距骨体骨折的最佳适应症和手术技巧,以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服务。

  • 标签: 距骨体骨折 内踝截骨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3D打印骨模块辅助下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与术前虚拟骨的精确度,探讨3D打印骨模块指导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骨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时间段是在2015年1月-2018年6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在我院收治的行3D打印骨模块辅助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纳入28例为对象,回顾性分析28例患者的术中和术前虚拟骨数值之间存在的差异。结果术后28例患者的下肢力线和膝关节功能恢复显著,各部分截骨厚度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骨模块辅助下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与术前虚拟骨的精确度比较无显著差异,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术 3D打印截骨模块 虚拟截骨 精确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Bernese髋臼周围骨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0月-2022年6月)治疗的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20例,均通过Bernese髋臼周围骨术进行治疗,对比应用效果。结果: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较为显著,且并发症较少。结论:对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运用Bernese髋臼周围骨术治疗能提升其临床疗效,且并发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术 临床应用 髋关节发育不良
  • 简介: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就是将患者的血液引出至透析器,通过透析膜与相反方向流动的透析液进行溶质交换及水的清除的治疗过程。理论上该治疗应该达到下列目标:透析膜不能通过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与蛋白质:透析膜能阻止透析液中的细菌及内毒素进入血液,不能导致不良反应;补充患者体内缺乏的物质(如碳酸氢盐);

  • 标签: 血液透析 高通量 透析膜 有形成分 不良反应 碳酸氢盐
  • 简介:目的:探讨腓骨骨术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短中期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KOA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行腓骨骨术治疗,对照组行人工单髁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相关临床指标,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美国西部Ontario和McMascer大学骨性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术后6个月的WOMAC评分和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均P<0.05),但术后6个月两组的WOMAC评分和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腓骨骨术与人工单髁关节置换术治疗KOA均具有良好疗效,但前者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患者恢复快且费用低等优势。

  • 标签: 膝骨性关节炎 腓骨截骨术 人工单髁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石位是现阶段妇科临床中腹腔镜手术最常用强迫体位,传统的石位采用头低足高的体位,虽然手术操作较为简便,但是大量临床研究发现此种安置体位会增加神经损伤、腓肠肌综合征、下肢静脉栓塞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改良石位以传统头低足高石位为基础,使患者的舒适度更高,有助于手术操作,有效缩短手术时间,而且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改良截石位 妇科 腹腔镜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