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生物类纳米流体器件是指关键尺寸小于或等于100nm的流体器件,包括纳米孔结构和纳米通道结构,在生物DNA、水处理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由于多个物理场的耦合,如流场、电场和离子运动,以及尺寸减小到纳米级,物理现象非常复杂,通常伴随着强非线性。这种非线性特性是纳米流体器件固有的,其内部机制仍然缺乏明确的阐述。因此,本文结合实际设计一种纳米孔测序流道及微流体装置,采用仿真软件对设计的纳米孔测序流道微流体进行仿真,结果表明,生物纳米孔测序流道内部具有较好亲水性或疏水性可使微流体更具有优越的流动性,可以更好的适用于生物纳米孔DNA测序领域,避免操作复杂和测序液浪费(特别是文库的浪费),减少了现有技术中的测序成本,为纳米流体装置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创新实现路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持续呼吸道症状与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reflux,GER)的关系。方法对20例持续呼吸道症状(包括12例反复支气管肺炎和8例慢性咳嗽)患儿和25例对照组儿童进行24h食管pH监测。结果①观察组各项反流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病理性GER检出率为70%(14/20),对照组为4.0%(1/25),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年龄组≤1岁的GER发病率明显高于>1岁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14例病理性GER(GER+)患儿治疗2个月后复查食管pH值,各项反流指标均低于治疗前(P<0.05);④GER+并持续呼吸道症状的患儿通过抗反流治疗在生活质量及营养状况方面均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结论GER与小儿持续呼吸道症状关系密切,尤其是1岁以下的婴儿。
简介:摘要:本文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结合荧光PCR仪,建立了多种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的同时检测方法。首先,利用低密度微流控芯片技术,对2023年收集的198份呼吸道感染病例标本进行初筛,再经荧光PCR扩增,开展批量测定。结果显示,样本中有99例为阳性病例,涉及24种病原体,主要包括鼻病毒、EB病毒、人疱疹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巨细胞病毒、甲型流感病毒(通用型)等。依据检测结果制作病原体构成谱,结果显示,多重病原体感染的阳性病例占大多数,而在单一感染的病例中,EB病毒检出率最高,其次为人疱疹病毒。此外,还分析了年龄和季节变化与感染病原体种类之间的规律。本工作实现了对多重病原体的同时筛查和检测,为重大呼吸道疾病的有效防控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人工气道鼻饲患者中防反流误吸的管理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本院接受人工气道鼻饲干预的60名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30名患者。对照组接受了标准的护理,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入了集束化护理。两组均使用了果绿,并在鼻饲前后进行了人工气道吸痰操作,通过观察痰液的颜色来判断患者是否有反流误吸的情况。对比了两组吸入性肺炎的总体发病状况。结果:观察组误吸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人工气道鼻饲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反流误吸的危害,减少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值得大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人工气道鼻饲患者中防反流误吸的管理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本院接受人工气道鼻饲干预的60名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30名患者。对照组接受了标准的护理,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入了集束化护理。两组均使用了果绿,并在鼻饲前后进行了人工气道吸痰操作,通过观察痰液的颜色来判断患者是否有反流误吸的情况。对比了两组吸入性肺炎的总体发病状况。结果:观察组误吸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人工气道鼻饲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反流误吸的危害,减少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值得大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道病原体核酸微流控恒温扩增芯片在下呼吸道常见病原体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8年 1月 -12月疑似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支气管分泌物标本 626例,采用微流控恒温扩增芯片及常规病原体培养等方法分别进行检测,然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 626例标本中,芯片法检出病原体 269例,未检出 357例,检出率为 42.97%;培养法检出 160例,未检出 466例,检出率为 25.56%,芯片法显著高于培养法( P<0.001)。以培养法为金标准,芯片法的灵敏度为 70%,特异度为 67%,阳性预测值为 42%,阴性预测值为 87%,两种方法的总符合率为 68%。结论芯片法的阳性率高于传统培养法、检测周转时间明显短于培养法,可作为传统病原体培养法的有效补充,用于下呼吸道常见病原体的快速检测。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夜间反流与睡眠障碍的关系。方法:本次实验跨越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这一时间段,研究人员对200例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进行研究。在本次实验中,研究人员应借助问卷调查来了解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基础信息、夜间反流症状出现情况、睡眠障碍出现情况,以此分析夜间反流与睡眠障碍之间的联系。结果:本次实验所选200例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共计114人出现夜间反流症状,占比为57.00%,无夜间反流症状的人数为86人,占比为43.00%;114例存在夜间反流症状的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共计92人出现睡眠障碍,概率为80.70%,无夜间反流症状的患者中仅有22人出现睡眠障碍,概率为25.58%,数据之间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差距,(p<0.05)。结论:夜间反流与睡眠障碍在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临床上较为常见,且夜间反流与睡眠障碍之间联系密切,是否存在夜间反流影响着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