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目前医疗患者转运车虽结构各异、使用便捷,但不具备温度调节功能。针对该问题,研究了用于医疗患者转运车的温控系统,利用温度传感器感知温度并进行调节,使得与患者接触的床体温度适宜,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方法】考虑到转运车系统具有非线性、不确定性、控制精度要求高等特点,在控制器算法设计中,将神经网络与传统PID控制器相结合,采用了基于单神经PID的控制系统,从理论上设计了控制系统并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所采用的方法的有效性;为了进一步验证所设计系统的实用性,基于嵌入式单片机系统行了软件和硬件设计,实现了升温、降温及恒温等温度控制功能。【结论】该系统能够实现对医疗患者转运车温度的稳定控制,达到了设计要求,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 标签: 医疗病人转运车 温控控制系统 单神经元 PID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神经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神经的数量和形态变化严重影响着神经系统的功能。免疫组化技术是神经科学工作者的一个重要研究手段。目前可用的神经的标记物有多种,为更好的发挥该技术在神经科学领域的应用,本文将对常用的成熟神经和未成熟神经的标记物的结构特点,定位表达及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神经元 胞体 树突 轴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结合神经电生理早期诊断运动神经病。方法抽取我院于2015年6月-2018年5月收治的42例运动神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临床结合神经电生理早期诊断。结果本组42例运动神经病患者中,临床确诊32例(76.19%)。临床可能、临床很可能分别为4例(9.52%)、6例(14.29%)。临床结合神经电生理学检查确诊38例(90.48%),16.67%的患者诊断级别提高。延髓肌发病组、上肢发病组、下肢发病组伴分裂手电生理特征的患者分别为41.18%、83.33%、38.46%。结论早期行临床结合神经电生理学诊断,可提高运动神经病患者的诊断级别,实现早期确诊。

  • 标签: 临床诊断 神经电生理 运动神经元病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稳定高效的大鼠海马神经体外原代培养的方法,并用免疫荧光方法鉴定神经纯度。【方法】分离出生12h内的新生sD大鼠海马组织,胰蛋白酶消化,吹洗。收集上清液接种,4-5h后更换饲养液培养神经,每3d换液1次,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不同时期神经形态学变化,采用DAPI和NeuN双染法鉴定神经纯度。【结果】海马神经生长状态良好,纯度达90%左右。【结论】该方法培养的sD大鼠海马神经纯度高、生长状态良好,为研究与海马神经相关的疾病提供了实验基础。

  • 标签: 海马神经元 原代培养 形态学特征 免疫荧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灶性运动神经病的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对多灶性运动神经病患者进行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以及肌电图的检查。结果运动神经其传导速度有不同程度的减缓。结论神经电生理的动态特点可部分反映其疾病的转归。

  • 标签: 多灶性 运动神经元病 神经电生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临床结合神经电生理早期诊断运动神经病的效果。 方法 选取在我院于2017年7月~2020年7月接受检查的92例运动神经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选取同时期9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对其进行临床结合神经电生理早期诊断,比较两组诊断结果。 结果 观察组腓肠神经电位波幅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胫神经电位波幅大于对照组,观察组腓总神经以及尺神经电位波幅小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临床 神经电生理 早期诊断 运动神经元病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ghrelin作用于伏核神经对焦虑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整体动物行为学测试技术,于双侧伏核壳部微量注射ghrelin,并采用开场实验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观察焦虑行为的改变.结果ghrelin将减少大鼠在开场测试中进入中心区域的次数和停留的时间;减少大鼠在高架十字迷宫测试中进入开放臂的次数和停留的时间.结论中枢注射ghrelin有致焦虑的效应,为临床上使用ghrelin相关药物治疗焦虑情绪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关键词Ghrelin;伏核;焦虑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133-02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二氢杨梅素对γ射线辐射引起皮层神经凋亡的保护作用和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的大鼠皮层神经提前给予二氢杨梅素,1h后以8Gy辐射强度的γ射线照射10min。24h后MTT检测细胞存活率,试剂盒测试丙二醛和超氧阴离子的含量以及Caspase-9和Caspase-3的活性,Westernblot检测细胞色素C、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二氢杨梅素可剂量依赖性地提高γ射线辐射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丙二醛和超氧阴离子的含量,抑制Caspase-9和Caspase-3的活性,抑制细胞色素C的释放以及Bcl2和Bax的比值,从而保护神经。结论二氢杨梅素对γ射线引起的皮层神经损伤有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其抑制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有密切关系。

  • 标签: 二氢杨梅素 辐射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 简介: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对周围神经损伤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和脊神经节感觉神经存活的影响.方法成年SD大鼠20只,在右侧梨状肌下缘0.5cm处切断坐骨神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以生理盐水灌胃,实验组以补阳还五汤灌胃,4W后观察相应节段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存活率、神经胞体直径和面积.结果4W后相应节段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存活率:对照组为59.87%,实验组为69.22%(P<0.01);脊神经节感觉神经存活率:对照组为70.99%,实验组为79.13%(P<0.01).对照组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胞体直径、面积明显小于实验组(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能提高周围神经损伤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和脊神经节感觉神经存活率,减轻神经胞体萎缩程度,有利于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

  • 标签: 补阳还五汤 周围神经损伤 神经元 实验研究
  • 简介:烯醇化酶(enolase)是糖酵解过程中的一种关键酶,催化2-磷酸甘油脱水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烯醇化酶及其同工酶均为胞质二聚体,由α、β、γ三种亚基组成,包括五种同工酶,即αα、ββ、γγ、αβ、αγ。脑组织内有αα、αγ、γγ三种同工酶存在,其中γγ型特异地存在于神经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胞质中,故名为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本文综述缺血缺氧性脑损害患者中NSE的变化。更多还原

  • 标签: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缺血缺氧性脑损害 生物血指标 脑缺血
  • 简介:钳夹损伤兔右坐骨神经,于损伤处注射蛇毒NGF400Bu/kg/日,损伤术后1,3,7天和2,3,4,6,8周动态观察脊髓腰段伤侧第Ⅸ板层外侧的大型运动神经的ACPase活性改变并应用图像分析仪对其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术后1,3天实验组和对照组ACPase活性的增加;术后3周实验组ACPase活性达高峰,溶酶体数目及溶酶体,高尔基复合体上的电子密度也明显增加,对照组酶活性不如实验组高,组间差异显著(P<0.01)。术后6周实验组ACPase活性恢复至正常水平,而对照组ACPase活性才开始回降。本研究显示蛇毒NGF对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ACPase活性恢复有促进作用,从而对运动神经可起一定的保护和促进恢复的作用。

  • 标签: 神经生长因子 坐骨神经损伤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酸性磷酸酶 图像分析
  • 简介:目的了解周围神经损伤后其远侧端特异性表达的65KD蛋白对鼠胚脊髓运动神经的影响。方法选用SD大鼠坐骨神经横断后二周的动物模型,自然凝胶系统电溶分析损伤后神经远侧端中的蛋白组分,将65KD蛋白区带胶务与14天鼠胚脊髓运动神经联合培养。结果损伤后二周的坐骨神经远侧端中特异性地出现表达增强的65KD蛋白;与含65KD蛋白区带胶条联合培养的脊髓运动神经细胞存活数量多、突起生长旺盛。结论坐骨神经损伤后其远侧端组织中65KD蛋白表达增强,该蛋白具有促进鼠胚脊髓运动神经存活与突起生长的作用:

  • 标签: KD 脊髓运动神经元 蛋白 鼠胚 突起生长 周围神经
  • 简介:目的探讨环化酶激活剂对周围神经损伤后感觉神经的保护作用.方法在大鼠坐骨神经夹毁模型术后21天,取背根节用图像分析法观测腺苷、前列腺素E1和Zn2+对背根节(DRG)细胞数、核偏心率及核等圆径的影响,并与人胎盘神经生长因子(hNGF)的作用相比较.结果NGF及环化酶激活剂组与夹毁对照组相比都能增进DRG细胞的存活和减轻核偏移;NGF组及高Zn2+饲料组在细胞存活数及核偏心率、核等圆径方面与假手术组无差别.结论腺苷等环化酶激活剂对DRG神经均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中Zn2+的保护效应与NGF无差别,腺苷、前列腺素E1保护效应低于NGF.

  • 标签: 神经生长因子 环化酶激活剂 背根神经元 核偏心率 核等圆径 周围神经损伤-感觉神经元细胞体
  • 简介:摘要:裘昌林教授是浙江省第三届国医名师,第四、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运动神经病是神经内科的疑难病,裘昌林教授通过辩证论治改善患者的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命。经过本次研究,裘昌林教授的中医经验为临床治疗运动神经病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 标签: 裘昌林教授 运动神经元病 学术经验
  • 作者: 李慧玲李春玉聂磊梅梅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中国综合临床》 2015年第12期
  • 机构:李慧玲李春玉聂磊梅梅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内一科黑龙江佳木斯154007基金项目号:黑龙江省卫生计生委科研课题(2014-223)项目号:佳木斯大学校级科研项目(S2012-100)第一作者:李慧玲(1981.06-),女,硕士,主治医师,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内一科.主要研究方向: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通讯作者:梅梅(1978.10-),女,主治医师,研究方向:新生儿疾病及神经系统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PP-17肽对心肺复苏大鼠海马神经NGF、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窒息法制作大鼠呼吸心跳骤停模型,实施心肺复苏术,选择18只实验大鼠,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A组6只(手术对照组)、B组6只(心肺复苏组)、C组6只(APP-17肽和心肺复苏组),直到大鼠复苏到自主循环恢复,静脉注射11ugAPP-17肽,待所有大鼠复苏2h之后,选择免疫组化方法,监测海马神经BDNF和NGF的表达情况.结果经过监测后得知,手术对照组和心肺复苏组对比,大鼠海马神经BDNF和NGF的表达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C组的BDNF和NGF表达显著性增加,明显高于A组和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心肺复苏大鼠,待自主恢复2h后,海马神经元BDNF和NGF的表达明显下降,注射APP17肽,可促进BDNF和NGF表达恢复,对缺氧性神经和缺血性神经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关键词APP-17肽;心肺复苏大鼠;BDNF;NGF中图分类号R459.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391-02

  • 标签:
  • 简介:背景:神经生长因子在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细胞的存活、分化,促进其生长、发育,维持其功能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的:观察灯盏花素对SD大鼠大脑皮质体外培养神经生长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取新生SD大鼠胚胎,取其大脑皮质后,对神经进行原代培养,随机分为3组,其中灯盏花素组加入10g/L灯盏花素,对照组加入等量生理盐水,正常组不作任何处理,各组又分为24h、48h亚组。对24孔板中各组细胞各时间点采集图像,之后采用RT-PCR技术检测神经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AmRNA的表达变化。对96孔板中各组细胞不同时间点采用MTT检测神经生长活力。结果与结论:正常组和对照组在各时间点细胞数、胞体面积、突起长度及细胞活力无明显差异(P〉0.05),但正常组及对照组均有随时间点延长,3个指标均上调(P0.05),灯盏花素组各时间点较正常组和对照组上调(P〈0.05)。提示灯盏花素促进SD大鼠脑源性神经的存活、生长,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TrkA的表达发挥作用。

  • 标签: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灯盏花素 神经元 神经生长因子 酪氨酸激酶
  • 简介:烯醇化酶同工酶均为胞浆二聚体酶,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的糖酵解代谢中,催化2一磷酸甘油酸转化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由免疫性质不同的α、β、γ3种亚基组成。而特异地存在于神经神经内分泌细胞的γγ型,被命名为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经研究证实,NSE的释放量与神经细胞死亡数量呈显著正相关。本文阐述了NSE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脑出血 脑缺血缺氧 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