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风险管理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筛选2016年10月份-2018年4月份收治的患者114例按照入院时间前后分成两组,对照组为前期入院收治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研究组为后期收治的患者,实施风险管理,两组患者护理期间安全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评价比较。结果常规组护理期间安全事件发生率19.31%,较比研究组5.26%的发生率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评价满意度达到94.74%,较比常规组84.21%的满意评价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家属护理满意度评价大大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癫痫所致的精神障碍患者采用动态脑电图进行诊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60例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进行研究,且所有患者为我院在2015男12月到2016年12月之间收治的,采用随机数字抽取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的例数是30例。采用常规脑电图检查对对照组患者进行诊断,采用动态脑电图检查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诊断,比较两组诊断效果的差异。结果对照组的异常率为50%,显著低于观察组的8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动脑电图对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进行诊断的诊断效果更加满意,有助于为患者的早期治疗提供依据和保障,适合在日后的临床有关诊断中作为参考和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及语言沟通在精神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精神病患者136例,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表平均分配为两组,一组为研究者,一组为常规组,两组均包含68例患者。两组患者一律先进行传统常规护理,研究者患者在传统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及语言沟通干预措施。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AS、SDS评分状况,并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对医护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再将将统计分析的两组数据进行组间对比。结果根据对比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的SAS、SDS评分状况对比无明显差别(P>0.05),但是研究者患者治疗后的SAS、SDS评分状况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并且研究者患者整体护理依从率显以及护理满意率著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在精神病的护理中实施心理护理及语言沟通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并且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以及对医院护理服务工作的支持,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治疗技术在精神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98例男性精神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临床治疗技术,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技术。结果干预组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干预组内主动配合患者的人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发病率和治疗后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的心理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提高了自身对于疾病的关注程度,且大部分患者均积极配合了本次治疗(P<0.05)。结论心理治疗技术在精神科的临床护理中发挥出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应当在日后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中广泛应用并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首发或未经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及其与精神症状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2017年在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首发或未经系统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2名,口服利培酮控制精神症状,共观察6周,所有入组被试于入组时及干预6周后均由专业的神经心理测量技师对其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andnegativesyndromescale,PANS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isconsincardsortingtest,WCST)测查。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干预前后精神症状、认知功能的变化,分析精神症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结果干预前后患者WCST测评结果(RA、CC、RC、RE、RF、RP、RPE、NRPE、FM)分值无显著性差异(t=1.018,0.000,-1.197,1.661,-0.471,1.394,1.423,0.440,-1.673,P均>0.05);干预6周后患者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一般病理症状分均显著性降低(t=48.441,40.668,29.602,52.761,P均<0.001);干预前RA与阳性症状分正相关(r=0.403,P=0.014),余WAST各项与精神症状无相关性。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与抗精神病药的使用无关;阳性症状与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正相关;抗精神病药对精神症状有效。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精神分裂患者在护理的过程中使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所接收的精神分裂患者80例为本次的主要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成两组,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主要分成实验1组和实验2组,每组各40人。实验1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实验2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在护理的过程中,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在使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后,实验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要显著低于实验1组的患者,实验2组患者的满意度等较高(P<0.05)具有临床价值。结论将优质护理干预应用到精神分裂患者的护理中,不仅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还能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利于医院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形象。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精神科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理念的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1月-2017年9月本院精神科室女性护理人员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护理管理中采用常规管理理念,观察组采用人性化理念。比较分析两组护理人员对精神科护理管理的总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护理缺陷、护理投诉)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管理总满意度为95.0%(38/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32/4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缺陷、护理投诉等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5.0%(2/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8/4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科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理念的价值十分显著,能显著提升护理人员对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还能减少护理缺陷、护理投诉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从而改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患沟通在精神疾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观察。方法我院在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期间选择了部分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并且要求所有参与研究调查的患者进行签署我院自制的相关同意书,在同意研究的基础上,我院最终选择了60例研究对象,其中为了突出护患沟通的效果,将所有患者进行分组,主要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人数相同(n=30),对照组单纯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了护患沟通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入院后生活自理人数。结果本次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在护理效果以及入院后在各种生活自理方面的人数要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结论护患沟通在精神疾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观察效果良好,值得进一步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理中汤合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胃癌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40例胃癌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0例,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理中汤合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治疗,理中汤合六君子汤加减可以更好的治疗胃癌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可以帮助患者提高其生活质量和生活自理能力,能够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身体健康,因此值得被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首发患者新型抗精神病药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实验组,另外选取健康体检人员50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给予新型抗精神药物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情况。结果各组患者治疗前前后BPRS评分进行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各组治疗后BPRS评分进行对比没有明显差异;治疗前,两组研究对象在信息处理速度与工作记忆以及社会认知等评分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各项指标评分有明显改善,且趋于对照组。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症状以及阴性症状均比较常见,且治疗难度较高,而短期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有助于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1日至2017年3月21日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知情同意后随即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研究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评分分别为(92.36±3.28)、(93.26±4.19)、(90.39±3.45)、(92.64±3.62),明显高于参照组相关生活质量评分,对比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0%,参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0.0%,对比P<0.05。结论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明显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况,对于其预后也有积极的影响,值得在临床中借鉴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