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52例神经内科门诊头晕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神经内科门诊头晕患者的病因发生情况,为日后解决该类问题提供有利的依据。方法随机选取从2017年1月到2017年10月我院收录治疗的52例神经内科门诊头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病历做回顾性分析,通过对其病情的详细询问以及做相应的检查项目等,确定患者头晕的病因。结果在全部52例头晕患者中有22例为前庭周围性眩晕患者,有21例为前庭中枢性眩晕患者,有9例为药物不良反应及其他诊断不明的患者。结论在神经内科门诊头晕患者当中,前庭周围性眩晕在所有病因中最常见,占42.31%,其次是前庭中枢性眩晕,占40.38%,药物不良反应及其他诊断不明原因占17.31%。并且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以头晕症状为主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病因分析,来逐渐提高门诊头晕患者的正确诊断率。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42例同一时期神经科门诊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临床特点结合辅助检查,包括头部CT、脑血管超声、颈动脉超声检查、Dix-Hallpike试验、焦虑抑郁量表检测。分析确定眩晕病因。结果分析显示,头晕患者的类型包括前庭中枢性头晕、周围性眩晕、精神障碍性头晕、系统性疾病性头晕以及其他原因导致的头晕,各发病原因所占比例分别为20%、48%、3%、28%、1%。结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和偏头痛性眩晕是最为常见的头晕性疾病,女性较男性更易患眩晕,精神障碍性头晕占比率较低而病因不明的头晕,医师对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眩晕患者进行血管病因筛查尤为重要。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病人的临床护理。方法选择特定研究时段(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内我院神经科接收的88例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临床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种护理模式下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头晕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在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之后,观察组患者头晕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也高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的护理中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头晕症状,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整体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值得广大医护工作者在临床中推广和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门诊以头晕为主诉患者的常见病因,以减少临床误诊和漏诊。方法收集我院神经内科门诊2015年12月-2016年1月42例以头晕为主诉的患者的资料。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Dix-Hallpike试验及MRI、TCD等辅助检查,分析头晕病因构成及性别差异。结果周围性眩晕、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中枢性头晕、原因不明的头晕及内科疾病所致的头晕所占比例分别为48%、30%、3%、17%、2%。头晕前有情绪、睡眠障碍者占21.16%,头晕伴视物旋转症状者占37.07%,伴恶心和(或)呕吐者占41.77%。结论周围性眩晕是门诊头晕的最常见类型,而周围性眩晕的主要病因是BPPV,并且主要是女性;大部分出现头晕的患者,其疾病都具有比较明显的特征性症状,这能为患者提示及时的疾病诊断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中全面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78例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案不同分2组,对照组34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4例采取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症状缓解及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头晕频率(1.44±0.46)次/月、头晕持续时间(4.56±1.03)min/次分均比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17.53±4.30)、SDS(15.05±2.50)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中应用全面护理干预能显著缓解头晕症状,改善心理情绪,效果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CT引导下,小针刀治疗颈源性头晕的机理与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示方法进行随机分组,将60例颈源性头晕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在CT引导下进行小针刀松解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常毫针刺法。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治疗前,症状积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积分为(18.28±3.33)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在CT引导下针刀治疗颈源性头晕有疗效确切,优于常规针刺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盐酸氟桂利嗪联合阿普唑仑对头晕患者脑血流变化及预后影响。方法选取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4月~2016年1月头晕患者81例,依据建档顺序分组,对照组39例予以阿普唑仑治疗,研究组42例予以盐酸氟桂利嗪与阿普唑仑联合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20d。分析比较2组治疗前后脑血流量、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且统计对比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2组治疗前中心区、额顶叶区、周边近区、周边远区脑血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中心区、额顶叶区、周边近区、周边远区脑血流量均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前NIHSS评分(10.24±2.62)分与对照组(10.89±1.21)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NIHSS评分(5.62±1.0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8.71±1.3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7.14%(3/42)与对照组5.12%(2/3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疾病复发率9.52%(4/42)显著低于对照组28.21%(1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晕患者予以盐酸氟桂利嗪与阿普唑仑联合治疗,可明显改善其脑血流量及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盐酸氟桂利嗪联合阿普唑仑对头晕患者脑血流变化及预后影响。方法选取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4月~2016年1月头晕患者81例,依据建档顺序分组,对照组39例予以阿普唑仑治疗,研究组42例予以盐酸氟桂利嗪与阿普唑仑联合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20d。分析比较2组治疗前后脑血流量、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且统计对比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2组治疗前中心区、额顶叶区、周边近区、周边远区脑血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中心区、额顶叶区、周边近区、周边远区脑血流量均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前NIHSS评分(10.24±2.62)分与对照组(10.89±1.21)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NIHSS评分(5.62±1.0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8.71±1.3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7.14%(3/42)与对照组5.12%(2/3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疾病复发率9.52%(4/42)显著低于对照组28.21%(1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晕患者予以盐酸氟桂利嗪与阿普唑仑联合治疗,可明显改善其脑血流量及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对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成功复位后残余头晕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收治的80例BPPV复位后残余头晕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7d、14d实验组患者眩晕症状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14d实验组患者前庭症状指数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发生抗抑郁、抗焦虑作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能够使BPPV复位后残余头晕症状得到有效改善,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鉴于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