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对比分析肺炎型肺癌、大叶性肺炎的CT征像,旨在提高对肺炎型肺癌早期诊断能力。方法择取我院20例肺炎型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20例大叶性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之间的影像学资料(CT征象对照分析)、病灶分布、治疗后的结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磨玻璃样改变、小结节影、病灶内支气管充气征等方面CT征象有明显的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病灶分布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叶间裂膨隆的CT征象没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病灶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治疗后病灶缩小甚至消失。结论肺炎型肺癌有误诊为大叶性肺炎的风险,在有疑虑时需要通过穿刺活检等明确诊断,及早诊断、及早治疗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炎型肺癌患者的影像学诊断,分析其病理学表现。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本院66例肺炎型肺癌患者,对其影像学检查方法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影像学特点及病理学特点。结果本次研究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细支气管肺泡癌的有46例,属于腺癌的有20例,影像学检查分类为单纯磨玻璃密度影、肺段与肺叶分布实变影各14例;磨玻璃伴结节影16例;肺段与肺叶突变伴随空泡并蜂窝状阴影、肺部实变纤维化合并肿块各10例;混合阴影2例。结论肺炎性肺癌患者在具体影像学类型上十分复杂,其影像学类型能够有效反映出相关病理变化,通过观察患者影像学变化以及病理学变化能够为该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良好参考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红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10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红霉素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呼吸道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率。结果两组患儿的呼吸道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率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采取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有效性护理。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7年2月收治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40例,将其临床资料及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一般的基础护理,治疗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进行整体护理,包括小儿的药物指导、心理、呼吸道护理、出院指导、患儿家长的指导和院外的健康讲座等。结果对照组经一般护理,治疗有效率70%,治疗组经整体护理,有效率95%,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治疗护理中,经整体护理的患者其治疗效果明显高于一般护理,值得在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根据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的64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研究分析,回顾患儿的临床治疗方式以及治疗效果。结果经实验室检查,有28.13%的患儿外周血白细胞升高,有21.88%的患儿外周血白细胞降低,有39.06%的患儿血沉增快,有10.94%的患儿心肌酶谱增高;X胸片检查显示,54.69%有云雾状阴影,37.50%存在肺门周围炎,7.81%有支气管炎;我们使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临床治疗的有效率为96.88%,共有30例治愈,12例显效,20例有效,2例无效。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具有比较高的有效率,临床中因为患儿症状缺乏典型性,因此要对患儿的症状,病史进行了解,结合实验室检查来确诊,再进行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使用中西医联合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予以常规的药物及辅助治疗,实验组患儿则接受中西医联合进行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期间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其临床效果更好,有效治愈率高达96%,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且相关生理指标及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明显,其体症的相关评测结果同对照组相比明显更好(P<0.05),效果明显,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儿满意度更好。结论使用中西医联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可以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明显,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肺炎支原体(MP)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能独立生活的、最小的病原微生物,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是目前支气管炎、肺炎的重要病原之一,并且可导致血液、神经、消化、泌尿、循环等多系统及皮肤的病变,常年均可发病,冬春季多见,是儿童及青少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中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MP感染有周期性流行的特点,每3-7年流行1次。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多见于年长儿童,发病率正逐年升高,且流行间隔在缩短,有越来越低龄化趋势。同时难治性或重症病例明显增多,尤其是学龄儿童,可表现为肺不张、胸腔积液、肺脓肿及坏死性肺炎,并可引起肺外并发症,甚至迁延不愈,成为儿科医生非常关注的临床问题。本文对MPP的临床表现、并发症、肺外损害、影像学特点及治疗进展等做一综述,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10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咳嗽缓解时间、退热时间以及家长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的咳嗽缓解时间、退热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家长在焦虑、疾病不确定感方面的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可保证临床治疗效果,促进临床症状缓解,还可减轻患者家长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家长的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治疗中的临床途径及其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MPP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5例,所有患儿皆在2015年6月1日~2016年6月1日之间收治,对照组实施阿奇霉素序贯法治疗,以此为基础,实验组加用匹多莫德颗粒进行口服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复发率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有效率是77.14%,实验组治疗后有效率是94.28%;随访2个月,对照组的复发率是20.0%,实验组的复发率是5.71%;对照组临床症状与体征持续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皆比实验组长,两组相比,有明显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MPP患儿治疗采取阿奇霉素序贯法和匹多莫德颗粒联合治疗的途径,可显著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的临床檢验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9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年龄不同将患儿分为婴幼儿组、学龄前组及学龄组,每组30例。采集所有患儿标本送检,比较三组患儿检测结果。结果婴幼儿组合并腹泻23例,其中用药前9例(30.00%),用药后14例(46.67%);学龄前组合并腹泻15例,其中用药前7例(23.33%),用药后8例(26.67%);学龄组合并腹泻10例,其中用药前2例(6.67%),用药后8例(26.67%);婴幼儿组用药前后合并腹泻情况高于学龄前组和学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婴幼儿组用药前细菌性肠炎和轮状病毒感染例数明显高于用药后,真菌性肠炎例数明显低于用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患儿主要与机体免疫力和抗生素的滥用有关,故在临床治疗中应合理使用抗生素,确定最优的治疗方案,减轻患儿的痛苦,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