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盆底重建术后盆底肌肉功能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72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以随机盲选法分成两组,对照组36例采取腹腔镜下高位骶韧带悬吊术,观察组36例采取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联合盆底重建术,比较两组术后盆底肌肉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在盆底I类肌纤维肌电压、盆底II类肌纤维肌电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积极治疗后,观察组上述两项盆底肌力指标改善效果均明显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中,针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采取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联合盆底重建术,能够起到改善患者术后盆底肌肉功能的效果;因此,值得采纳及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产科在2016年5月-2017年11月接收的120例盆底功能障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产妇分为对照组58例,实验组62例。对照组产妇在产后进行常规康复指导,实验组产妇给予盆底康复治疗,并对两组产妇的盆底肌力分布情况以及治疗后盆底Ⅰ类、Ⅱ类肌纤维收缩情况、临床症状缓解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盆底Ⅰ类、Ⅱ类肌纤维收缩情况及临床症状缓解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后存在盆底功能障碍的产妇采取盆底康复治疗可以有效的促进盆底肌功能的恢复,明显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采取产后盆底康复技术的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将我们医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所选100例病人采取随机法加以分组,对照组病人接受盆底筛查,研究组病人接受产后盆底康复训练,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研究组病人接受产后盆底康复训练3个月之后,盆腔器官脱垂程度以及盆底肌力和对照组病人存在明显差异,两组病人产生压力性尿失禁几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临床中针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病人,为其提供产后盆底康复训练效果理想,能够对病人盆底肌功能加以改善,使病人的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比较产妇产后盆底康复运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对康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妇产科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99例产妇作为本次临床观察的观察对象,将33例经产妇分为一组,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联合治疗、66例初产妇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3例产妇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联合治疗,对照组33例产妇采用产后健康宣教治疗。观察3组产妇治疗3月后盆底综合肌力及尿失禁发生几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经治疗后综合肌力明显高于其余两组患者P<0.05.观察组产妇在治疗后尿失禁3例,占总比例的9.09%,对照组尿失禁10例,占总比率的30.30%,经产妇组尿失禁7例,占总比率的21.21%。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对产后盆底康复有明显效果,能有效提升产妇盆底综合肌力。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及盆底肌锻炼对产后盆底康复效果的积极作用。方法在2015年2月-2017年2月间接诊的产后需要进行盆底康复治疗的患者中选择68例进行此次调查分析,依据信封法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盆底肌锻炼,观察组则加以实施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各34例。结果观察组Ⅰ类及Ⅱ类盆底肌力合格率为95.3%及82.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治疗总有效率也提示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对产后需要进行盆底康复治疗的患者实施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及盆底肌锻炼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的盆底肌力,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期延续护理模式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对产后盆底恢复的临床护理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产后盆底恢复患者15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产后盆底恢复,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延续护理模式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进行产后盆底恢复。观察两组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评分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后盆底恢复过程中,延续护理模式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模式,建议进一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盆底肌训练对产后盆底肌肉功能康复效果。方法在2016年6月到2017年10月期间我院产科住院顺产产妇50例,按照计算机表法将其均分2组,各25例。对参照组采取盆底肌训练,对实验组采取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盆底肌训练。分析50例产妇的盆底肌康复情况。结果实验组阴道静息压、收缩压、收缩持续时间均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实验组盆底肌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性存在(p<0.05);实验组PUVA和UVJ-M值低于参照组,D值高于参照组,经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对产后产妇行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盆底肌训练,获得显著效果,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选取100例盆底肌异常的产妇分组进行康复治疗,了解产后盆底肌功能情况及盆底康复治疗对比研究后盆底肌力的改善情况,为了全区推广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防治工作寻找理论依据。方法选取阴道分娩肌力为0~2级100例产妇分成两组,训练组(凯格尔运动、生物反馈加电刺激)50例进行盆底康复联合治疗,对照组50例进行一般的产后康复教育及其教会产妇凯格尔运动进行锻炼,采用盆底肌评估和问卷调查的方法,于产后3月随访和评估,了解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训练组总有效率48例(96%),对照组26例(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8周常规检测盆底肌力,发现异常及时进行盆底联合治疗有效预防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结论无论是阴道分娩还是剖宫产对盆底都有一定的影响,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对比盆底损伤相对大,如果产后复查及时发现损伤及时进行盆底康复联合治疗效果好,见效快,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功能锻炼对经阴道分娩产妇盆底功能恢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8年2月90例经阴道分娩产妇,随机分成2组。盆底功能单一锻炼组给予常规治疗,盆底功能综合锻炼组则给予常规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锻炼。比较两组疗效水平;治疗前后盆底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盆底功能综合锻炼组疗效水平高于盆底功能单一锻炼组,P<0.05;治疗前两组盆底功能和生活质量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盆底功能综合锻炼组盆底功能和生活质量优于盆底功能单一锻炼组,P<0.05。结论常规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锻炼经阴道分娩产妇的疗效确切,可改善盆底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盆底肌康复训练和阴道哑铃训练等护理干预措施对妇女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妇产科经阴道分娩的96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前者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方案,后者配合阴道哑铃训练和盆底肌康复训练,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干预前后盆底肌力和护理期间盆腔器官脱垂和尿失禁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产妇护理干预后盆底肌力3~5级者有29例(60.42%),明显多于干预前(P<0.05);实验组产妇护理干预后盆底肌力3~5级者有40例(83.33%),明显多于干预前(P<0.05),也明显多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护理干预期间实验组产妇盆腔器官脱垂和尿失禁的发生率分别为6.25%和4.1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肌康复训练和阴道哑铃训练等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妇女产后盆底功能的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产前盆底肌功能锻炼在产妇产后康复中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10月的经临床诊断(B超和产前检查)的产妇共100例,将10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宣教,内容为在生产前告知产妇需注意的事项,给产妇详细讲解分娩的方式,并介绍生产的医生及护理人员,告知产妇需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有助于产程的顺利进行。观察组采用产前盆底肌功能锻炼,从产前盆底肌功能锻炼小组成立、健康宣教及盆底肌功能锻炼的方法三个方面进行干预,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程级和顺产发生率。依据法国ANAES颁布的GRRUG(会阴肌肉测试标准)进行盆底肌力的测定,级别越高则盆底肌张力越好。结果观察组的潜伏期、活跃期、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顺产率为46.00%,观察组的顺产率为90.00%,观察组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V级和≤V级的人数分别为14例和21例,对照组≤IV级和≤V级的人数分别为6例和3例,两组产妇分娩后的盆底肌力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盆底肌功能锻炼后可改善产妇的产程和顺产率,并提高产妇的盆底肌力,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