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医院护理部实行岗位管理,需要结合实际工作内容设定岗位责任,通过岗位资格评定进行岗位胜任力评估聘用上岗人员,定期开展绩效考核工作,以岗位评测考核结果为依据发放薪酬。基于岗位管理建立护理管理系统,能够打造临床一线护理团队,随着现代化科技的发展,护理管理系统的构建需要借助信息化技术的便利性和丰富性,实现对护理管理各要素的全面覆盖,提高护理工作管理水平。

  • 标签: 岗位管理 护理管理系统 构建
  • 简介:目的编制符合我国护理特点的患者安全文化测评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确保问卷科学、可靠。方法参考国内外文献形成问卷初稿,经过反复的专家咨询及探索性因素分析筛选和修订条目,编制出适用于医院护理人员的患者安全文化测评问卷。采用分层随机法抽取上海市三级、二级医院临床护士211名进行测评,使用SPSS13.0医学统计软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内在一致性信度等评价问卷信效度。结果形成适用于医院护理人员的患者安全文化测评问卷,其主要内容是医院护理人员的安全态度调查,共分为5个维度、24个条目。5个维度分别是团队氛围、对工作的满意、对压力的认知、单位安全的氛围、对管理的感受,累计贡献率为59.879%,数据经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后,根据各条目最大维度负荷值归因,5个维度的负荷值都在0.4以上,各条目的共同性在0.432~0.697之间;问卷各维度的Cronbach’sa系数为0.7234-0.8523,总体为0.8861;各维度两次测量得分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701~0.833,总体为0.895;各条目与问卷总体的相关系数在0.661~0.843,且相关性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各维度得分与问卷总体的相关系数为0.381~0.854,且相关性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初步编制了适用于医院护理人员的患者安全文化测评问卷,信效度良好。

  • 标签: 患者安全文化 测评 患者安全 安全文化
  • 简介:摘要:随着全球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社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口需求,老年护理问题日益突显。社区老年护理作为一种关键性的医疗和社会服务方式,已经成为解决这一挑战的关键因素。社区老年护理的实施对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降低医疗成本、缓解医疗资源压力,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价值。本文旨在探讨社区老年护理模式的构建和实施,以满足老年人群体多样化的健康和生活需求。

  • 标签: 社区老年护理 护理模式 构建实施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构建一个全面的、科学的儿科护理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对我国儿科护理现状的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提高儿科护理质量。本文首先介绍了儿科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然后对儿科护理质量的关键指标进行了筛选和权重分配,并探讨了实施效果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儿科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策略和建议。

  • 标签: 儿科护理 护理质量 评价体系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急诊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构建策略和效果,为临床提供质量监测工具。方法 有针对性的选取我院在2020年10月到2021年10月收治的急诊科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对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针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针对观察组实施急诊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构建模式,然后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 对于急诊患者来说,在对其进行护理干预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构建相对应的急诊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严格按照相关指标内容有序推进各项护理工作,这样可以有效防范可能出现的护理不良事件,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升。因此这种护理模式值得急诊护理实践中有效推行。

  • 标签: 急诊护理质量敏感指标 构建策略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实施眼科专业护士培训的具体方法和实践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作为参照阶段,期间实施常规护士培训教育模式;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作为实验阶段,利用眼科专业护士培训教育模式,两个阶段护理工作者固定为20名,对比分析眼科专业护士工作者不同阶段的考核成绩。结果:实验阶段眼科专业护士工作者的理论成绩与操作成绩相较于参照组阶段眼科专业护士工作者的成绩明显较高,组间对比P<0.05,证明差异性存在。结论:通过推行眼科专业护士培训方式,有利于强化眼科专业护士的理论知识掌握能力与实践操作水平,有着较高的实践应用价值。

  • 标签: 眼科专科护士 培训模式 实践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实施科主任个人业务评价体系对科主任队伍的管理,完善医院科主任绩效考核有关个人业务部分内容,发挥科主任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的作用。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头脑风暴法、围绕医疗核心制度和医院质量管理重要制度,利用 2年时间通过启动、反馈和持续改进运行机制,逐步形成医院比较完整的一套临床医技科主任个人业务评价体系。 结论 强化了科主任责任感,增强了科主任素质及管理水平,带动了科室整体质量提高,促进医院绩效考核工作进一步提升。

  • 标签: 临床医技科主任 绩效考核 个人业务 评价体系
  • 简介:[目的]构建适合内科病人特点的临床护理路径。[方法]根据病人不同疾病阶段、不同诊疗方法采取针对性的护理路径,将人性化、循证护理的理念及护理程序运用到护理路径的实施过程中。[结果]适合内科病人的护理路径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人性化护理理念的运用提高了病人对护理工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病人舒适度提高;循证护理理念的运用使工作更科学、规范,并发症减少;护理程序保证了护理路径的及时修订,使其更适合病人的实际情况。[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制订和实施必须依赖循证护理及人性化理念,护理程序可保证护理路径的有效实施。

  • 标签: 内科临床护理路径 循证护理 人性化护理 护理程序
  • 简介:  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基础是以人为本,不断进行护理服务创新,把先进的护理理念和科学的护理技术应用到护理服务之中,使患者全方位地感受人文关怀,加快康复进程.现将我院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关系新探索 和谐护 患关系
  • 简介:目的构建与实施系统性的关怀照护模式——五心护理服务。方法设计五心护理服务的内容、健全五心护理服务组织、组织专家编写五心护理服务手册、设计五心护理服务满意度问卷等评价体系,选择3个试点科室并对其护理人员进行人文理论及五心护理服务礼仪、流程等知识培训;按照五心护理服务的要求实施。结果实施五心护理服务前后试点科室的患者满意度、纠纷投诉、表扬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心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了系统性的关怀照护,是提高患者满意度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人性关怀 五心护理服务 系统性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构建一个适用于肾内科的临床护理质量评价体系,以提供科学准确的评估工具,促进肾内科护理质量的提升。方法:本研究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文献资料法、层次分析法和统计学方法等研究方法。通过两轮德尔菲专家函询,获取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意见,确定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指标的层次结构模型,并通过判断矩阵计算指标权重。使用统计学方法验证评价体系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结果:构建的肾内科临床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包括一级指标(结构质量、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根据专家意见和层次分析法计算结果,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结论:本研究构建的肾内科临床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具有覆盖面广、可行性高、操作简单,并得到了专家的一致认可。该评价体系为卫生部门管理和评价肾内科护理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用工具。进一步研究和应用该评价体系有助于优化护理流程、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临床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 标签: 肾内科 临床护理 质量评价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并评估一种新型心衰患者康复护理模式(心衰康复模式,CRF),以提高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能力,减少再住院率。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RCT)设计,共计200名心衰患者被随机分为实验组(n=100)和对照组(n=100)。实验组采用心衰康复模式,包括个性化运动计划、营养指导、心理支持和定期远程监测,而对照组则接受常规护理。研究期为6个月,主要评估指标包括生活质量(采用心脏衰竭生活质量问卷),自我管理能力(采用心衰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和再住院率。结果:实验组在生活质量(平均提高20% vs. 对照组的5%)、自我管理能力(平均提高30% vs. 对照组的10%)以及再住院率降低(12% vs. 对照组的30%)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统计分析显示,这些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衰康复模式能显著提高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能力,并有效降低再住院率。这表明该康复护理模式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措施,适合在心衰患者的康复护理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心衰患者 康复护理模式 生活质量 自我管理 再住院率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妇幼健康意识,保障母婴安全。方法:从结婚备孕开始干预,从产检门诊和孕妇学校建立医院-社区-家庭上下联动的模式,加强产房专科能力建设,从专科培训到应急演练,不断提高助产技术水平,保证孕产期安全管理。结果:缩短了DDI时间,提高了危急重症孕产妇的救治成功率。结论:多措并举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就医体验感均有了明显的提高!

  • 标签: 全流程 管理 实践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护理领域中跨学科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展开研究,首先介绍了护理跨学科团队合作的概念和意义,分析了其优势和挑战。其次,探讨了护理跨学科团队合作模式的构建,包括团队成员组成、沟通与协作机制、决策机制设计以及领导与管理模式。随后,通过实践案例分享和成功经验总结,总结了护理跨学科团队合作的实践效果,并提出了应对挑战的策略。最后,对未来护理跨学科团队合作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为进一步推动护理领域的跨学科合作提供参考。

  • 标签: 护理 跨学科团队合作 模式构建 实践 挑战 发展方向
  • 简介:摘要:《“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促进大众健康。护理服务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其中,护理安全作为衡量护理服务的重要评价指标,直接影响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技术分级准入管理是促进医学技术发展、提高医疗质量、保证患者安全、制定质量改善策略的可靠方法。我国卫生部已广泛开展医疗技术分级准入管理,而护理技术管理领域尚未制定全面、完善的管理方案。且较成人相比,儿科病房护理技术操作难度大、风险性高、专科性强等特点,极易给患儿造成严重不良后果。我国儿科护理技术分级尚处于起步阶段,鲜有相关研究报道,尚未建立明确的标准和规范。

  • 标签: 儿科 护理 分级 指标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内科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的构建及其应用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心内科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这批患者进行随机平均分租,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包含患者10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机制,实验组则采取护理安全干预机制。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在风险事项、护理缺陷、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程度上的变化。结果:实际数据表明,实验组的风险事项和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护理质量也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也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内科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的应用,提高了护理安全性和可靠性,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了更坚实的保证。鉴于此,该项技术应当在国内进行广泛推广。

  • 标签: 心内科护理 安全干预机制 研究
  • 简介:目的:构建一套标准的不良事件管理体系,以提升医院管理水平,保障患者安全。方法成立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委员会和质量管理小组,完善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开展全员医护人员不良事件培训,形成一套符合JCI评审标准的不良事件管理体系。结果护理不良事件上报从2014年1月份的80例(6.02%)上升到2014年12月份的142例(10.68%)。不良事件管理系统实施后,医护人员不良事件知识理论知识得分及不良事件督查得分均较实施前提高(P〈0.01)。结论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体系的构建有利于促进医护人员上报不良事件,提高医护人员不良事件管理理论知识水平和督查得分,对维护患者安全和提高护理质量有促进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护理 不良事件 安全管理
  • 简介:目的探索PICC维护网络的构建方法与效果,为PICC带管出院患者提供规范的导管维护。方法借助湖北省PICC专科护士和肿瘤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的平台,建立PICC维护网络,并实施PICC维护网络管理。结果PICC维护网络已覆盖荆州市16所县级医院、12所乡镇卫生院和6个社区门诊,参与PICC维护的护士162名。患者带管出院期间PICC并发症的发生率和非计划拔管率均下降(P〈O.01)。结论PICC维护网络的建立,满足了带管出院患者的维护需求,提高了患者PICC维护的依从性,促进了PICC专科的发展。

  • 标签: PICC 维护 网络化
  • 简介:摘要:探讨脊髓损伤患者构建叙事护理干预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150例在我院收治的脊髓损伤(SCI)患者,随机的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SCI患者采用一般护理干预,试验组SCI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叙事护理干预。通过1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在随访前后的生存质量和心理状态。结果:在随访一年后,试验组在心理状态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脊髓损伤患者 叙事干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