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学护理在癫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7月至2023年11月收治的70例癫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均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另外给予积极心理学护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 0.05)。选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两组患者不良负性情绪的影响。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29.53±1.43)分、(30.42±1.45)分,与对照组(38.57±1.45)分、(39.52±1.75)分相比较,组间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实施积极心理学护理,对癫痫患者的心理、饮食以及病房环境等多方面分别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患者的情绪状态得到调整,治疗依从性提高,有利于后续治疗病人的恢复以及护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撰写积极心理日志对脊髓损伤患者积极感受和日常生活能力影响。方法将我科收治纳入标准的 76例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 76例患者撰写积极心理日志干预。应用积极感受量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 ( ADL)、焦虑( SAS)与抑郁 (SDS)量表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各评定 1次,观察脊髓损伤患者积极感受和日常生活能力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后,患者积极感受量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 ( ADL)、焦虑( SAS)与抑郁 (SDS)量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撰写积极心理日志在脊髓损伤患者中干预,能够有效引导患者产生积极感受,帮助患者消除患者负性情绪,增强脊髓损伤后康复信心和康复训练依从性,从而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撰写积极心理日志对脊髓损伤患者积极感受和日常生活能力影响。方法将我科收治纳入标准的76例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76例患者撰写积极心理日志干预。应用积极感受量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ADL)、焦虑(SAS)与抑郁(SDS)量表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各评定1次,观察脊髓损伤患者积极感受和日常生活能力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后,患者积极感受量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ADL)、焦虑(SAS)与抑郁(SDS)量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撰写积极心理日志在脊髓损伤患者中干预,能够有效引导患者产生积极感受,帮助患者消除患者负性情绪,增强脊髓损伤后康复信心和康复训练依从性,从而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青年乳腺癌患者护理工作中,采用基于幸福PERMA模式的积极心理干预对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探讨。方法:针对在我院治疗的青年乳腺癌患者予以选取,样本共计60例,收录的时间范围在2021.3——2022.3时间段内,随即行规范性分组,采用分组对照理论探讨不同的干预措施效果,30例纳入对照组患者在其护理工作中采用常规干预;30例纳入观察组患者在其护理工作中采用基于幸福PERMA模式的积极心理干预。分析不同组别的干预措施对患者情绪的影响。结果:干预措施实施之前组间恐惧心理评分和积极心理评分差异性较小,P>0.05;干预后两组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以观察组评分指标更优,P<0.05。结论:青年乳腺癌患者护理工作中,采用基于幸福PERMA模式的积极心理干预对改善患者心理情绪具有积极的影响。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积极心理干预结合循序渐进式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便利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某三级综合医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积极心理干预结合循序渐进式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心境状态量表(POMS)消极和积极维度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至负重站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积极心理干预结合循序渐进式康复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后患者,能改善患者心境状态,缩短其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应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对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6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2022年2月-202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3例)和对照组(n=33例)。对两组SQLS评分、住院天数和复发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SQLS评分各项指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住院天数和复发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护理应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可以降低患者的住院天数和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 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积极心理学评估的临床效果分析。 方法: 选取 2018 年 7 月至 2019 年 7 月收治的 100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 50 例)和观察组( 50 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积极心理学评估,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精神状态、社会功能缺陷及幸福进取评分。 结果: 观察组精神状态评分及幸福进取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社会功能缺陷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应用积极心理学评估不仅能降低其社会功能的缺损情况,还能改善其精神状态,增加其幸福感,值得推广。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积极心理学评估;精神状态;幸福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回顾和分析了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所接受和收治的精神分裂住院患者共84例,按照入院的时间顺序进行分组护理,对照组(42例)住院患者则是采用常规的心理干预护理方法,观察组(42例)住院患者则使用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的心理干预,对比两组住院患者在两种护理方法患者的BPRS(精神病评定量表)和SRHMS(自测健康评定量表)数据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BPRS数值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RHMS数值较高,组间统计学上的差异明显(p<0.05)。结论:和常规心理干预护理相比较,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对精神分裂患者进行心理康复护理,会减轻患者的精神分裂的患者的症状,具有极大的运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