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应用食物交换份手测量法饮食干预对居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老年CHF患者 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 3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出院前2天接受人体成分分析仪评估营养状。2组患者均发放科室自制的心脏康复手册,康复护士针对手册中的营养篇内容进行重点讲解干预。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由营养师制定个体化营养处方,并根据此处方接受一对一食物交换份手测量法饮食干预训练。2个月后再次进行人体成分分析。结果 试验组蛋白质质量、体脂肪、体脂率、内脏脂肪面积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变P <0. 05,对照组干预前后未见明显变化P >0. 05;结论 基于食物交换份手测量法的营养干预可有效改善居家老年CHF患者营养状况,使内脏脂肪分布更趋于合理,可以在居家老年CHF患者中尝试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食物中毒患者的急症护理措施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于 2019.1-2020.5 月收治的 62 例急性食物中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使用急诊护理进行护理,观察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结果:通过为 62 例急性食物中毒患者使用急性护理以后, 62 例患者均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 100% 。结论:患者在发生急性食物中毒以后,利用急性护理的方式为患者进行护理后,具有较高的抢救成功率,能够挽救患者的生命,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次对急性食物中毒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与效果进行深入探讨,目的是通过分组对比,验证急诊护理措施的安全性。方法 从我院收治的急性食物中毒患者中抽取100例,将其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①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措施),②观察组(进行急诊护理措施)。且对这100例患者均进行常规急救处理,将抢救时间及住院天数等相关数据作为本次研究护理效果的判定依据。结果 ①②两个组数据明显不同,差异较大P < 0.05数据显现②观察组护理效果安全性较高,在抢救时间及住院天数等方面均显优势。结论 急诊护理措施的有效实施,对急性食物中毒患者其效果显著并有一定可实施性能,可在提升护理质量的同时,缩短对其患者的抢救时间,进而减少其住院天数,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康复进程,可倡导在临床护理中进一步实施。
简介:摘要:部队官兵人数多,且在夏季的高温、高湿环境下,细菌容易滋生,食物容易腐败变质,加之训练、生活环境及卫生条件等限制,导致群发性肠道传染病(急性腹泻、痢疾、霍乱、甲肝、伤寒等)高发多发,并伴随着各类细菌性食物中毒,是部队夏季卫生防病工作的重点。由于这类病情特点明显,群体性和突发性明显,深深危害每名官兵的身心健康,更会对部队正常工作秩序和训练备战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如何高效的防范部队群发性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对官兵工作生活战备训练至关重要。主要需要做好以下三点,第一重视预防讲卫生,第二坚持制度严要求,第三环境整洁勤宣传,此三点是防范群发性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关键措施。
简介:[目的]探讨消化系统疾病病人不耐受的食物,进而对病人进行饮食指导和护理。[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82例有慢性消化系统症状病人血清中14种常见食物特异性IgG。[结果]有食物IgG升高者64例,占78.05%。不同消化系统疾病类型中以肠易激综合征(IBS)和结肠息肉病人发生率最高,达100.00%;其后依次为炎症性肠病(IBD)、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及慢性胆囊炎和胆石症、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所测食物中以蟹的IgG水平升高比例最高,占51.3%,其次为虾、大豆和大米,再次为蛋清/蛋黄,牛奶、小麦、猪肉、玉米、西红柿、牛肉和鳕鱼、鸡肉、蘑菇。[结论]测定食物特异性IgG水平,对了解消化系统疾病病人可能存在的不耐受食物及相应的饮食指导具有重要意义。